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十二章 第1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
中的应用
II练规范 课时冲关
夸兰地区位置及其雨季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百帕)。据此完成1?2题。
实战演练规范解答
(2024 ?福州模拟)纳马夸兰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下图示意纳马
1?纳马夸兰南部地区雨季时的水汽来源主要是() A.东南风 C.偏北风
B.东北风 D.偏西风
2.多肉植物叶小、肉厚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C.径流量丰富
昼夜温差大 B.干旱的气候
D.多雾的环境
解析:l.D 2.B [第1题,注意该区域位于30° S以南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 雨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另外图示气压值也能反映该地西侧气压较高。第2题,“叶小”是为 了适应降水少而减少蒸腾,“肉厚”则储存有机质多,说明光照强,反映了当地干旱的气候 特征。1
(导学号66636126) (2024 ?宁波质检)下图为“世界某两地区区域图”。读图完成3?4 题。
3.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子有(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山地地形④沿岸暖流
A. ①② C.③④
B. ②③ D. ①④
4. 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耕作制度差异较人,但主要粮食作物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 是
()
A.热量 C.地形
B. 土壤 D.降水
解析:3.B 4. A [第3题,结合图示知甲地为日本的本州岛,乙地为海南岛,两地冬 季降水较多,都是由于冬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受岛屿上山脉的抬升作用,易形成地形雨, 影响因子属于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第4题,甲地位于暖温带,热量相对乙地较少,仅能满足 水稻一年一熟的需求,乙地位于热带,热量丰富,水稻可以一年三熟,所以造成两地耕作制 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2024?山东滨州一模)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完成5?7题。
产券构演进 土物地资驀源生 察资产水旅涼監能游餐土心资地物矿源 土地器梅待洋色席矿产 si fl
5. 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从石油农业到生态农业再到高科技集约农业转变的主导因素分别
是()
A. 环境、科技 C.市场、环境
6. 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屮() A. 农业产值在减少,工业产值在增加 B. 农业部门在减少,工业部门在增加 C. 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D. 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7. 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未來最对能的是( A. 农业经济消失
B. 影响演进的因素趋于复杂 C. 整个社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D.对产业转移影响变小
B.科技、市场 D.成本、人才
解析:5.A 6.D 7.B [第5题,石油农业对环境负面影响大,为了减轻石油农业带来
的环境问题,开始发展资源消耗少、废弃物排放少的生态农业。而由生态农业到高科技集约 农业,必然耍以科技为先导。故A .正确。第6题,图示产业结构的演进,是以科技提升为前 提和基础的;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必然越来越高,故D ?正确。 笫7题, 图示农业经济时代,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要素; 而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除了自然要素外,各种科技因素的影响越來越大。由此可看出,随 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经济部门越来越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则影响演进的因素也必然趋于 复杂。]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
中期
图例
◎奇新技术区 辺传统工业区 +飞机场 。城市 =高速公路
8. 图中A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 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现在
成为市区。导致A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①早期到中期:农业科技的发展②早期到中期:市场需求的增加③中期到现在:城 市化的发展④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的发展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9. 该城市传统工业区规模的变化与原因正确的是()
①规模:先增大后缩小②规模:先缩小后增大③原因:早期到中期一一交通的发展 ④原因:屮期到现在一一产业的升级
A.①③ C.①④
B.②③ D.②④
解析:8.B 9.C [第8题,A地由早期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到屮期变成了蔬菜、瓜果、 花卉基地,是因为城市规模扩大,对蔬菜、瓜果、花卉等农副产品的需求增加;A地现在变 为了市区,说明该地区城市规模正在扩大。第9题,结合图例很容易看出该城市传统工业区 的规模为先增大后缩小;从早期到中期,该城市传统工业规模扩大,与经济发展和政策因素 有关,布局也从市屮心迁往城市东北郊区,与地价和环境因素有关;从屮期到现在,传统工 业区规模在缩小,出现了高新技术区,这与该城市产业升级有关。]
下图为冬季海岸(或湖区)周围“雪带”和“美国本土铁路网与城市分布图”。读图,回 答10?11题。
10. 上图显示,冬季甲、乙两国“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均分布在湖、海
的东岸并偏南,其共同的原因是()
A.海洋性气候特征,水汽含量高
氏极地冷空气南下,降温幅度大
C. 西北风经过海(湖)面增温、增湿 D. 暧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11. 结合乙国自然条件和资源开发现状,在铁路运输网中,南北向压力相対较小的正确 原
因是()
A.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北部,粮食经大西洋出口 B. 密西西比河为南北流向,水运发达 C. 大陆东西两侧海岸线较为平直,海运不便利 D. 南部煤炭资源丰富,主要依靠管道运输
解析:10.C 11. B [第10题,读图,两国雪带均分布在湖海东岸,并偏南,是因为冬 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风经过海(湖)面增温、增湿,登陆后受地形抬升,导致降雪多,C 对;乙图不是海洋性气候,A错;甲图降温幅度不大,B错;乙图不受暖流影响,D错。第 11题,在铁路运输网中,乙国南北向压力相对较小,主要是密西西比河为南北流向,水运 发达,
B对;近一半的美国小麦出口量通过太平洋西北地区,A错;美国海运便利,C错; 管道运输的
主要是液体,北部煤炭资源丰富,D错。]
12. (2024 ?四川德阳一诊)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海拔(米)
卜
4 000
3 000 「2 000 J 000 -5
「
太口山3 767米
聲北
秦岭南北地理要素的差异
南竺
(1) 比较西安与汉屮两地气候的主要差异。
(2) 甲、乙两地海拔相同,甲地是常绿阔叶林,而乙地是针阔叶混交林,说明形成这种
差界的原因。
(3) 比较丙、丁两地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
解析:第(1)题,从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等方面比较西安和汉中两地气候的主要差异。 第(2)题,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气候条件的不同。第(3)题,根据两地气候特征,从农业类 型、复种制度和农作物种类等方而比较种植业差异。
答案:(1)气候类型不同,前者是温带季风气候,后者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安年降水 量较汉中少,年均温较汉中低,气温年较差较汉中大。
(2) 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气候条件的不同。甲地位于山脉南坡,向阳,乙地位于山脉 北
坡,背阴,甲地的气温高于乙地。
(3) 丙地:水田农业,一年两熟,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
丁地:旱地农业,一年两熟到两年三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
13.(导学号66636127) (2024 ?青岛模拟)下而两图中,图甲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乙为 该
区域某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 比较图乙虚线框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形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 分析图乙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该区域气候要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