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走向
作者:谢纪鹏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年第01期
【摘 要】对我国近十五年内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分析,发现我国学校心理健康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问题反思期,积极探索期,稳步发展期。回顾其发展历程,从发展现状及特点出发,认为未来将向着普遍化、全面化、专业化、科学化、,民族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历程;发展特点;走向
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是心理学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心理学应用和服务于学校的具体表现。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发展,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发展模式,但存在诸多的问题,与西方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本研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总结,并探求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深化该领域研究做出积极的推动。 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笔者通过对收录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数据库中的2000~2014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与探讨,认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1.问题反思期(2000年~2003年)
自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并下发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逐步展开。但实际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概括起来主要有这几方面:①政策执行流于形式化;②具体实施个别化;③运用手段医学化;④开展途径课程化;⑤负责教师兼职化。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入反思。
2.积极探索期(2004~2008年)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在反思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后,对此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也逐步展开了。此时期的研究成果主要以教育模式探索,体系构建及课程建设为主,更加注重从实践角度出发,对深化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3.稳步发展期(2009~2014年)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