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教育管理专业本科《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B 卷)
2011年1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社会心理学的将侧重于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方向:一是( ),二是应用方向的发展。 A、认知方向 B、情感方向 C、感知方向 D、社会方向
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提出了一种以信息交流过程为基础的态度改变模型( ) A、交流模型 B、说服模型 C、传递模型 D、互动模型 3、根据侵犯行为的最终目标不同,把侵犯行为分为敌意性侵犯和( ) A、被认可侵犯行为 B、亲社会侵犯行为 C、反社会侵犯行为 D、工具性侵犯
4、一般被用来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和固定的看法是( ) A、仁慈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效应 D、首因效应 5、当代相互作用分析的创立者伯恩提出的著名的自我结构学说是( ) A、儿童、成人、父母 B、本我、自我、超我 C、自我图式 D、社会的我、理想的我、现实的我 6、对于儿童的性别认同,( )理论认为行为的强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发展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7、“生活的季节”主要是( )用来描述我们社会化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变化。 A、皮亚杰 B、吉纳普 C、荣格 D、勒维森
8、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叫 A.同化 B.服从 C.从众 D.内化
9、“久聚难为别,频来亲也疏”这句话说明人际交往中( )并非越大越好,其只是促进人际关系发展的一个客观条件。
A、相似性 B、邻近性 C、互补行为 D、交往频率
10、在决策过程中,为了尽快作出决策,会出现多数人对少数有不同意见的人施加压力的现象。这种表现是团体决策的( )问题
A、极端性转移 B、定型思考 C、从众 D、同化
11、认为社会因素必须通过心理的中介作用化为心理刺激后,才能对健康和疾病产生影 响,这是( )的理论。
A、身心相互影响论 B、个人环境相互作用论 C、心身因素中介说 D、主动适应和调节论
社会心理学试题B卷第1页(共4页)
1
12、( )是生活幸福的第一需要
A、享有的需要 B、交往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存在的需要 13、赫尔把人际距离划分为四种常见的空间距离关系,其中个人距离是( ) A、0-50厘米 B、50-130厘米 C、1.3-4米 D、80-150厘米 14、有时候我们写文章时,有别人在场时容易分心,这是( )社会影响起到了作用 A、社会促进 B、社会分心 C、社会干扰 D、旁观者效应 15、在1908年,心理学家( )和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有不少社会心理学家便以此为依据,将1908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A.冯特 B、阿尔波特 C、屈尔佩 D、麦独孤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非言语不是非声音,非言语沟通中包含了有声的现象,如辅助语言和类语言。( ) 2、若某人被车撞了,人们会说他太不小心了。这种情况属于行为者—观察者偏差( ) 3、自我效能主要是一种较为内在的品质,而自信心是一种情境性的表现。 ( ) 4、“行之于心,应之于手”的境界,是属于态度形成的同化阶段。 ( ) 5、外界环境按其性质与作用,可以区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 6、金巴尔多指出,预警对说服效果的影响,取决于目标对象注意信息的程度和注意分散刺激的程度。 ( ) 7、利他行为是指一个人所作出的行为对他人是有利的,而对自己没有明显的利益( ) 8、团体领导者的领导方式是团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 ) 9、社会化是一种人的个别性的发展。 ( ) 10、“自我图式”是在90年代被逐渐接受的一种关于自我概念的理论。 (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被称为社会心理学之父。
2、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包括评价的 、 和 的作用。
3、归因的原则有 、 、 、 和共变原则。
4、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 于1957年首次提出。
5、经过 的目标对象,会对劝导和说服信息产生抵制,这类似医学中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来预防疾病的道理。
社会心理学试题B卷第2页(共4页)
2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态度
2、社会心理学
3、刻板印象 4、归因
五、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态度有何特点?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2、服从行为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3、简述艾森里克的“心理社会发展”
社会心理学试题B卷第3页(共4页)
3
六、论述题(20分)
依据态度改变的说服分析模型分析说服效果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怎样影响。
社会心理学试题B卷第4页(共4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