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重量(公斤) 被加热件直径(毫米) 80~120 >120~180 >180~260 >260~360 >360~500 最小间隙(毫米) ≤16 0.05 0.06 0.07 >16~50 0.07 0.09 0.10 0.12 >50~10 0.12 0.15 0.17 0.20 0.24 >100~500 0.17 0.20 0.24 0.28 0.32 >500~1000 0.23 0.27 0.31 0.36 >1000 0.30 0.36 0.40 第41条 静配合件加热时,温度上升应缓慢均匀,加热装配后,应检查装配件相互位置是否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冷却应均匀,防止局部冷却过快。
第七节 滑动轴承
第42条 轴瓦(或轴套)与轴承座的接合面应紧密接触,不受力轴瓦的接触面
积应不小于40%,受力轴瓦的接触面积应不小于50%,并应分布均匀。 第43条 轴与受力轴瓦的接触角度一般应为60°~90°,重型设备为90°~110°,其接触面上研刮的接触点数应符合表1-10的要求。
轴瓦与轴颈在每平方厘米上接触点数 表1-10 机械类别 接触点数 重负荷和高速运转的机械 3~4 中负荷和连续运转的机械 2~3 低速和间歇工作的机械 1~1.5 第44条 轴颈与轴瓦的侧间隙一般应等于或略大于顶间隙的1/2。其顶间隙一般应为轴径的1‰~2‰,或符合表1-11的规定。
第45条 固定端轴承与两端轴肩间的轴向间隙之和不应大于0.15~0.2毫米;自由端轴承与轴间的间隙不得小于热膨胀的伸长量。
第46条 轴瓦合缝处放置垫片时,两边垫片的总厚度应相等,垫片不应与轴接触,离轴瓦内径边缘一般不宜超过1毫米。
第47条 含油轴承装入轴承座时,轴承端部应均匀受力,并不得直接敲打轴承。轴承与轴颈间的间隙一般应为轴颈直径的0.07%~0.2%。
第48条 尼龙轴承与轴颈的间隙,一般应为轴颈直径的0.5%~0.6%,装配时应涂以较多的润滑脂。
第八节 滚动轴承
第49条 滚动轴承装在对开式轴承座上时,轴承盖与轴承底座的接合面应无间隙,轴承外圈与轴承底两侧间为防止卡紧而留出楔形间隙的宽度及深度,一般应符合表1-12规定。
滚动轴承与对开轴承座间的楔形间隙 表1-12 轴承外径(毫米) 宽度(毫米) 深度(毫米) ≤120 0.10 10 >120~260 0.15 15 >260~400 0.20 20 >400 0.25 30 第50条 装配滚动轴承时,用热油加热轴承,油温不应超过100℃;轴承与轴肩或轴承座档肩应紧靠,轴承盖与垫圈必须平整,并均匀地紧贴在轴承端面上。如设备技术文件规定有间隙,应按规定留出。
第51条 在装配间隙不可调整的滚动轴承时,在双支承滚动轴承中,其中一个轴承和側盖间应有间隙,以避免轴在温度增加下伸长而产生轴向移动,使轴承内外圈位移卡住滚珠或滚柱。轴承和側盖间的间隙d由下式确定: a=12×10-6△t×L+0.15
式中:a----轴承端面与側盖间隙,毫米;
△ t----轴工作温度和环境温度最大可能的差值,℃;
L----轴承间的距离,毫米;一般情况间隙取0.2~0.4毫米。
第52条 各种可调间隙的轴承,其轴向间隙值应符合表1-13,表1-14,表1-15,表1-16规定:
单列径向止推圆锥滚柱轴承(7000)之轴向间隙 表1-14 轴承内圈内径(毫米) 轴向间隙(毫米) 轻型 中型、重型 30以下 0.03~0.09 0.04~0.10 >30~50 0.04~0.10 0.05~0.12 >50~80 0.05~0.12 0.06~0.14 >80~120 0.06~0.15 0.07~0.17 单列径向止推滚珠轴承(6000)之轴向间隙 表1-13 轴承内圈内径(毫米) 轴向间隙(毫米) 轻型 中型、重型 30以下 0.02~0.06 0.03~0.09 >30~50 0.03~0.09 0.04~0.10 >50~80 0.04~0.10 0.05~0.12 80~120 0.05~0.12 0.06~0.15 双列径向止推圆锥滚柱轴承(37000)之轴向间隙 表1-15 轴承内圈内径(毫米) 轴向间隙(毫米) 一般情况 内圈温度比外圈温度高25-30℃时 80以下 0.10~0.20 0.30~0.40 >80~180 0.15~0.25 0.40~0.50 >180~225 0.20~0.30 0.50~0.60 >225~315 0.30~0.40 0.70~0.80 >315~560 0.40~0.50 0.90~1.00 双列止推滚珠轴承(38000)之轴向间隙 表1-16 轴承内圈内径(毫米) 轴向间隙(毫米) 轻型 中型、重型 30以下 0.03~0.08 0.05~0.11 >30~50 0.04~0.10 0.06~0.12 >50~80 0.05~0.12 0.07~0.14 >80~120 0.06~0.15 0.10~0.18 注:轴承精确的间隙必须经过计算确定。 第九节 齿轮、涡轮与涡杆
