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阳高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9月份月考
历史试题
命题人:黄云霞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有人因为孔子谦虚自己是“述而不作”,就说他只是全盘接受了西周周礼中蕴含的思想,是保守派,下列各项能反驳这一观点的是( )
A.克己复礼为仁 B.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名不正则言不顺 D.有教无类
2.与孟子“民贵君轻”的君民关系思想不同,荀子力主“尊君爱民”,主张“性本恶”,需要外力教化。这反映出当时( )
A.儒家民本思想得以丰富 B.君权神授思想遭到批判 C.君民平等成为儒家共识 D.法家思想为儒家所接受
3.商鞅师承儒家,却转行法家之道,他在《商君书·画策》中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这说明当时( )
A.儒家与法家追求的目标相悖 B.儒法在实践中出现融合倾向 C.法家意识到教化作用的局限 D.以仁义治天下成为主流意识 4.下面为西汉时期中央太学博士弟子人数的变化情况统计图,出现图中曲线走势的主要原因是( )
A.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统治政策 B.儒学开始成为各学派中的显学 C.儒学迎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诸子思想 5.汉武帝建元六年时,因连续有两座皇家祖庙发生意外火灾,儒生董仲舒上书朝廷,要求在宗室贵族和皇帝近臣中找出几个为非作歹的杀头示众,以安天下民心。这一材料说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孔子的人文主义精神 B.发展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C.主张极力维护皇权 D.主张对君权进行限制
6.汉武帝时期,京城及周边地区多次出现旱灾,皇帝为此曾令群臣斋戒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统治者作出这一行为最可能依据的观念是( )
A.天人感应 B.格物致知 C.心外无物 D.经世致用 7.唐朝时,士大夫最爱金碧辉煌的壁画,壁画规模宏大,用色流光溢彩,而到了宋代,上流社会流行淡雅的水墨画,在尺寸之间展现文人意趣。下列选项中可能导致宋代绘画风气转变的因素是( )
A.朝廷实行“强干弱枝”政策 B.理学思想逐渐成为主流 C.市民文化的影响扩大 D.科举考试影响到文化取向
8.王阳明说:“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据此判断王阳明( ) A.认为人性本善 B.认为“天理”是指人心中的“善念”
C.主张“知行合一” D.否定程朱理学之“存天理、灭人欲 9.宋代某理学家说:“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从本而言,惟从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由此可知,该理学家( ) A.强调培养个人社会责任感 B.主张强化封建等级秩序 C.认为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 D.吸收了道家的治国思想
10.宋理学家陆九渊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剥落心蔽”、“发
明本心”,用“读书”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这说明他( )
A.强调伦理道德 B.主张心灵净化 C.反对格物致知 D.践行知行合一 11.王夫之认为“天理寓于人欲,无人欲则天理不可得见”。由材料可知,王夫之( )
A.认为人欲也是天理 B.主张“致良知” C.彻底批判儒家思想 D.强调经世致用
12.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
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由此可以推断( ) A.论者反对忠君报国思想 B.论者批判理学空谈心性 C.西学东渐推动妇女教育 D.儒学正统地位已经动摇
13.“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这是明清之
际思想家顾炎武倡导的( )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专制思想 C.“心外无理”思想 D.“无为”思想 14.下表为我国古代主要农学著作统计简表。这反映出我国( )
时间 战国
主要农学著作 《神农》《野老》
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两宋 元明清 《氾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 《耒耜经》《农书》《耕织图》 《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授时通考》 A.历代官修农书盛行 B.农本思想日益完善 C.农学研究最为突出 D.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15.两千多年前,中国先人通过观察等活动,探寻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
变化规律,凝练成了“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 )
A.中国先人有“道法自然”的理念 B.历代气象的变化有规律可寻 C.重农抑商政策对科技发展有影响 D.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控性 16.《水浒传》被一些官员咒为“诲盗之书”;清代俞万春作《荡寇志》,以108好汉都
被杀死来作结;清政府曾三禁《水浒传》。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 A.受到反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 B.启蒙思想借助艺术方式传播 C.传统文化渗入民众的日常生活 D.政治立场影响人们解读文学 17.《长生殿》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其几
乎导致唐王朝覆灭;《挑花扇》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这说明( )
A.文艺作品具有历史承载功能 B.古代小说来源于市民生活 C.明清小说大多讽刺腐败现象 D.唐朝后民间论政现象较普遍 18.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 A.是对封建社会的无情揭露 B.以理性主义为指导
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19.破译甲骨文是中华史前文明溯源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正如学者朱彦民所说:“如
果破解了一个甲骨文,就带活了一大批甲骨文书,也就能让我们更了解当时的历史。”但要破译这些甲骨文,又需要充分了解殷商时代宗教信仰、社会习惯、乡风民俗等知识,这恰恰是甲骨文隐藏起来的历史。这充分说明甲骨文( ) A.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 B.反映了殷商时期的宗教信仰 C.承载了商代及早期国家的信息 D.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 20.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
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
A.绘画艺术 B.篆刻艺术 C.书法艺术 D.戏剧艺术 21.古代雅典社会口传特征贯穿于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中,政治生活很大程度上也依
赖口头辩论。从决议在议事会提出,经过公民大会上的辩论,到最后形成决议,几乎都是口头进行。这一现象( )
A.弱化了雅典的政治理性 B.推动了智者运动的兴起 C.使雅典缺乏法律的保障 D.源于雅典公民素养欠缺
22.从“美徳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这种主张
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这反映了( )
A.学校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B.人类自我关怀的人文精神 C.雅典民主缺乏道德基础 D.宗教神学思想受到了质疑
23.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实现人所具有的本质,要对过去的一切观念重新进行审查,
要随着历史的进展而确立新的观念、新的思想。这反映出他主张( ) A.不断地认识自我 B.不必遵守法律判决 C.肯定美德的作用 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