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石油地质学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答:基本特征:1、上覆地层倾角缓,向下逐渐变陡;2、背斜顶部常伴有垫式或放射状断裂系统。

分布:膏、盐层发育的盆地;三角洲沉积区

7.滚动背斜油气藏有哪些基本特征?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答:多为小型宽缓不对称的短轴背斜,近断层一翼地层倾角较陡,远离断层一翼平缓,背斜高点距离断层较近,且高点向深部逐渐偏移,其偏移的轨迹大体与断面平行。轴向近于平行断层线,常沿断层呈串珠状分布。

分布:三角洲地区的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的同生断层下降盘靠近断层一侧。

8.什么是断层油气藏?断层分为哪几类?

答:在断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就是断层油气藏。断层分为断鼻圈闭、断块圈闭。

9.断层的封闭性与哪些主要因素有关?

答:1、断层的性质及产状。2、断层带内矿物的沉淀。3、断层断穿地层的岩性特征。4、断层断穿地层的岩性特征

10.地层不整合圈闭与地层超覆圈闭在形成机理上有何区别?

答:地层不整合圈闭:地质运动使一个区域上升,并使其受到强烈风化,剥蚀的破坏。坚硬致密的岩层抵抗风化的能力强,在古地形上呈现为大的突起;而抵抗风化能力较弱的岩层则形成古地形中的凹地。后来,在该区域尚未被剥蚀成为平原时,重新下降,同时又被新的层积物所掩埋覆盖,这样就在原来古地形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的剥蚀突起。由于长期风化,就形成潜伏剥蚀突起圈闭。 地层超覆圈闭—指区域构造运动导致地层抬升剥蚀后,又发生地壳下沉,盆地再次接受沉积;当水体渐进是,沉积范围逐渐扩大,较新沉积层不断覆盖在不整合面上,与老地层侵蚀面形成不整合接触,其上被不渗透地层覆盖,就形成了地层超覆圈闭(地层超覆圈闭是岩性地层超覆到不渗透的不整合面上又被不渗透的地层超覆覆盖而形成的。) 11.什么是古潜山圈闭?

答:定义1:(古地形突起(没有明显的构造变形)被上覆不渗透地层所覆盖形成圈闭)定义2:根据地层不整合之下有无构造形态,可将地层不整合圈闭分为两个亚类,不整合面之下只有古地形突起而没有构造形态者称为潜伏剥蚀突起圈闭,也称为古潜山圈闭。

精品

.

12.砂岩透镜体圈闭和砂岩上倾尖灭圈闭在分布上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砂岩透镜体圈闭:透镜状砂岩体分布广泛,各种环境都有分布; 透镜状砂岩上倾尖灭圈闭:储集层沿上顷方向歼灭于非渗透性变差而构成的圈闭。

13.生物礁圈闭是如何形成的?

答:生物礁圈闭—是指由于礁组合中具有良好空隙—渗透性的储集岩体被周围非渗透性岩层和下服装水体联合封闭而形成的圈闭。 14.试述盖层的主要封闭机理及其评价指标。

答:(1)物理封闭,依靠储集盖层岩石的毛细管压力对油气运移起阻止作用,排潜压力是评价盖层物理封闭的最常用参数。对于泥岩来说,由于压实作用,岩石孔喉半径。孔隙度和渗透率都会随着埋深增加而变小,超压盖层是一种更有效的盖层,盖层的封闭能力也会随着增加。

(2)超压封闭:依靠盖层异常高流体压力而封闭油气。超压盖层不仅能阻止游离相的油气运动,也能阻止溶有油气的水移动,超压盖层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盖层,超压越高,其封闭能力越高。

(3)烃浓度封闭:具有一定生烃能力的地层以较高的烃浓度阻滞下伏油气向上扩散运移。油气扩散的原因是浓度差,即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以求达到平衡。如果岩层有一定的生烃能力,则岩层出现油气的高浓度,它们也会向上、向下扩散,向下扩散的油气也会阻滞下伏储集层油气的向上扩散作用,从而起到一定的封闭作用,因此烃浓度越高,其封闭扩散的能力越强。 三、掌握的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题)

1.能在图上画出并识别圈闭和油气藏的类型。 答:这个题临场发挥!(你们能行的~!)

第四章 有机质演化和生烃模式

一、 名词解释

1.干酪根:

沉积岩中常温常压下不溶于有机溶剂的分散质有机质称干酪根 2.生油门限

精品

.

随着埋藏在地下的深度加大,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干洛根大生烃,这个温度界限成为干洛根的生油门限。 3.氯仿沥青“A”

是对岩石进行氯仿抽提再进行色层分离可得到总烃含量,也能反映有机质的丰度。 4.油型气

Ⅰ型或Ⅱ1型干酪根进入成熟度阶段以后所形成的天然气 5.煤型气

由腐殖型母质,即Ⅲ型或Ⅱ2型干酪和媒等进入成熟阶段形成的天然气 6.生油窗

地下液态石油形成的深度范围,干酪根生液态石油的主要时期所对应的温度范围或深度范围。从生油门限开始到基本停止形成液态石油为止Ro=0.5%-1.2% 7.未熟-低熟油

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生成的油,在正烷烃C22—C34范围内有明显的奇数 8.生物成因气

指有机质在未成熟阶段(Ro<0.5%),在低温条件下经厌氧细菌的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天然气 9.烃源岩

能够生成油气,并能排出油气的岩石称为烃源岩 10.生物标志化合物

是沉积有机质、石油中那些来源于活的生物体、具有明显分子结构特征、分子量相当大的有机化合物 。

二.问答题

1.历史上有哪些主要的油气生成学说?