第53条 用着色法检查传动齿轮啮合的接触面。对于圆柱齿轮和涡轮应超于齿面中部,其接触面百分值应符合表1-17,表1-18规定:
接触面百分值 表1-17 齿轮类别 测量部位 精度等级 3 4 5 6 7 8 9 10 11 接触面百分值不应小于 圆柱齿轮(圆齿高 70 65 60 50 弧齿形) 齿长 90 85 80 70 圆柱齿轮(渐齿高 65 60 55 50 45 40 30 25 20 开线齿形) 齿长 95 90 80 70 60 50 40 30 25 圆锥齿轮 齿高 75 70 60 50 40 30 30 齿长 75 70 60 50 40 30 30 接触面百分值 表1-18 齿轮类别 测量部位 精确等级 3 4 5 6 7 8 9 10 11 接触面百分值不应小于 圆运动 齿高 60 60 60 50 柱传动 齿长 75 75 75 60 涡运动 齿高 60 60 60 50 30 杆 传动 齿长 75 70 65 50 35 第54条 齿轮啮合的齿顶间隙一般应为:(0.2~0.25)M 式中:M----齿轮模数。
第55条 圆柱、圆锥齿轮啮合側间隙应符合表1-19、表1-20的规定。涡轮涡杆啮合侧间隙应符合表1-21的规定。
园锥齿轮的侧间隙 表1-20 精度等级 模数 侧间隙 旧标准 新标准 最小 最大 Ⅲ 8 5以下 0.20 0.75 >5~10 0.25 0.85 >10 0.30 0.90 Ⅳ 9 10以下 0.30 1.10 >10~16 0.40 1.20 >16 0.50 1.40 圆柱齿轮的侧间隙 表1-19
精度等级 两齿轮的中心距(毫米) 300以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下 300~500 500~1001000~161600~202000 0 00 00 旧新侧间隙 标标最最 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准 准 小 大 小 大 小 大 小 大 小 大 小 大 Ⅱ 7 10以0.10.50.10.60.20.70.31.0 下 0 0 5 0 0 5 0 0 >10 0.10.70.20.90.21.00.31.30.41.5 5 0 0 0 5 0 5 0 0 0 Ⅲ 8 10以0.10.70.20.90.21.20.31.5 下 5 0 0 0 5 0 0 0 >0.21.00.21.20.31.40.41.60.52.0 10~24 0 0 5 0 0 5 0 0 0 0 >24 0.31.40.41.70.52.00.62.30.72.70 5 0 0 0 0 0 0 0 0 Ⅳ 9 24以0.32.00.42.20.52.60.63.00.82.91.04.0下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4 0.73.30.93.81.24.41.45.20 0 0 0 0 0 0 0 第十节 皮带、链条 第56条 每对皮带轮或链轮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两轮的轮宽中央平面应在同一平面上(指两轴系平行者),其偏移:三角皮带轮或链轮不应超过1毫米,平皮带轮不应超过1.5毫米; 2.两轴的不平行度不应超过0.5‰; 上述两相检查可依据轮的边缘为基准。
第57条 链条装在链轮上后,从动边的弛垂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链条与水平线夹角不大于45°时,弛垂度应约为两链轮中心距离的2%;
2. 链条与水平线夹角大于45°时,弛垂度应为两链轮中心距离的1%~1.5%。 第58条 皮带轮的轮缘摆差一般应符合表1-22规定。
