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学》碳水化合物
一、填空题
1 碳水化合物根据其组成中单糖的数量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 单糖根据官能团的特点分为_______和_______,寡糖一般是由_______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多糖聚合度大于_______,根据组成多糖的单糖种类,多糖分为_______或_______.
3 根据多糖的来源,多糖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根据多糖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多糖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一般多糖衍生物称为_______.
4 糖原是一种_______,主要存在于_______和_______中,淀粉对食品的甜味没有贡献,只有水解成_______或_______才对食品的甜味起作用。
5 糖醇指由糖经氢化还原后的_______,按其结构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6 肌醇是环己六醇,结构上可以排出_______个立体异构体,肌醇异构体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只有_______,肌醇通常以_______存在于动物组织中,同时多与磷酸结合形成_______,在高等植物中,肌醇的六个羟基都成磷酸酯,即_______.
7 糖苷是单糖的半缩醛上_______与_______缩合形成的化合物。糖苷的非糖部分称为_______或_______,连接糖基与配基的键称_______.根据苷键的不同,糖苷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8 多糖的形状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多糖可由一种或几种单糖单位组成,前者称为_______,后者称为_______.
9 大分子多糖溶液都有一定的黏稠性,其溶液的黏度取决于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溶液中的_______.
10 蔗糖水解称为_______,生成等物质的量_______和_______的混合物称为转化糖。
11 含有游离醛基的醛糖或能产生醛基的酮糖都是_______,在碱性条件下,有弱的氧化剂存在时被氧化成_______,有强的氧化剂存在时被氧化成_______.
12 凝胶具有二重性,既有_______的某些特性,又有_______的某些属性。凝胶不像连续液体那样完全具有_______,也不像有序固体具有明显的_______,而是一种能保持一定_______,可显着抵抗外界应力作用,具有黏性液体某些特性的黏弹性_______.
13 糖的热分解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和酯类等。 14 非酶褐变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类。
15 通常将酯化度大于_______的果胶称为高甲氧基果胶,酯化度低于_______的是低甲氧基果胶。果胶酯酸是甲酯化程度_______的果胶,水溶性果胶酯酸称为_______果胶,果胶酯酸在果胶甲酯酶的持续作用下,甲酯基可全部除去,形成_______.
16 高甲氧基果胶必须在_______pH值和_______糖浓度中可形成凝胶,一般要求果胶含量小于 _______%,蔗糖浓度_______%~75%,pH2.8~_______.
17 膳食纤维按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膳食纤维。按来源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膳食纤维。
18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有_______自由基、_______自由基、_______自由基,膳食纤维中的_______、_______类物质具有清除这些自由基的能力。
19 甲壳低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作为人体肠道的_______、功能性_______、食品_______、果蔬食品的_______、可以促进_______的吸收。
20 琼脂除作为一种_______类膳食纤维,还可作果冻布丁等食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化细胞的_______,也可凉拌直接食用,是优质的_______食品。 二、选择题
1 根据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碳水化合物是属于一类_______的化合物。 (A)多羟基酸 (B)多羟基醛或酮 (C)多羟基醚 (D)多羧基醛或酮
2 糖苷的溶解性能与_______有很大关系。 (A)苷键 (B)配体 (C)单糖 (D)多糖 3 淀粉溶液冻结时形成两相体系,一相为结晶水,另一相是_______. (A)结晶体 (B)无定形体 (C)玻璃态 (D)冰晶态
4 一次摄入大量苦杏仁易引起中毒,是由于苦杏仁苷在体内彻底水解产生_______,导致中毒。 (A)D-葡萄糖 (B)氢氰酸 (C)苯甲醛 (D)硫氰酸
5 多糖分子在溶液中的形状是围绕糖基连接键振动的结果,一般呈无序的_______状。 (A)无规线团 (B)无规树杈 (C)纵横交错铁轨 (D)曲折河流
6 喷雾或冷冻干燥脱水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随着脱水的进行,使糖-水的相互作用转变成_______的相互作用。
(A)糖-风味剂 (B)糖-呈色剂 (C)糖-胶凝剂 (D)糖-干燥剂
7 环糊精由于内部呈非极性环境,能有效地截留非极性的_______和其他小分子化合物。 (A)有色成分 (B)无色成分 (C)挥发性成分 (D)风味成分
8 碳水化合物在非酶褐变过程中除了产生深颜色_______色素外,还产生了多种挥发性物质。 (A)黑色 (B)褐色 (C)类黑精 (D)类褐精
9 褐变产物除了能使食品产生风味外,它本身可能具有特殊的风味或者增强其他的风味,具有这种双重作用的焦糖化产物是_______.