答:无机成因说:1.碳化物说,2.宇宙说,3、岩浆说,4、高温生成说;

有机成因学说: 1.早期成因说,

2.晚期成因说,

精品

.

3、油气有机成因的新进展:未熟-低熟油(早期成因的石油) ,煤成油(集中有机质生油)

2.生物体由有哪几类主要的有机化合物组成?

答:脂类—脂肪酸和醇;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糖;木质素—芳香酸。 3.干酪根在结构上有哪些特征?不同类型干酪根的结构有何区别?

答:干洛根属于三维网状结构,由被链状桥键和各种官能团连接着的芳香结构的核组成。

Ⅰ 型干洛根:以含脂肪族直链结构为主,Ⅱ型属高度饱和的多环碳骨架,富含中等长度直链结构和环状结构;Ⅲ以含多环芳香结构及含氧官能团为主。 4.干酪根中主要包括哪几种主要的显微组分? 答:腐泥组、壳质组、镜质组、惰质组

5.干酪根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I型干酪跟:原始氢含量高,氧含量低,H/C原子比介于1.25-1.75,O/C原子比介于0.026-0.12;以脂肪族直链结构为主,多环芳香结构及含氧官能团很少;主要来自藻类堆积物,被细菌改造有机质的类脂残留物;生油潜力很大。 II型干酪跟:原始氢含量较高,氧含量较低H/C原子比介于0.65-1.25,O/C原子比介于0.04-0.13;含有脂肪族直链结构,也有较多的芳香结构及含氧官能团;主要来自浮游生物;生油潜力中等。

III型干酪跟:原始氢含量低,氧含量高,H/C原子比介于0.49-0.93,O/C原子比介于0.05-0.30;多环芳香结构及含氧官能团含量高,脂肪族直链结构少;

主要来自高等植物;生油潜力小,以生气为主。 6.促使石油和天然气生成的动力有哪些?

答:温度和时间的作用、细菌的生物化学作用、催化作用、放射性作用 7.根据化学动力学原理,温度和时间在石油生成中各起什么作用?

答:温度是影响油气生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时间的影响是次要的。时间与温度的作用是相互补偿。

8.根据油气生成的机理和产物特征,可以把有机质生油过程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精品

.

答:生物化学生气阶段、热催化生油气阶段、热裂解生湿气阶段、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9.根据有机质的成熟度,可以把有机质的演化过程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未成熟阶段、成熟阶段、高成熟阶段、过成熟阶段 11.有机质演化(或油气生成)各阶段如何划分? 一·有机演化阶段的划分 演化阶段 生物化学生气阶段(未成熟阶段) R0,% 深度,KM 温度,0C 干洛根颜色 媒阶 <0.5 <1.5 <60 黄色 热降解生油气阶段(成熟阶段) 0.5-1.2 1.5——4.5 60-180 暗褐色 热裂解生湿气阶段(高成熟阶段) 1.2-2.0 4.5-7.5 180-250 深谙褐色 焦煤-瘦煤-贫煤 深部高温生气阶段(过成熟阶段) >2.0 >7.5 >250 黑色 半无烟煤-无烟煤 热裂解作用 干气(甲烷) 泥炭——褐煤 长焰煤-气煤-肥媒 生烃机理 主要产物 生物化学作用 媒热催化作用 热裂解作用 甲烷,未熟油,液态石油 干洛根 湿气

12.有机质演化(或油气生成)各阶段中油气生成的机理(动力因素)是什么? 答:生物生气阶段机理---生物化学作用;热催化生油气阶段机理---热催化作用;高热催化生油气阶段机理---热裂解作用,C-C键的断裂(液态石油的裂解为主,干酪跟的裂解次要);深部高温生气阶段机理---热裂解、热变质 . 13.有机质演化(或油气生成)各阶段形成的主要产物是什么?

答:生物生气阶段(未成熟阶段)主要产物:生物甲烷,干酪跟、少量高分 子液态烃--未熟油;热催化生油气阶段产物:液态石油为主,包括一部分湿气;热催化生油气阶段产物:湿气;深部高温生气阶段产物:干气。 14.有机质演化(或油气生成)各阶段形成的主要产物有什么特征? 答:生物生气阶段的未熟-低熟油特点:密度总体偏高,但也有轻质油;富含高分子量饱和烃;正烷烃具有奇数碳优势。热催化生油气阶段产物特点:正烷烃主峰碳减少,奇数碳优势消失,环烷烃和芳香烃的碳数减少。

精品

《石油地质学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

.答:基本特征:1、上覆地层倾角缓,向下逐渐变陡;2、背斜顶部常伴有垫式或放射状断裂系统。分布:膏、盐层发育的盆地;三角洲沉积区7.滚动背斜油气藏有哪些基本特征?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答:多为小型宽缓不对称的短轴背斜,近断层一翼地层倾角较陡,远离断层一翼平缓,背斜高点距离断层较近,且高点向深部逐渐偏移,其偏移的轨迹大体与断面平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5oy001xiv79c964hjsm5kaxd91bpl00ku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