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萃取的操作方法。本课首先教师通过直观出示分液漏斗,对分液漏斗的组成进行系统介绍,再此基础之上,教师边讲解边操作,对于学生容易忽略的细节,如分液的方法等加以重点强调,学生通过细致观察进行实验表格的填写,并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萃取以及分液的概念。在系统完整的操作理论指导下,让学生尝试用给定的药品及仪器设计实验,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再次进行巡视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熟练掌握萃取的操作方法。
2.碘和四氯化碳能用分液漏斗分离吗?【专业知识】
【参考答案】
不能,因为碘能溶于四氯化碳中。
高中化学《气体摩尔体积》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高中化学《气体摩尔体积》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复习公式N/NA=n=m/M,再一次明确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同时考虑另外一个宏观物理量——体积。提出新问题:如何建立V与n之间的关系呢?引入新课《气体摩尔体积》。
(二)情境创设 新课讲授
1.提出问题:什么是气体摩尔体积?请学生根据摩尔质量的知识从理论上试着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单位和计算公式,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在ppt上给出气体摩尔体积的相关知识。
2.学生对课前计算结果和课上的实验的观察,从中归纳结论。
①观察课前对l mol物质体积的计算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②通过课前对电解一定量水得到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结合课堂上对实验的观察,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并得出结论:同温同压时,l mol的气体——体积大,不同气体体积大致相同。固、液体——体积小,不同物质体积各不相同。对于气体,同温同压时:物质的量相同时体积也相同。
3.结合刚刚得出的结论提问:为什么在同温同压时,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气体,体积却大致相同?请小组内总结,从微观粒子角度考虑,决定体积的因素有哪些?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并进行讲解: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①粒子数目(相同);②紧密排列时取决于粒子大小(固体和液体);③离子间距离很大时取决于粒子间距(气体)。并及时强调,气体分子间距离取决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所以才会出现,分子数相同(即物质的量相同)时体积也相同。
4.通过数据进行讲解和得出结论:
0℃,101 kPa(标准状况),l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 L。即此时,气体摩尔体积Vm= L。
提示学生从微观粒子角度考虑,并将模型中的小球换成大小不一的,进行展示,依据模型理解。通过模型中大小不一的小球帮助学生理解相同条件下,不同气体的Vm相同的本质原因。
(三)巩固提升
指导学生进行当堂训练。
(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当堂课学到的知识。布置作业:课下总结物质的量n与质量、粒子数、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设计问题】
【参考答案】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能说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②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③能进行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判断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已有知识的迁移理解气体摩尔体积;②通过制作模型和动画演示理解各因素如何影响气体体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进一步体会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②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气体摩尔体积的大小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取决于什么?【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气体摩尔体积的大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取决于温度和压强。在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大小相同。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滴水生火”魔术。
教师表演化学小魔术:“课前在酒精灯灯芯里暗藏一小块钠,实验开始时用胶头滴管在灯芯内第一滴水。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为什么刚才的实验中用水点着了火呢?”
引入新课:这是因为灯芯里有金属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金属钠的性质,进而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环节二:探究新知
实验探究1:钠的物理性质。
教师展示存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强调钠的取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用镊子夹取小块钠,用滤纸把表面的煤油吸干;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中等。)
提出问题:“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表述现象、归纳性质。
实验探究2: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提出问题:“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实验过程: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表述现象、归纳性质。(活泼性、熔点)
讲解:钠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会生成氧气,温度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棉花就燃烧起来了。教师强调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学生书写钠与氧气分别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探究3:钠与水的反应。
教师演示实验。(向一支盛有水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投入一小块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观察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有什么样的结论?”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表述现象、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讲解:实验现象可以归纳成五个字“浮、熔、游、响、红”,得出相应结论。
环节三:巩固提升,深化理解
请学生说一说钠非常活泼的原因。
环节四:小结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