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1.2《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习题(含答案).doc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试卷

一、选择题

1. 揭示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的是 ( )

A. 《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B. 十月革命-俄国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 《凡尔赛合约》-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D. 1936年宪法-俄罗斯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

2. “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管理所付 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该材料说明斯大林模式( )

A. 促进生产力发展 B.重视发展农业 C.使人民安居乐业

D.侧重工业化忽视民生幸福

3. 在苏俄实行某一政策后,农民可以公开售卖他们的产品,零售店和雇工少于20人的小工厂 又可以在私营企业主的经营下营业,重工业、银行和矿山仍然保留在政府手中.由此可见当 时苏俄实行的是() A.

C.斯大林模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D.自由放任政策

4. 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 都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 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 C. 都巩固了工农联盟

D. 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5. 1921年,列宁将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的做法是( )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D.实行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6.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该成就的获得主要得益于(

A.进行了农奴制改革 C.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B.推行新经济政策 D.改革了斯大林模式

7. 1921年,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外国人,他获此特

许权得益于苏俄实施的(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第一个五年计划

B.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道路

8. 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 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为纠正这一 “错误”,苏俄 采取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B.斯大林模式 D.新经济政策

9. 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双方辩手观点如图所示,据此判断该辩论会的主题是(

____________ Q W正方:它使该国在较短时间内跻身

于工业化匡既的行列。

反方:造成该国经济发展严重失调

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A.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C.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利弊 D.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10. “集体化和导致农村衰败的过度粮食征购,引起了 1932-1933年的饥荒和疾病蔓延?”材

料评述的应是(

A.十月革命的国内意义 B.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 D.赫鲁晓夫改革的实际效果

11. 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 '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 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这种体制”是指(

u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D.市场经济体制

12.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反映了 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 产量的变化趋势.该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注:普特=16.8千克)

年份 1921 项目 粮食产量(亿普特) 22. 13 ) 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

1923 1925 34. 55 44. 24 A.工农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创建

13. 题表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一组数据.由此可见()

国民收入(%) 规定指标数 实际完成数 农业产值(%) 应增50 下降14 生铁产量(万吨) 1700 616 应增102 增加60 A.实际完成数额与预期相差甚远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 C.工业产品质量好、种类多D.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14. 下列关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B. 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

C. 重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D. 按照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15. “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是对具有

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益探索”.这是评价苏俄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二、材料解析题

B.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试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 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 请回答: (1)

材料二中的“新经济政策” “新”在何处?

(2) 后来僵化了的“苏联的模式”指的是什么?

(3) 你如何评价这种模式?

17.材料一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苏俄实行新政策……除大型企业仍由国家管 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 易……

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 国会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

(D材料一体现了苏俄哪一新政策的内容?这一政策主要“新”在哪里?有什么重要的意 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为对付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新政”措施。其 “

《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试卷答案

1. D 2. D 3. B 4. B 5. B 6. C 7. B 8. D 9. C 10.C 11. B 12. C 13. A 14. C 15. B 16. (1)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运用市场商品货币 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 (2) 斯大林模式。

(3)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爱的行 列,为后来去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阻碍了苏

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1.2《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习题(含答案).doc

《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试卷一、选择题1.揭示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的是()A.《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B.十月革命-俄国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凡尔赛合约》-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D.1936年宪法-俄罗斯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5y0d796cj0fluh9boav3qhtz4wh9l00tx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