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课时考点复习作业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7.若L位于中纬地区,L、K所包围的面积(阴影部分)达到最大时( )

A.南亚进入“干热季节”

B.北京正值“香山红叶”

C.福建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D.澳大利亚西北草原葱绿

【解析】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根据材料可知,M是晨线与纬线交点、N是昏线与纬线交点,则L、K所包围的部分为昼,当L、K所包围的面积(阴影部分)达到最大时,北极附近极昼面积达到最大,北半球是夏季,南亚进入雨季,A错误;香山红叶出现在秋季,B错;福建台风多发季节为夏秋季节,C对;澳大利亚西北受东南风影响,进入旱季,草木枯黄。

【答案】 C

8.(2016·浙江诸暨期末)右图为某时刻地球极视图,阴影表示夜半球部分,则该日甲比乙日落( )

A.晚0小时

B.晚2小时

C.早2小时

D.早4小时

【解析】 本题考查日出日落时间。根据图中90°W和180°可知,该图为南半球,则甲乙为晨线,根据图中每两条经线之间相差15°,则甲乙两地相差30°,乙地昼长比甲地长,且甲地位于乙地的东面,甲地比乙地日落早4个小时。

【答案】 D

(2016·山西附中月考)下图是某日两地太阳高度变化图,甲地位于35°S的地区。读图回答9~10题。

9.关于甲、乙两地描述正确的是( )

A.一年中甲、乙两地仅有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B.一年中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比乙地小

C.乙地一年中正午日影朝南时间比朝北时间长

D.甲地较乙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高度日变化图的综合判读。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为35°S,当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角为75°,可知太阳直射点在20°S;而该日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5°且昼短夜长,可知乙地纬度

为5°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太阳直射15°S时,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一年中甲、乙两地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A错;甲地位于南回归线到极圈之间,其变化幅度为46°52′。乙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其变化幅度为5°+23°26′,B错;乙地位于赤道以北,一年中正午太阳方位在南的时间比在北的时间长,而影子方位与太阳方位相反,正午日影朝南时间比朝北时间短,C错;甲地纬度高于乙地,甲地较乙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D正确。

【答案】 D

10.若8小时后,乙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此刻太阳直射( )

A.世界着名渔场 B.暖流流经地区

C.世界着名油田 D.热带沙漠地区

【解析】 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太阳直射点的判读及经纬网定位。再经过8小时乙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乙地地方时为12点,北京时间为18点,8小时前北京时间为10:00,太阳直射点地方时为12:00,根据时间的计算方法,可得出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50°E;甲地位于35°S,正午太阳高度为7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两者之间纬度差,可得出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S,因而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0°S,150°E),应在澳大利亚东北部,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故选B。

【答案】 B

11.(2016·四川乐山一调模拟)下图中虚线示意同一天位于甲、乙两地物体影子顶端端点的变化轨迹,对该日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地均位于北半球

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乙地

C.两地均为昼短夜长

D.甲地自转线速度比乙地更快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方位的变化及其与影子朝向的关系。读图,甲地物体影子顶端始终位于甲地的正南方向,且与甲地距离不变,说明甲地太阳高度一天中不变,是北极点,北极点有极昼现象。乙地物体影子顶

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课时考点复习作业题

7.若L位于中纬地区,L、K所包围的面积(阴影部分)达到最大时()A.南亚进入“干热季节”B.北京正值“香山红叶”C.福建进入台风多发季节D.澳大利亚西北草原葱绿【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根据材料可知,M是晨线与纬线交点、N是昏线与纬线交点,则L、K所包围的部分为昼,当L、K所包围的面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6c2d858qp8xzko02xoc4ddq3430ci00y7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