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

试题(中学)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项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 A. 延续性 B. 模仿性 C. 社会性 D. 永恒性 2.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 )

A.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 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构 C. 社会文化传统 D.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睿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

A. 顺序性 B. 稳定性 C. 可变性 D. 个别差异性 4.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 教育目的论属于(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集体本位论 D. 个别差异性 5.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6.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 A.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 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 C. 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D. 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

7.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 A. 分科课程 B.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 综合课程 D. 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8.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

A. 信度 B. 效度 C. 难易度 D. 区分度

9.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 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那 一教学原则( ) A.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 B. 直观性原则 C. 直观性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10.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为

11.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 ) A. 榜样示范法 B. 品德评价法 C. 实际练习法 D. 情感陶冶法 12.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 A. 适应 B. 对比 C. 联觉 D. 统和

13.小琼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少言寡语,这表明人格具有( )

A. 整体性 B. 稳定性 C. 独特性 D. 功能性

14.让丽莉先后学习两组难易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这是由于受到( )

A. 倒摄抑制 B. 前摄抑制 C. 分化抑制 D. 延缓抑制 15.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果的关系可以绘成( )

A. 波浪线 B. 斜线 C. U型曲线 D. 倒U型曲线 16.魏斌经常想:“人为什么是两条腿”,一天想好几次,明知道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控制,以致影响学习和生活,他的心理问题属于( )

A. 强迫症 B. 焦虑症 C. 抑郁症 D. 恐怖症 17.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指导下可能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 ) A. 教学支架 B. 最近发展区 C. 现行组织者 D. 互相协助 18.晓东在解决了困扰了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效能感

19.小影以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决不允许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度焦虑,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是( )

A. 强化法 B. 系统脱敏法 C. 合理情绪法 D. 消退法 20.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谣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共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属于( )

A. 有效说服 B. 树立榜样 C. 群体约定 D. 价值辨析 21.田禾热爱学习,关心同学,助人为乐,认真组织班级活动属于性格的( )特征 A. 态度 B. 理智 C. 意志 D. 情绪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错误。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 德等方面施加影响 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四大类型,而不仅仅指道德品质的教育。 23.直观教学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错误。所谓“ 直观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时应用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和已有经验,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获得生动表象;同时引导学生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进行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规律和原理。教师要认识到直观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不要为直观 而直观,避免直观的形式化、庸俗化。 24.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

错误。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上。而注意的分散是由于个体劳累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现象,是被动而消极的。

25.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

错误。非正式群体是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程度。因此对于非正式群体既不能采取高压政策,又不能放任自流,要正确地引导使其发挥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学校教务活动的基本环节。 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其中上课是中心环节。 27.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28.简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方法。

(1)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 (2)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9.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教师能力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能力素养:①智能素养( 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能力素养) ;②语言表达素养。 表达能力是影响教 师教育活动成效的重要因素。 (2) 专业能力素养:①教学设计能力;②组织管理能力;③研究能力。 (3) 心理素养。 (4) 身体素养。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尼克·胡哲1982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他天生没有四肢,这种罕见的现象医学上称为“海豹肢症”。在尼克的成长过程中,他不仅要面对来自学习和生活的各种挑战,而且他还要与自卑和孤独作斗争,他会问“为什么我与周围其他孩子不同”,“为什么我一出生就没有手足”。随着尼克的成长,在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教育和指导下,他逐渐学会了怎样应付自身的不足,而且开始独立去一点一点地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他开始适应他的生存环境。找到方法完成其他人必须要用手足才可以完成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尼克开始热爱他的生活环境并从事更伟大的事情。在七年级的时候,他被选为学生会主席,与学生会其他人一起工作,处理地方慈善机构和残疾组织的各种事情。中学毕业后,尼克继续学习深造,获得了会计和财务策划的双学士学位。19岁的时候,尼克开始实现他的梦想,他通过自己充满激情的演讲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去鼓励其他人,给他们带去希望。2005年尼克被提名“澳大利亚年度青年”荣誉称号。现在,他的足迹遍布全世界,与数千万人分享他的故事和经历。

请结合材料分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8分)

31.材料:

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一次交谈

学生 A:你知道吗?前两天在学习英语语法时,我感觉很简单,这似乎与我中文语法学得好有极大的关系。

学生 B: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我当时几何学得很好,后来学习立体几何时就简单多了。嗯(若有所思),看来不同知识间还是有很大联系的呀。

学生 A:是啊,不光书本知识学习是这样,我学弹琴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我会弹电子琴,现在学钢琴学得也比较快。

学生 B:可有时候也不一样,上周末骑邻居王大爷家的三轮车玩,我以为我会骑自行车,学起来应该比较快。可没想到不是这样,怎么骑也骑不好,总是往一边歪。看来会骑自行车反而影响了学骑三轮车。真奇怪!

学生 A:挺有意思,看来学习还是很奇妙的。 问题:

(1)请分析材料中两位同学谈话用到的学习原理。(10分) (2)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一原理促进学生的学习。(8分)

答案解析:

一、 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要解决的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2.【答案】D。解析: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就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掌握了学校教育的领导权;政治制度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受教育权在社会中的分配。

3.【答案】D。解析:不同的学生各有特点,设置供学生选择的兴趣小组正是遵循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4.【答案】B。解析: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5.【答案】D。解析:资本主义社会为培养合格工人发展资本主义,开创了义务教育制度。德国于1763年做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是世界上最早的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6.【答案】A。解析:在我国,课程文本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7.【答案】B。解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课程结构的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

8.【答案】B。解析: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9.【答案】A。解析: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与技能过程中,结合内在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10.【答案】D。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成分,其中,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根本标志。

11.【答案】C。解析:实际练习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其优秀思想品德的方法。 12.【答案】C。解析: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受的现象叫作联觉。 13.【答案】B。解析:人格具有稳定性,这种稳定性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域上。小琼性格内向,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不爱说话,说明人格具有稳定性。

14.【答案】A。解析: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小丽对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这说明她受到了后面材料的干扰。

15.【答案】D。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果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形曲线关系。

16.【答案】A。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意识和强迫行为,孙斌无法控制自己思考无意义的问题属于强迫意识。

17.【答案】B。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8.【答案】B。解析:理智感是人在理智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如人们在探索未知事物时表现出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问题得以解决并有新的发现时的喜悦感等。

19.【答案】C。解析: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创立,帮助求助者解脱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20.【答案】C。解析:群体约定是指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刘老师与学生讨论了网络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被全班同学认可。这属于群体约定。

21.【答案】A。解析: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在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热爱学习、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等属于性格中良好的态度特征。 二、 辨析题

22.【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四大类型,而不仅仅指道德品质的教育。

23.【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直观教学即利用教具作为感官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要认识到直观教学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不要为直观而直观,避免直观的形式化、庸俗化。 24.【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注意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而注意分散是由于个体劳累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现象,是被动而消极的。 25.【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非正式群体是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到底是产生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其与正式群体的目标的一致程度。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对于非正式群体既不能采取高压政策,又不能放任自流,要正确地引导使其发挥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 三、 简答题 26.【参考答案】

学校教学工作包括下面五个基本环节:

201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201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中学)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项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5nzv32wrp1jxus0hkxz44s0w0d4ij00w4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