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呼吸疾病综合征及其防治研究
梁立功 沈定兰
【摘 要】摘要: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牛疾病防治受到高度重视,就牛呼吸疾病综合征而言,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会为饲养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伤,甚至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本文对该病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 【期刊名称】中国畜禽种业 【年(卷),期】2016(012)003 【总页数】2
【关键词】牛;呼吸疾病综合征;防治;措施
牛呼吸疾病综合征多数发生在运输期间,由于生活空间较小,且动物卫生相对较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疾病的发生率,为此,将严重影响牛的健康。简单而言,引发牛呼吸疾病综合征的主要因素为呼吸道的特异性病原,由于该疾病较难预防,即使发现时也较难控制,加之地区的变化,会使该病情加重。为此,本文对牛呼吸疾病综合征进行详细分析,其后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进而为饲养员带来防治参考,促进畜牧业的未来发展。
1 牛呼吸疾病综合征
牛呼吸疾病主要分为3种类型,即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以及白喉等 [1]。所谓上呼吸道感染:牛的气管、咽喉以及鼻受到感染而引发的炎性反应,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高热、流鼻涕以及食欲不佳等;肺炎是较为严重的,且又叫做下呼吸道感染,其主要是自身免疫能力下降而引发的肺部感染,或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加重所致,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呼吸道感染变重和呼吸困难等;白喉多发生于牛的喉部,如果不能及时的处理会使该疾病进一步发展,如:呼吸
系统病变、其他系统病变等。若牛感染上述疾病,呼吸道感染会加重,且噪声较大,就严重的患牛来说,如果治疗不及时会造成死亡。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和欧洲等发展国家,认为牛呼吸疾病综合征会为牛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造成牛死亡和相关产品的滞销,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威胁牛产业,如:牛生长周期和速度,肉质下降等。除此之外,据有关资料表明,2008年,牛支原体肺炎受到我国的高度关注,当时的致病率为40%或45%,同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数据高达15%以上[2]。在治疗过程中,其周期为1个月或以上,且治疗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尤其是治疗后,牛的生长周期和速度较慢,甚至有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据砚山县调查得知,畜牧业产值达10.4亿元 (现价),比2013年的9.79亿元增6.23%,占农业总产值35亿元的29.71%,由此可见,畜牧业的重要性。因此,砚山县各级政府需加大力度,强化管理,认真推行畜牧业 “双轨制”的管理办法。
2 病原学
简单而言,牛呼吸疾病综合征的病原分为3种,即细菌病原、病毒病原以及牛支原体。早期研究中,细菌性病原含有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曼氏杆菌。近年的研究中得知,该病原中还包括化脓隐秘杆菌、昏睡嗜血杆菌。就国内的文献来看,就牛呼吸疾病综合征而言,支原体为主要病原[3]。牛呼吸综合征的病毒性病原为牛疱疹病毒、牛副流感病毒3型以及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上述病毒均可导致感染细胞凋亡,与此同时,在其他病原协调下引发呼吸性疾病,最终导致肺炎。
3 病毒
3.1 IBRV
IBRV指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如果不能及时的控制,会引发多种疾病,如:鼻炎、气管炎,甚至造成流产,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养牛业的经济损失。从国际的防控措施来看,主要方法为接种疫苗,如:弱毒疫苗、基因缺失标记疫苗。从国内来看,使用的疫苗为常规疫苗、基因工程标记疫苗等。 3.2 PIV-3
PIV-3指牛副流感病毒3型,在临床上将该疾病分为两种,一种为犊牛型,另一种为成牛型副流感。犊牛型又叫做地方性肺炎,其主要临床表现:高热、呼吸困难,在运输的牛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3.3 支原体
引发牛呼吸疾病综合征的首要原因为牛支原体,据有关资料显示,欧美国家引发牛呼吸疾病的所占比例中,牛支原体为三分之一。且该病主要发生在运输的牛中,尤其在运达后3周,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主要临床特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肺部会有肉样实变,在5周后会死亡,在我国,将该疾病称为 “懒肺病” [4]。
4 防治措施
4.1 购买前保证牛的健康饮食
饲养员在购买种牛时,需在产地直接购买,并对该地方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掌握和了解,其后在产地接种相关疫苗,如:呼吸道病毒疫苗。当牛运达到育肥场时,要保证牛的健康饮食,为其供应优质的干草,清洁的水资源以及良好的开食料,在运输途中,确保其健康。 4.2 一线治疗
定期对牛群进行监控,且时间定位早餐,若发现牛出现异常或出现可疑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