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章 发展背景

1.1 自然条件

1.1.1地理区位

沿海地区地处北纬31°33'—35°07',东经119°21'—121°55',地形南北较长,东西较窄,是我国沿海(黄海)、沿江(长江)、沿线(陇海铁路)三条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南接长三角经济辐射区,北接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和渤海湾经济圈,东与国?日本?朝鲜等国隔海相望。溯江而上,可通皖、赣、鄂、湘、川六省及云、贵、陕、豫等地。区域包括境紧靠黄海由北向南排列的、、三个地级市。其中,市的规划区域包括市区、灌南、灌云、东海、赣榆等4个县(市),市规划区包括市区、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响水、建湖、阜宁、盐都等8个县(市、区),市规划区域包括市区、海安、如东、如皋、通州、海门、启东等6个县(市、区)。

1.1.2 土地资源

沿海地区是我国东部地区后备土地资源最丰富地区,陆地面积约3.2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地面积的31.65%,其中,耕地面积16171.5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9.76%,人均耕地面积为1.4亩;沿海三市中低产田比重达66%,改造潜力很大。

目前共有滩涂面积1031万亩,约占全国沿海滩涂总面积四分之一,居全国第一位。由已围潮上带、未围潮上带、潮间带和岸外辐射沙洲四部分组成。其中潮上带总面积443万亩(已围400万亩),潮

间带398万亩,辐射沙洲190万亩。

1.1.3 地形气候

沿海地区地域优势明显,气候宜人,地处长江、淮河和沂沭泗河流域的最下游。区除境分布有少量山丘区外,多是长期淤围形成的平原垦区演化而来的海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多在2.0~4.0米左右。

该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属海洋性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特性,冬干旱,夏湿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3~15℃,年降雨量900~1050mm,南部多于北部,年际变化较大,年降雨的60~70%集中在6~9月。

1.1.4 土壤状况

沿海地区属平原海岸,地势开阔,地形平坦,土壤类型不多。土壤分类单元与地理景观单元基本一致,生态类型的演替、地理景观的变化和土壤类型的发育三者基本一致,除了云台山区的棕壤和赣榆沿海的砂黑土类外,其他广阔的平原海岸中,海堤以外潮间带分布着滨海盐土类,堤老垦区主要分布着潮土类(包括灰潮土、盐化潮土、棕潮土、盐化棕潮土四个亚类)。土壤盐分、土壤养分和土壤物理性质除新垦区和堤外滩涂外,已具备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1.1.5水资源

沿海地区分属三大水系,废黄河以北属沂沭泗水系;废黄河以南至328国道、如泰运河为淮河下游区;如泰运河以南属长江流域。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方面,以保障城镇供水、工业供水和农田

灌溉用水为主,加强供水水源及输水干线建设。经多年建设,初步实现长江与淮河流域之间互济互调,形成了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及沿江自引三大供水区。2007年沿海地区总供水量123.6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21.3亿m3,占98.1%;深层地下水源供水量2.3亿m3,占1.9%。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量53.4亿m3,引水工程供水量51.2亿m3,提水工程供水量6.8亿m3,跨流域调水量9.9亿m3。沿海地区供水保证率总体上已超过50%,接近75%。东引供水区的里下河腹部地区基本达到75%,沿海斗南、斗北垦区受里下河河网输水能力及节点控制水位限制,现状供水保证率在50%以上,接近75%。渠北滨海、响水达到75%。北调供水区,沿运供水保证率达到90%以上,市直接供水区供水保证率达60%左右,补水供水区为50%。沿江自引供水区供水保证率已接近95%。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制定颁布了《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实行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管理。沿海三市共有357个水功能区,其中83个,94个,180个。已初步形成蓄(北部地区)、引、提、调相结合的供水网络。农田骨干排灌水系已基本形成,沟渠纵横,农田水利条件较好,基本具备新滩涂开发的引水改良条件。

1.1.6 生物资源

沿海地区生态类型多样,有野生脊椎动物600多种,其中有白鳍豚、中华鲟、丹顶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1种,二级保护动物40余种。有野生植物1000余种,其中有国家保护物种7种。有药用动、植物1098种。

沿海滩涂潮上带天然植被茂密,有芦苇、蒲草、大米草等纤维植物,有何首乌、罗布麻等药用植物等。珊瑚及金镶玉竹为珍稀名特产?动物资源主要分水生?陆生和鸟类?水生动物中的海洋水产品是沿海地区的主要水产品。主要经济鱼类为带鱼?鳓鱼?黄鱼?鲳鱼、加吉鱼等?前三岛海区有刺参?扇贝?鲍鱼等?海区浮游植物以适温、适盐围较广的近岸低盐广布种和暖温带种为主,共有190种。潮间带底栖生物年平均生物量为57.17克/平方米。陆上动物主要为陆生野生动物及人工饲养的畜禽品种,其中人工畜禽品种达12科?18属?90多个品种?陆生野生动物有麋鹿、河麂等兽类20多种,各种鸟类225种,国家重点保护或珍稀濒危鸟类有90多种?可供农业开发的生物资源丰富。 1.2 社会经济

1.2.1人口及其分布

2007年本区域总人口2058.15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26.99%。区域人口密度较低,平均人口密度634人/平方公里,比全省平均人口密度少109人,18个县中低于全省平均人口密度的有10个县。不同区域有很大差别,如海门市有1072人/平方公里,而大丰市仅有238人/平方公里。本区域乡村从业人数799.08万人,约占区域总人口的38.83%,乡村从业人员比重最高的是启东市,为53.8%,比重最低的是响水县,为33.62%。乡村从业人数中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308.3万人,占区域乡村从业人数的40%,跟全省40.83%平均水平

相当,占区域总人口的14.98%,比全省的平均水平高出2.79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最大的是灌南县,为61.93%,比重最低的是如东县,为26.81%。(见

附表)

1.2.2 综合经济实力

整个沿海地区经济状况从南到北基本呈递减形态。2000年至2007年沿海地区经济年均增长14.63%。到2007年底,财政收入达到241.94亿元,年均增长13.7%。地区生产总值4101.32亿元,占全省的15.88%,是2000年的2.6倍,其中第一产业538.97亿元,第二产业2130.09亿元,第三产业1797.24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以各县(市)来看,通州市最高,为323.33亿元,灌南县最低,为62.53亿元。本地区实有耕地面积2428.56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4.2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1.99亿元,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5.63%,其中农业产值485.19亿元,林业产值20.63亿元,畜牧业产值289.59亿元,渔业产值233.1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59.39亿元。农业与林牧渔产值比为47.17:52.83,如不计林业产值,则种植业与养殖业产值比为48.14:51.86。从市县农林牧渔业产值来看,东台市最高,为103.75亿元,灌南县最低,为27.58亿元。与2000年相比,沿海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由23.4:43.9:32.7调整到12.07:47.69:40.24。可见,第二产业和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1.2.3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科技兴农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报告

第一章发展背景1.1自然条件1.1.1地理区位沿海地区地处北纬31°33'—35°07',东经119°21'—121°55',地形南北较长,东西较窄,是我国沿海(黄海)、沿江(长江)、沿线(陇海铁路)三条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南接长三角经济辐射区,北接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和渤海湾经济圈,东与国?日本?朝鲜等国隔海相望。溯江而上,可通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6cu25rqsc2b61z97l7x8uhsm07tmu0170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