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本文是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二课的文艺评论,内容看似繁琐,其实结构简单,契合了论说文最基本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由“木”“树”不同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潜在的暗示性。解读这篇文章时,教者也应借助这种“潜在的力量”,通过多媒体课件,巧妙运用声、色,形,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与无形中点化学生,引导他们含英咀华,于细微处见精神,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从而让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去把握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
学习目标:
1、 了解课文内容结构,,并理解木叶意象的意蕴。 2、 积累古诗词名句;学习理解古诗词语言富有暗示性的特点 3、 根据诗歌语言的特点,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提高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重点难点: 1、 理解“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木叶”与“落木”的不同意
味,了解其所造成的诗歌的意境差别;“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的理解
2、 学习文章由“木叶”这一特殊意象入手分析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的从小处着手的写法
教学过程与环节:
一、 导入新课,走近文本
1、 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学生共同背诵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想像这句诗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不是说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阐述个人对诗句的境界的感受。
明确: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漫天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 这样看来,落木就是飘落的树叶,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叶、落叶,而用落木呢? 明确:杜甫的这两句诗历来以境界阔达闻名,在极其萧飒荒凉的景象中又充满着一种浑灏奔放的气势,重要的因素是“落木”传递出了这种意境。让我们一同走进林庚的《说“木叶”》,详细探究其中的奥妙。
2、【走近作者】林庚(多媒体展示)
【学生活动】利用有关资料,对作者自然情况以及文学成就、创作主张进行自学了解
二、 阅读文本 整体感知
【诵读课文,初步感知】
1、【基础自测】(运用工具书自行解决识记字词,做好读书笔记) 袅袅 照浦 褒扬 灼灼 亭皋 寒砧 涔阳 万应锭 言筌 窸窣 迢远 柳恽 ...2、【积累名句】(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全诗内容,做好读书笔记)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 ③高树多悲风 海水扬其波 ④皎皎云间月 灼灼月中华 ⑤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3、【阅读文本 整体把握】
【问题投放】文题“说‘木叶’”表明了作者的论题,作者就此论题阐述了自己怎样的看法?
【学生活动学生默读文本,通过抓关键句法。思考和讨论归纳出文章的段意。 第一段: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总结句)
第二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古诗中用“树叶”的十分少见。而“木叶”却发展到了“落木”.(注意“可是”“而”等词语体现的句间关系)
第三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木”字上。(反复出现的句子、谈论的对象)
第四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结尾句)
第五段,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使“木” 具有落叶的特征。(过渡句) 第六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清秋气息。(上段尾句——过渡句)
第七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独立成段的句子)
【教师点拨】论题只是表明了论述的范围,并不是作者的观点体现。依据说理的思维格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再结合关键性的语句,可以很快的梳理出文章的脉络层次,便于理解作者的真实写作目的。
明确答案:作者从传统的意象“木叶”入手,论述了古代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板书展示本文的论述层次) 说“木叶”
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即“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一个形象,并且形象的关键就在一个“木”字。(现象)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含有落叶的因素”,“有颜色的暗示性”(“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一个形象的原因)(本质)
第三部分(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但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总结)
4、重点研读第4、5、6段(全文中心)
1)读第四段品味诗句“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比较诗中“高木与 “高树的不同意味。(方法提示:朗读感悟,划出文中关键词句,相互讨论交流)
总结:“高树”与“高木”的不同:枝繁叶茂的饱满,落木千山的空阔
2)说说作者引用以上诗句作用何在?
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更显得单纯,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3)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在第5段中找出)
明确: 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4)思考:“木”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读课文第6段概括“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3、总结:“木”的两个艺术特征都涉及到了作者要触及的诗歌问题即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所以,“木叶”微黄与干燥的落叶形象即是“木”带给我们的暗示性,这样的暗示性丰富了“木叶”形象的内涵,透过“木叶”形象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自从屈原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用到了它,它便成为秋天中鲜明的形象,从此就具有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三、拓展迁移
1、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潜在暗含的意义,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连线起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圣洁 坚贞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恨之情 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忧愁情绪
期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离别之情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思念之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脱俗之境
2、比较“梅”不同的生长环境,分析两种“梅”的不同形象赋予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卜算子》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陆游《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
毛泽东《卜算子》对梅花达观坚定和高贵纯洁的赞颂,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和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规律总结:古典诗歌中,许多意象具有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门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注意,同一意象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会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
四、结束语: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
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晓风残月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古典诗歌那蒙娜丽沙般的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五、布置课后作业。
1、搜集并整理有关含“月”“梅”等意象的古典诗词。 2、在班上进行交流。
3、认真品味欣赏,就自己所得谈谈感悟,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梅:王安石《梅花》 陆游《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月: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