(A)乙基麦芽酚褐丁基麦芽酚 (B)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 (C)愈创木酚和麦芽酚 (D)麦芽糖和乙基麦芽酚
10 糖醇的甜度除了_______的甜度和蔗糖相近外,其他糖醇的甜度均比蔗糖低。 (A)木糖醇 (B)甘露醇 (C)山梨醇 (D)乳糖醇
11 甲壳低聚糖是一类由N-乙酰-(D)-氨基葡萄糖或D-氨基葡萄糖通过_______糖苷键连接起来的低聚合度的水溶性氨基葡聚糖。
(A)α-1,4 (B)β-1,4 (C)α-1,6 (D)β-1,6
12 卡拉胶形成的凝胶是_______,即加热凝结融化成溶液,溶液放冷时,又形成凝胶。
(A)热可逆的 (B)热不可逆的 (C)热变性的 (D)热不变性的
13 硒化卡拉胶是由_______与卡拉胶反应制得。 (A)亚硒酸钙 (B)亚硒酸钾 (C)亚硒酸铁 (D)亚硒酸钠
14 褐藻胶是由_______结合成的大分子线性聚合物,大多是以钠盐形式存在。 (A)醛糖 (B)酮糖 (C)糖醛酸 (D)糖醇
15 儿茶素按其结构,至少包括有A、B、C三个核,其母核是_______衍生物。
(A)β-苯基苯并吡喃 (B)α-苯基苯并吡喃; (C)β-苯基苯并咪唑 (D)α-苯基苯并咪唑
16 食品中丙烯酰胺主要来源于_______加工过程。 (A)高压 (B)低压 (C)高温 (D)低温
17 低聚木糖是由2~7个木糖以_______糖苷键结合而成。 (A)α(1→6) (B)β(1→6) (C)α(1→4) (D)β(1→4)
18 马铃薯淀粉在水中加热可形成非常黏的_______溶液。 (A)透明 (B)不透明 (C)半透明 (D)白色
19 淀粉糊化的本质就是淀粉微观结构_______.
(A)从结晶转变成非结晶 (B)从非结晶转变成结晶; (C)从有序转变成无序 (D)从无序转变成有序
20 N-糖苷在水中不稳定,通过一系列复杂反应产生有色物质,这些反应是引起_______的主要原因。
(A)美拉德褐变 (B)焦糖化褐变 (C)抗坏血酸褐变 (D)酚类成分褐变 三、名词解释
1多糖复合物; 2环状糊精; 3多糖结合水; 4果葡糖浆; 5黏度; 6多糖胶凝作用; 7非酶褐变; 8美拉德反应; 9焦糖化褐变;
10淀粉的糊化; 11淀粉的老化; 12海藻硒多糖; 13交联淀粉; 14低黏度变性淀粉; 15预糊化淀粉; 16氧化淀粉; 17膳食纤维; 18糖原; 19纤维素; 20微晶纤维素
四、简答题
1 简述碳水化合物与食品质量的关系。 2 碳水化合物吸湿性和保湿性在食品中的作用。 3 膳食纤维的安全性。
4 蔗糖形成焦糖素的反应历程。 5 抗坏血酸褐变的反应历程。 6 请简述淀粉糊化及其阶段。 7 淀粉老化及影响因素。
8 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有哪些。 9 壳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0 美拉德反应的历程。 五、论述题
1 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 2 试述非酶褐变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3 非酶褐变反应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 4 食品中主要的功能性低聚糖及其作用。 5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答案:一、填空题
1 单糖;寡糖;多糖 2 醛糖;酮醣;2~10;10;均多糖;杂多糖 3 植物多糖;动物多糖;微生物多糖;结构性多糖;贮藏性多糖;功能性多糖;多糖复合物 4 葡聚糖;肌肉;肝脏;低聚糖;葡萄糖 5 多元醇;单糖醇;双糖醇 6 九;肌-肌醇;游离形式;磷酸肌醇;肌醇六磷酸 7 羟基;非糖物质;配基;非糖体;苷键;含氧糖苷;含氮糖苷;含硫糖苷 8 直链;支链;均多糖;杂多糖 9 大小;形状;所带净电荷;构象 10 转化;葡萄糖;果糖 11 还原糖;醛糖酸;醛糖二酸 12 固体;液体;流动性;刚性;形状;半固体 13 吡喃酮;呋喃;呋喃酮;内酯;羰基化合物 14 美拉德反应;焦糖化褐变;抗坏血酸褐变;酚类物质褐变 15 50%;50%;不太高;低甲氧基;果胶酸 16 低;高;1;58;3.5 17 水溶性;水不溶性;植物类;动物类;合成类 18 超氧离子;羟;氢过氧;黄酮;多糖 19 微生态调节剂;甜味剂;防腐剂;保鲜;钙 20 海藻;凝固剂;稳定剂;增稠剂;载体;低热量
二、选择题 1 B; 2B; 3C; 4B; 5A; 6A; 7D; 8C; 9B; 10A; 11B;12A;13D;14C;15B;16C;17D;18A;19C; 20A 三、名词解释
1, 多糖复合物 :多糖上有许多羟基,这些羟基可与肽链结合,形成糖蛋白或蛋白多糖,与脂类结合可形成脂多糖,与硫酸结合而含有硫酸基,形成硫酸酯化多糖;多糖上的羟基还能与一些过渡金属元素结合,形成金属元素结合多糖,一般把上述这些多糖衍生物称为多糖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