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伏特舞曲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中的舞蹈性并喜欢舞曲。 2、过程:采用聆听和肢体语言参与等学习方法进行音乐的体验。 3、知识与技能:能够用动作表达音乐的结构和不同的情绪。 二.重点难点
1、情感与态度: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中的舞蹈性并喜欢舞曲。 2、过程:采用聆听和肢体语言参与等学习方法进行音乐的体验。 3、知识与技能:能够用动作表达音乐的结构和不同的情绪。 三.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音乐要素:音有:长短,高低,强弱。 (一)感受音高和旋律进程
出示(PPT) 老师:聆听第一乐句结尾的音高,判断音的高低。 复听时用手表示出音高的方向。 观看小熊和舞蹈姑娘的舞蹈动作。 老师指导动作。
聆听A段第一主题。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用手表示出熟悉的部分出现的次数。
师:出现过8次。每一次都是在每个乐句的结尾。请大家再来聆听这8个乐句,同时用我们学的动作表现一下每个乐句结尾的音高。 (二)聆听<<加伏特舞曲》A段第二主题
1、师:请听下面的音乐,共有4个乐句。请仔细听前三个乐句和最后一个乐局结尾的音高有那点不同。
2、生回答。师分析再次聆听 同时要求用手表达出音高。 3、请生看老师为三个不同音高设计的动作。学生学做。 4、再次聆听,同时用动作表现出乐句结尾的音。 (三)聆听A段
1、师:请同学们把两个音乐连起来聆听一次,同时用动作表达每个乐句结尾的音高。 2、师:这一段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生:欢快的。
3、我们踏步来表达一下欢快的情绪。讲解:前4拍踏4步之后做学过的动作。 4、听着音乐用动作表达音乐的情绪。 (四)聆听B段
1、听,这一段音乐情绪与刚才听到的有那点不。看,老师用怎样的舞蹈动作来表达音乐的情绪。
2、学生聆听B段,同时老师舞蹈。 3、生:优美抒情的。师:讲解线条,动作。 4、学生学习动作。
5、师:让我们一起听着这段音乐,用身体体会一下这段优美的音乐吧。 6、聆听B段音乐。全班跟老师一起舞蹈。 活动2【讲授】欣赏《加伏特舞曲》全曲
1、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由单簧管演奏的乐曲。(介绍乐器),这首乐曲共分为三部分。我们仔细听,第几段和第几段相同。在聆听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用手来表达你熟悉的音高。 2、出示结构图,《加伏特舞曲》课题并讲解。 为什么叫舞曲?
师讲解:这首舞曲加伏特(gavotte)也有译为加沃特,是法国一种古老的舞曲。这种舞曲起源于法国的加普(Gap)地区,生活在那里的人叫加伏特人,他们跳的这种舞蹈便称为加伏特舞蹈。后来,这种民间舞蹈流行于宫廷和贵族社会。
加伏特是一种轻快的舞蹈,在民间流传时,队形为打开或闭合的圆圈,圆圈有领舞,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和技巧发挥动作自编动作,其他人跟随舞蹈。
请仔细听有你熟悉的乐段吗?乐曲分三个乐段,它出现过几次?(播放PPT) 问第一乐段情绪怎样。听第一段,设计舞步体验。听第二乐段师舞蹈。问情绪? 讲解ABA段。
复听。要求同学们在听到自己熟悉的乐段做自编的动作。听到不熟悉的B段时(师领做)模仿老师动作。
活动3【活动】创编活动
1、学生自己创编B段的舞蹈。老师指导,评价,学生合作互评。(“照镜子”) 2、学生在《加伏特舞曲》的伴奏下成圆圈走动表演自创舞蹈。 3、生在圆圈内领做其余学生模仿。
4、参考领舞同学的动作学生再次即兴创作表演。
活动4【讲授】小结 老师小结本课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5课加伏特舞曲 人音版(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