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记叙文阅读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有:重点词句的含义及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文章的线索及概括;赏析句子、文章主旨、个性表达等。2017年复习备考时,还要注意如下知识点:记叙顺序、照应、铺垫伏笔、写作手法、人物评价、详略安排等。

青海中考考点剖析

【例1】(2016青海中考18~21题)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__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面对分歧,我是怎样决定的?为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结合第⑥段内容可得出答案。 【答案】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6 / 176

2.结合本文,说说你对第⑧段中画“________”句子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划线句子在文章最后一段,从该句作用来看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要结合文章主旨来分析。将句子的表层意义,语境义和言外之意三层意思结合起来分析。,

句子含义的理解

【方法指导】理解句子的含义,包括三层意思:首先是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一般说来,句子的字面意义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其次是理解句子的语境意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这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最后是理解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外之意”,这也是中考常考的内容。

答题思路与技巧:

(1)回答语句、语段的作用时要从两方面考虑:一从结构上,常起过渡、总领或总结作用;二从内容上,常有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埋伏笔、做铺垫、深化中心、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等作用。

(2)回答语句含义要从文章主旨中心去分析,表述要准确、通顺。具体方法如下: ①如果是修辞句,直接套用修辞句的赏析技巧。

②非修辞句,则要准确把握语句的感情因素,文学作品往往以情动人,有不少语句是含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这必须借助感情的线索去深刻领会。

③景物描写句中景物的作用是既衬托了景物中的一方,又衬托了景物中的另一方。

④从文章整体内容出发,对各种分析去进行综合把握,并进一步审察所做各项分析的正确性,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赏析句段的表达作用

【方法指导】答题思路与技巧

(1)哲理句(主旨句、抒情议论句、总结全文句)的赏析:(开头)句子起总领全文的作用,并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结尾)句子起总结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抒发作者……的感情,告诉了我(读者)……的道理(或让我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答案】“我”和妻子都人到中年,既要扶老又要携幼。母亲代表过去,对她要尊重珍惜;儿子代表未来,对他要呵护珍爱。对家庭来说,他们确实几乎就是全部。作者如此形容十分贴切,表现了“我”和妻子的使命感。

3.“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如果改为“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田野散步。”或“我们三代人在田野散步。”好不好?为什么?

【解析】此题考查句子的表达效果,紧扣文题。比较三个句子,文中的句子将“我们在田野散步”放在句首,强调“我们”,突出了家庭生活的温馨。第二句将人放在前面,显得很突然,第三句明显显得太简洁。

【答案】前文强调的是整体,为后文中两对母子的描述做铺垫,而第二个句子只是一般的叙述。, (2)句式结构句的赏析(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句能加强……(肯定或否定)的语气,使……的感情更强烈(或使……的观点更鲜明);感叹句能抒发……的强烈感情。

(3)描写句的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描写,具体地写出了事物(景物)……的特点,或衬托了人物……的心

7 / 177

情、感情,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4)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所在句子的赏析:联系句子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思想,准确把握语句中有表现力的词语,其中以动词、形容词为主。要体会该词句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或写出了人物……的感情。

(5)修辞句的赏析:

①比喻、拟人: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具体形象地表现了……。 ②夸张:这个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

③对比:这个句子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把……与……进行对比,突出了……的特点。 ④反语:这个句子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显得幽默风趣,讽刺了……,流露了作者……的感情。

⑤排比: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整齐优美,富有气势;抒发了……的强烈感情或使……观点更鲜明。

⑥对偶:这个句子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⑦引用:这个句子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经据典,含蓄典雅,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6)句式工整句的赏析:这个句子句式工整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7)叠词句的赏析:这个句子中使用叠词,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形象生动,有节奏感,读起来有韵律美。

(8)过渡段落的赏析:总结上文,总领下文,使上下文衔接自然、流畅。 1.语段作用类

(1)首段的作用:①如果是环境描写则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等几方面的作用;②其他内容则可能是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还有的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结尾段作用:内容上用来点题或深化中心,升华感情;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前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3)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引出下文。(过渡语段适用的几种情况:表达方式发生转变,如记叙到议论或由议论转为记叙等;记叙的方法发生转变,如顺叙与倒叙、顺叙与插叙衔接的位置等;在论述问题的过程中,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的转换。)

2.句子类作用

重要句子往往在文章中起关键作用,这些句子要么是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要么是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要么是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所在位置:①开头;②结尾;③过渡段。

(1)开头的作用:结构上——开头常引领下文;中间部分承上启下;内容上——开头常设置悬念、埋伏笔、为下文做铺垫或开篇点题;奠定文章感情基调、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2)结尾的作用:结构上——结尾呼应开头,照应上文或总结全文,点明、深化主题,深化、升华情感;内容上——结尾的议论、抒情往往起到点明主旨、深化中心、画龙点睛的作用。

4.(原创题)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试概括文章内容。

【解析】第一问考查文章线索,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一般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可考虑就是文章的线索。第2问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结合文章的特点,可用什么人干什么及结果怎样来概括。

【答案】线索:散步。概括内容:我们一家四口在田野上散步,发生了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依从了孙子。

5.本文第④段画“”的句子是什么描写?结合上下文品味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对景物描写作用的分析,景物描写一般有如下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③渲染气氛;④烘托人物心情形象等。结合上下文,可得出答案。

8 / 178

【答案】通过对初春景色的描绘,显示了春天不可遏制的生机,同时暗示了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6.(原创题)概括文章表达的情感。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情感的把握,对情感的把握要牢牢抓住开头结尾中的语句,以及围绕中心事件“散步”人物的言行举止中体现的情感。,

