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浅谈少儿自我延迟满足与其心理素质的关系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浅谈少儿自我延迟满足与其心理素质的关系

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延迟满足和心理素质的研究,日益受到我国心理学界的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延迟满足的概念及其心理机制,少儿心理素质的概念及主要成分,并尝试探讨了延迟满足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1 延迟满足

自我延迟满足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专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延迟满足是自我控制的核心成分,也是社会化和情绪调节的重要成分。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是少儿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预示个体成熟、社会适应、健康发展的一种积极的人格变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2 延迟满足的心理机制 2.1 认知

(1)注意能力的发展。注意机制的成熟是自我控制发生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研究表明,对奖励物的注意会缩短延迟的时间,而奖励物没有在场或者个体不去注意奖励物,那么延迟时间将会加长。Mischel在认知神经研究的基础上,用冷/热系统结构框架来说明策略性注意调配对延迟满足的作用机制。“冷”系统是认知的、中性情绪的、凝神的和策略性的注意调配,主要表现为少儿的各种注意分心活动,它可以延长延迟满足的时间。“热”系统,是情绪和恐惧的基础,是由先天释放刺激所控制的注意调配,主要表现为少儿持续将注意力固定在奖励物或奖励物的唤醒特征上,它可以削弱延迟满足。“热”系统发展比“冷”系统早,在人生最早的几年里,热系统发挥主要功能作用,因此少儿表现为十分冲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冷系统发展起来,开始在延迟满足中具有优势作用,少儿也意识到自发地使用冷注意调配策略有利于延迟。

(2)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了更直接地测试对奖励物的思维所产生的效果,Mischel等人在研究中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思维以引导少儿的注意力,结果表明:不管奖励物出现还是被遮盖起来,学前少儿在等待期间如被指引思考奖励物,那他们延迟等待的时间都将很短,不足5分钟;但当少儿被指引思考一些有趣的事情时,不管奖励物是否在少儿注意视线内,平均等待的时间都在10分钟以上;而当少儿没有任何分心思考的指引时,出现奖励物的情境少儿延迟的时间最短,不足1分钟。显然,认知的思维过程充当了分心的角色,某种程度上抵消了暴露于实际奖励物的强大刺激影响,使延迟等待的时间加长。

(3)抽象认知能力的发展。抽象(abstraction)的策略似乎比分心(distraction)更为有效。Mischel和Moore(1973)发现:当少儿直接暴露在真实刺激物的情境中,他们很难做到较长时间的等待;而当少儿出现在以幻灯片呈现的刺激物影像(抽象表象)情境中,他们则较容易做到长时间的等待。可见,不同抽象程度的刺激呈现模式影响着少儿的延迟满足行为。在此基础上,Moore等人教导少儿对刺激物作心理的认知转变,结果表明:少儿在面对奖励图片时,如果将图片假想成真实奖励物的话,延迟等待的时间将大大缩短;相反,如果把真实奖励物想象成图片时,能够等待很长的时间。另外,在认知上注意刺激物的抽象的、“冷”(cool)的属性,而不是注意刺激物诱人的、唤醒特征的“热”(hot)的物质,也会促进延迟等待。

简言之,个体如何对依随关系中的奖励物进行认知编码极大地影响着他们延迟等待的时间。显然,对奖励物的抽象认知表征对于延迟行为起到更为强大的决

浅谈少儿自我延迟满足与其心理素质的关系

浅谈少儿自我延迟满足与其心理素质的关系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延迟满足和心理素质的研究,日益受到我国心理学界的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延迟满足的概念及其心理机制,少儿心理素质的概念及主要成分,并尝试探讨了延迟满足与心理素质的关系。1延迟满足自我延迟满足是一种心理成熟的表现,专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5cpy4iwuf3qhtz4wh2h1h1yk7phhy00sm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