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最新时事政治—从众心理引发消费的真题汇编及解析(4)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选择题

1.时下,不少年轻的时尚一族,在消费过程中缺乏理性。其中不少表现为追求“别人有的我也要”,全然不顾自身的收入和条件。即使“啃老”、借贷也要追求时尚。这种消费心理属于( ) A.攀比心理

B.逆反心理

C.从众心理

D.炫耀心理

2.有位准备购买轿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就开始贬值,越用越贬值。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A.攀比心理

B.求实心理

C.求异心理

D.从众心理

3.2016巴西奥运会上,傅园慧说出“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张扬了个性,深受大众喜欢,“洪荒少女”秒变“网红”。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人们追求的是 ①求异心理 ②攀比心理 ③从众心理 ④求实心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题文)框架效应(Framingeffects)是指针对同一情形,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引发决策判断差异的现象,如某投资理财广告有以下两种表达方式“采用A方法理财,有40%的人取得收益”和“采用A方法理财,有60%的人没有取得收益”,笫一种表达方式往往更吸引消费者。这告诉我们

①营销策略对产品价值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②消费行为会受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影响 ③商品价格变动对市场供求均会产生影响 ④公司经营效益取决于广告宣传的方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新消费”是指消费者对商品的品质、健康、绿色、体验等元素更加关注的消费。这种消费

①受求实心理的影响 ②受求异心理的影响

③做到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④做到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消费者进入纷繁复杂的电商世界,意图挑选理想的购物对象时,通常会通过查看该商品先前消费者的评价,再决定是否购买。这说明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具有 A.攀比心理

B.求异心理

C.从众心理

D.求实心理

7.随着生活消费升级,人们吃喝玩乐的选择越来越多,也让不少人有了选择恐惧症。阿里巴巴旗下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发布“我们不一Young”吃喝玩乐指南,给年轻人提供日常消费的找店清单。据悉,口碑这一指南根据商家的口碑人气值和用户评论,筛选出了当地最热门的餐厅、美容美发、健身舞蹈等商家店铺,堪称找好店时的“拔草指南”。这个口碑指南依据了

A.人们消费时的从众心理 C.人们消费时的攀比心理

B.人们消费时的求实心理 D.人们消费时的求异心理

8.由于票价较高,首列京沪卧铺动车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爆满的情况。有乘客表示:“应该会坐飞机,便宜还省时间,主要是性价比吧!”“性价比”会影响乘客的选择,这主要是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9.互联网“制造”出的“双11”,正在输送这样一种概念:每年的这个日子买东西最优惠。但是在“双11期间,有些人的购买纯粹是因为看到别人都在买买买,原本自己没有需求,但是也要跟风买。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10.2019年可以说是网红经济的元年,这一年,很多网络红人创造出了各种“神话”,刷新了我们对“网红”的认知。“网红经济”通常是指具有一定网络影响力的网络红人,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商品定向销售,从而将粉丝转化为价值的经济模式。这一经济模式实际上是利用了消费者的( )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实心理

11.2020年4月6日,央视新闻主播朱广权和带货达人李佳琦共同主持“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直播,引发了广大网友为湖北“拼单”的极大热情。这场公益直播累计销售总价值4000多万元的商品,为湖北经济复苏贡献温暖力量。直播带货( ) ①利用主播的热度,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②顺应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刺激了消费欲望 ③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了消费成本 ④增加了新的消费对象,提升了消费体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西方人崇尚个性,东方人追求共性”,道出了我们的心理定势。一说流行什么,满大街全是时尚:流行西服,连农民下地也穿西服;流行“松糕厚底鞋”,不分高矮胖瘦,脚下统统蹬着大厚底;流行“文化衫”,满大街背着“文化”跑……这说明 A.盲从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B.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着居民的消费 C.物美价廉消费理念已经过时 D.攀比心理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

13.有位准备购买轿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就开始贬值,越用越贬值。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A.攀比心理

B.求实心理

C.求异心理

D.从众心理

14.“我运动,我健康,今天6000步,加油”。打开微信朋友圈,晒运动的帖子常常满屏,“互联网+运动”己成新风尚。随着手机晒步的兴起,运动软件争夺市场,运动手环

热卖,体育产业发展,能够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经济学观点是( ) A.消费所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B.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从众心理引发流行趋势 C.创新引领生活,生活水平提高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D.科技改变生活,消费新趋势和新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15.居家过日子,常常有这样的尴尬:面对衣柜里积存的众多衣物,却挑不出中意的;兴冲冲买到了“便宜货”,却发现没什么用处,弃于角落;到餐馆用餐,明明看到门口贴着种种“优惠”广告,可最后结账时还是有被宰一刀的感觉……如此种种,大都是因为 ①盲目的非理性消费所致 ②居民收入水平增加所致 ③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所致 ④没有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所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华为mate9智能手机尽管上市定价较高,但是其特有的防抖、加密保护、快速充电等功能受到众多“花粉”的追捧,其中不乏一些没有收入的在校大学生,通过“借、贷” 等形式入手这款手机。针对这种情况,你认为在校大学生应该 ①考虑该产品的质量和功能是否实用 ②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避免盲目跟风 ③支持国产品牌,不去购买国外品牌手机 ④理智地面对当前的消费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7.在电视广告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影视明星为某种产品代言。之后,许多粉丝纷纷抢购与明星相同款式的衣服、饰物等商品。但这些商品往往很快就被闲置一旁,造成浪费。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A.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应当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B.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需要量人为出,适度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需要量人为出,适度消费 D.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应当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18.“逢节必购物”,这是国人的消费习惯,于是商家变着法子“造节”来引诱消费者购物。“双十一”这一天,沉溺于网购的“剁手党”手痒难耐,纷纷在手机上刷屏购物。这一天,消费者都一窝蜂地抢购商品,网购如烈火烹油,十分火爆。从消费心理角度来看,“剁手党”的心理属于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实心理

19.面对“双11”电商们的促销活动,许多消费者不自觉地成了“剁手党”。过后,“剁手党”们发现所购商品大多是自己不需要的。这种购买行为是 A.攀比消费 B.求异消费 C.炫耀消费 D.冲动消费

最新时事政治—从众心理引发消费的真题汇编及解析(4)

一、选择题1.时下,不少年轻的时尚一族,在消费过程中缺乏理性。其中不少表现为追求“别人有的我也要”,全然不顾自身的收入和条件。即使“啃老”、借贷也要追求时尚。这种消费心理属于()A.攀比心理B.逆反心理C.从众心理D.炫耀心理2.有位准备购买轿车的消费者说:“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就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571n02la025ui718xfz9x6b742s6901dt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