文章线索与概括要点

【方法指导】1.抓住文章线索

(1)从文章的体裁和内容入手。①判断文章是写人叙事,是写景抒情,还是小说;②了解文章各部分大意,确定文章主要叙述的对象。

(2)从标题入手。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文章的线索。

(3)从文中反复出现的事物、词语入手。有时文章中的某个词或某个事物会从头至尾反复出现,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4)可以通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抒情议论性的语句或富有意味的事物去认识、把握线索。这类线索在抒情、叙事类散文中都常用。

2.分析线索特点:分析线索的特点,其实是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理清记叙文的行文思路包括

(1)把握故事情节;(2)体会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3)探析行为行踪。为此,首先要能够理清:情节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的,感情是怎样一步一步变化的,行为是怎样一步一步展开的。记叙文的文思安排总是有路可循;其情节设置,枝干分明;其感情变化,条分缕析;其行为描述,清晰明了。做题时,一定要善于从原文中提取关键词,回答清楚“情节之树”上一个个的“节点”分别是什么,“感情之线”上一个个的“线头”又分别是什么,“行为之画”上一个个的“画面”分别是什么,从而弄清文段主旨的重要支点,体会作者情感。

3.概括文章要点

(1)要素归纳法。一般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 (2)段意连接法。段意是一段话的主要内容。就全篇文章来说是“局部”,如果把每段段意连接起来,就是文章的“整体”,因此,将每段段意中的人物、事件提取,根据所给示例,合理组织答案。

(3)重点归纳法。归纳主要内容,要在“重点”两个字上下功夫。一篇文章是由几个段落组成的,但是总会有一两个主要段落。文章的主要情节,往往体现在这些段落中。

4.理清故事情节变化。

记叙文的叙事一般多以核心事物、核心话语、核心人物、作者情感或者行踪等为线索,贯穿全文,将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晰。注意关注标题、文中多次出现的关键词句。

把握主旨

【方法指导】最常用的三种方法:找、并、联。 1.“找”

即寻找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方法如下:

(1)找标题。有的文章的标题很鲜明地指出了文章的中心,所以可以根据标题确定中心。当然也可以根据中心拟写标题,这种题型对中心进行压缩,保留中心句中的关键词即可。

(2)找注释。注释有时会交代作者思想、写作背景及动机等,文章的主题往往与这些背景有关。 (3)找过渡句(段)。文章的过渡句(段)对文章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上下文主要内容的概括。 (4)找开头结尾句。文章开头句有时起总领全文的作用,结尾句起总结全文的作用。

9 / 179

(5)找抒情议论句。记叙文写人叙事的目的就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 (6)找反复出现句(段)。为了使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强烈、观点更鲜明,作者有时采用反复的手法来强化所要表达的感情、观点,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7)找独立成段句。独立成段的句子在文中往往起强调的作用,与主题关系很密切。 2.“并”

即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有些文章内容繁杂,找不到关键句,需要考生个人进行分析并概括。概括时可使用“本文叙述(描写、介绍)了……表达(抒发、赞扬、歌颂、揭露、讽刺、反映)了……”的句式。

【答案】作者通过选取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地展示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7.(原创题)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阅读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一个怎样的启示?

【解析】此题考查阅读后的感悟,回答时,首先读懂题干,明确答题指向。该题干的关键词,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但这篇文章中的“我”处理得很好,原因在于“我”兼顾了母亲和儿子的感受,“我”的妈妈也有一颗慈爱之心。结合此分析得出答案。

【答案】我们要尊老爱幼,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3.“联”

即联系时代背景。不少文章都打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能折射出特定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此类文章,概括时可使用“本文通过描绘……歌颂(批判)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句式来归纳。

拓展探究

【方法指导】拓展探究性试题实际上就是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题型:

1.启示感悟题。要求在把握原文创作意图、作者创作思路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理解。解答这种题时,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仔细审题。如“结合主题谈启示”一定要结合主题进行谈论,“文章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一定要扣住“感受最深”,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要以“情”动人。又如“是否同意文章的说法”,不仅仅是要回答是或者否,更为重要的是要以“理”服人。

(2)善于提炼。如“联系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谈谈感受”,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结合具体的语境,抓住中心句、过渡句、抒情句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感情倾向,并能够提炼出来。

(3)合情合理。如“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设想”,要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要有一定的创意,并且要有理有据、合情合理。若不能自圆其说,就会显得可笑和荒谬。

(4)表述流畅。如“结合主人公,谈看法或感受”可使用“我觉得”“我认为”的句式,口吻谦和。语言一定要简洁明了,最好是能够做到有创意的表达。

启示、感情题一般用“总分式”结构进行回答。先用“我认为……”,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分点说明”,从几个方面展开陈述。

2.表达观点题。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自身生活实际,谈对文章观点的赞同与否。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明确表达观点(赞同/不赞同),其次结合自身实际说明理由,理由要充分,具有说服力。

3.续写题。完成这类题目,一是要注意答题内容与原文主旨、题干要求的相关性、一致性;二是要注意想象的合理性。

4.结合材料,探究思想感情。答好此类题,要把握以下几个步骤:

10 / 1710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编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记叙文阅读

有:重点词句的含义及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文章的线索及概括;赏析句子、文章主旨、个性表达等。2017年复习备考时,还要注意如下知识点:记叙顺序、照应、铺垫伏笔、写作手法、人物评价、详略安排等。青海中考考点剖析【例1】(2016青海中考18~21题)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63hc1qn4f7yqpo85se79mzf00wron00ix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