皮带轮轮缘摆差允许值 表1-22 皮带轮直径(毫米) 300以下 300~600 600~1500 1500~3000 径向摆差(毫米) 0.10 0.15 0.20 0.30 端面摆差(毫米) 0.06 0.08 0.12 0.20 第十一节 密封件 第59条 装配O型密封圈应正确选择预压量。橡胶密封圈用于固定密封、法兰密封,预压量为橡胶园条直径的25%,用于运动密封,预压量为橡胶园条直径的15%。
第60条 装配V型、Y型、U型密封圈,其唇边应对着密封介质的压力方向。 第61条 压装盘根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压装油浸石棉盘根,第一圈和最后一圈宜压装干石棉盘根,防止油渗出; 2. 压装铝箔或铅箔包石棉盘根,应在盘根内缘涂一层用润滑油脂调和的鳞状石墨粉;
模数 3. 盘根圈的接口宜切成小于45°的剖口,相邻两圈的接口应错开90°以上; 4. 盘根不宜压得过紧。
第62条 装配成套V型密封圈,预压量应适当。如需搭接,应切成45°剖口,相邻两圈的接口应错开90°以上。
第63条 装配环形间隙密封、曲折(迷宫式)密封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环形间隙和曲折缝隙内一般应填满润滑脂(气封除外); 2. 缝隙应均匀。
圆柱蜗杆側间隙表 表1-21 单位:毫米 精中心距离 最小最大间隙 度间隙 模数 等1~2.25 2.25~4 4~6 6~10 10~14 14~20 级 5~6 25~75 0.04 0.18 0.20 0.22 0.24 - - 75~150 0.06 0.20 0.22 0.25 0.28 - - 150~300 0.09 0.24 0.26 0.30 0.34 - - 300~500 0.14 0.30 0.34 0.36 0.40 - - 500~800 0.22 – 0.40 0.45 0.45 - - 800~1150 0.30 - - 0.55 - - 7 25~75 0.06 0.28 0.32 0.40 0.55 - - 75~150 0.09 0.32 0.38 0.45 0.60 0.75 0.95 150~300 0.15 0.38 0.45 0.55 0.65 0.80 1.00 300~500 0.24 0.45 0.59 0.60 0.70 0.90 1.10 500~800 0.35 – 0.65 0.70 0.80 1.00 1.20 800~1150 0.50 - - - 1.00 1.10 1.40 8 25~75 0.07 0.40 0.45 0.55 0.66 - - 75~150 0.10 0.45 0.55 0.60 0.70 0.80 0.90 150~300 0.16 0.50 0.60 0.70 0.80 0.90 1.00 300~500 0.24 0.60 0.70 0.80 0.90 1.00 1.20 500~800 0.36 – 0.85 0.95 1.10 1.20 1.40 800~1150 0.50 - - - 1.30 1.40 1.60 9 25~75 0.07 - 0.55 0.60 0.70 - - 75~150 0.09 - 0.60 0.65 0.75 0.85 0.90 150~300 0.12 - 0.70 0.75 0.85 0.95 1.10 300~500 0.18 - 0.80 0.85 0.95 1.10 1.30 500~800 0.24 - 0.90 1.00 1.10 1.20 1.40 800~1150 0.32 - - - 1.30 1.50 1.70 第十二节 油泵 第64条 齿轮油泵安装的不水平度应不超过0.2‰。 第65条 齿轮油泵与外壳间隙一般为0.04~0.10毫米。 第66条 齿轮端面与侧盖间隙一般应为0.10~0.13毫米。 第67条 齿轮油泵滑动轴套间隙一般应为0.03~0.1毫米。
第68条 齿轮啮合的侧间隙应为0.02~0.03毫米,项间隙应为0.03~0.05毫米。
第十三节 油泵、液压系统的管路
第69条 润滑、液压系统的管路的检修、更换、应符合下列要求:
矿山设备安装与检修技术标准及操作规程:第一篇通用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