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小学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 1、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3、认识能力是人们完成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能力。4、小学儿童在能力发展和表现上存在各种个别与群体差异。5、传统上使用最多的智力测验有“比奈智力测验”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每种测验的形式都包括文字和非文字两种。6、知识和技能是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7、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心理活动素质、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气质很大程度受先天和遗传因素影响。8、古希腊医生希波格拉底把气质分为胆汁质C、多血质S、抑郁质M和粘液质P。9、了解气质类型方法有行为观察法和量表测定法两种。10、了解儿童性格特点的方法有观察、谈话及个案记录。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1)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化,而知识则是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2)技能也体现了一种经验,它是个人在自己的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渐习惯化了的熟练地行为方式。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1)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不可缺少的前提。2)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度、速度和程度,并影响对知识技能的运用。3)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会对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能力与知识、技能虽然关系密切,但并非存在绝对的因果制约性,能力的高低还受到个性等因素的影响。3、能力的种类有哪些。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认识能力包括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操作能力致生产劳动、技术操作和体育运动等方面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是人在社会群体生活中与他人相互交往、保持协调的能力4、小学儿童能力的差异包括哪些。1)小学儿童能力类型的差异。2)小学儿童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3)小学儿童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5、小学儿童能力的培养注意的方面。1)激发兴趣。2)能力与个性其他品质的良好配合。3)知识与技能的训练6、巴甫洛夫对神经活动的分类。1)强、平衡且灵活型。2)强而不平衡型。3)强、平衡且不灵活型。4)弱型7、行为观察法具备的条件。1)要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不可让被观察者感到不自然或产生防御心理。2)要明确规定观察目的、计划和步骤。3)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观察,把握住能反映个体气质特点的重要事件。4)对所观察事件要通过笔记、录音或录像的手段加以记录,避免主观性。8、如何根据学生气质类型进行教育。1)要巧妙利用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2)要善于理解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不足之处。3)要注意和防止一些极端气质类型学生的病态倾向发展。9、性格的定义及解释。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1)性格是人在现实社会中形成的个性品质,他经常与个体的价值观、信念、需要等个性倾向性相联系。2)性格是一组能展示个人独特风格的心理特征之总和。3)性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10、性格的特征是什么。(1)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性格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最直接的表现,具体分为1)对社会、集体、他人态度的性格特征2)对劳动工作、学习态度的性格特征3)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即人表现在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反方面的个体差异。感知方面分为主动观察型和被动观察型,记忆和想象也从在主动型和被动型,而思维又有分析型、综合型、常规型、创造型等(3)性格的情绪特征,包括情绪的强度特征、情绪的稳定特征、情绪的持久特征、主导心境(4)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对行为目标明确程度的性格特征、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意志特征、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表现的意志特征、对贯彻执行行动方面的意志特征。1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有:1)气质主要是先天获得的,难以改变也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主要是后天养成的,有可塑性可以按照一定社会评价标准分为好的或坏的。2)气质与性格彼此具有相对独立性,同种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具有不同性格特点,不通气质类型的人可以有类似的性格特点。联系有:1)不通气质可以是个人的性格特征显示出各自独特的色彩。2)某一气质会比另一气质更容易促使个体形成某种性格特征。3)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12、简述小学儿童性格的发展。小学儿童性格从总体来说是日趋成熟的,但其发展不是匀速的而是有阶段性的。入学初对他们的性格成长是个重要刺激,长生了许多新的行为习惯并稳定下来。在小学二年级至四年级,其性格发展比较缓慢。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性格发展进入骤变期。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二年级性格发展又趋平缓。从初二到高中一年级性格发展又趋加速。13、小学儿童性格特征的早期表现。1)态度特征,儿童已经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态度特征,但还不够稳定,已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2)情绪特征,往往会感到难以适应学校生活,如不及时调整可能导致情绪低落,产生畏难情绪。3)意志特征,这一特征发展水平还不高,依赖性尚较重。4)理智特征,在低年级阶段较稳定平缓,到高年级时出现一个突变期,并为未来学习打下基础。14、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方法(或应注意的方面)。1)提供适当参照群体,即榜样群体。2)注意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影响,非正式群体有助长、削弱、限制或引诱的作用。3)创设良好的群体气氛。4)根据学生性格特点进行教育。5)重视家庭的因素,发挥家长的作用。15、创造良好集体气氛以来的条件。1)在集体建立之初即建立明确的集体目标和管理制度。2)班主任自身的模范影响和威信,以及灵活而有客观的管理方法。3)经常组织班级同学参与与班级目标相统一的活动。16、使用个案法研究学生的步骤。1)计划准备,根据班主任的介绍、档案材料与初步观察发现的问题制定计划。2)搜集材料,通过多种途径有意识的搜集个体的材料。3)分析概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4)寻找根源,通过具体分析,把特征跟学生的家庭、学校与社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做历史的联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5)提出教育建议,根据我国教育方针,充分利用教育学和心理
学的知识提出发展或矫正的措施。6)书写鉴定书。17、如何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育。1)注意利用群体的共同性格优势,并设法帮助他们发挥优势和克服性格中的弱点。2)性格培养在考虑到儿童共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个别性。18、如何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利用群体优势对学生进行教育。1)列出全体学生的性格优点、弱点,从中找出多数儿童的共同性格倾向。2)借助多数儿童的性格优势,鼓动形成一种良好风气,并借此抑制不良性格的滋生。3)经常组织一些适合于群体良好共性的活动,是群体风气得以维护和发扬。4)同时要注重创新、求异,让少数儿童的性格优势得以发挥并与多数儿童的性格优势取得互补。19、如何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1)利用优秀生的优良性格品质作为榜样,带头使群体风气向更高水准发展。2)充分肯定落后儿童身上的优秀品质,推动它与群体风气认同,切忌一味强调缺点,以免儿童失去上进希望。3)经常开小组评议会,提醒每个人不断发现自己的性格优势与不足,以便引起注意与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