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大型学术报告厅的音响-灯光项目建设的系统控制及其分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型学术报告厅的音响\\灯光项目建设的系统控制及其分析

[摘 要] 大型学术报告厅的建设涉及广泛,可以看作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从系统控制的角度,介绍了规划、建设的主要步骤和要点。 [关键字] 大型学术报告厅 音响、灯光项目建设 系统控制 随着大学校际间和校内的学术讲座、交流的日趋频繁,学生社团文化活动的日趋活跃,加上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我国高等学校大型学术报告厅的建设高潮,拉开了序幕。从我们的经历来看,大型学术报告厅的建设涉及到专业场所建筑设计、建筑声学、音响、舞台灯光机械等多个专业设计领域,因此,可以把它看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为了达到各个专业所有预定的建设目标,必须对整个工程进行系统的控制。鉴于涉及专业多,在任何高校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或部门,能够在这几个方面都十分精通,通常大学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专业场所建筑设计、建筑声学的方面由基建部门负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音响、舞台灯光机械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我认为本项目的系统控制的重中之重是在招标前的规划设计阶段,即予控制。如果予控制措施不得力或没有落实,施工过程的中间控制和验收时的后控制,事倍功半。在施工过程中修改设计,也会浪费资源,也极易产生纠纷。

笔者在平时的工作中,为学生的演出活动,实际操作过音响、舞台灯光方面的设备,也参加过大型剧场(1500座)和大型学术报告厅(550座)的音响、舞台灯光机械建设等方面的规划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以下是将我的有关理解和一点经验罗列出来,希望能

对接手做大型学术报告厅音响、舞台灯光机械建设规划时的人员,有所帮助。

概括来讲,我认为做大型学术报告厅音响、舞台灯光机械建设规划工作,关键是理解、和牢牢把握音响、舞台灯光机械等专业设计领域的一些要点和关键环节,结合自己学校和学生使用需求,把自己的想法通过专业公司的设计体现出来,其中有些必须提前对专业场所建筑设计、建筑声学设计提出的要求,以会议纪要的形式记录在案,并追踪核查。才能做好此项工作。

大型学术报告厅,座位当在500座左右,观众厅的面积约600平米。这个建筑如果仅仅作为学术报告厅,其使用率是比较低的,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我们的建设思路是:建设成为学术报告厅,同时具有小剧场的基本功能。这样学生可以举行文艺晚会,甚至是和学业有关的比如英文戏剧大赛等。因此建筑设计应该按照剧场的设计规范,作为小照剧场进行基本设计。具体表现在必须有剧场的一些功能房间,如附台,化妆间,道具门;舞台上空的高度至少要比舞台口再高3-4米等,这当然不能够满足专业团体的演出要求,只适合学生的文娱演出。

因为是几方的合作,有几点必须在设计的初期,向建筑和声学装修设计方提出,这就是所谓的予控制措施。

一是灯光、音响控制室必须在一楼观众大厅的后方,以音响、舞台灯光的操作人员能直接听到现场的音响、直接观察到舞台上的灯光为原则。这点必须坚持,否则将给日常的服务,带来极大的麻烦,

而且遇到高级别的重要会议,调音的质量难以保证。

二是灯光和音响要分路供电。其目的是保护音响系统的设备,以及减少共路带来的电流噪声干扰,这些电流噪声进入扩声系统,会严重影响扩声的质量。

三是舞台灯光供电设计,要达到200kw。这一点如果不提前预约,建筑设计方一般供电设计只有50-60 kw。

四是为了方便电视摄像,由音响控制室,向观众厅的中间位置预留的摄像位置点,预埋强弱电管道,以及预留放置强弱电线材的坑。 向声学装修设计方提出是混响时间设计。

一般来讲,混响时间短可提高语言的清晰度,混响时间长可提高音乐的丰满度,报告厅应首先保证语言清晰度为主要目的。但是作为小剧场使用时,建声的混响时间就偏短,这是事实,但我们可以使用电声设备的混响,来加以调整,可以尽量满足演出时的混响时间要求。

500座左右的学术报告厅,从面积和会议厅的角度,偏向剧场一点,选择混响时间参数宜为:1.2秒(中频+/-0.1)。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参数,是验收测试的重要依据。

按照上述条件,在已建立的剧场声学模型上对观众厅的侧墙、后墙、顶棚、地面、座椅等定义相应的吸声材料后进行分析与计算。通过计算机辅猪舍计出的剧场混响时间,如下图: 以上是向建筑和声学装修设计方提出的要求。

我们自己这一方,音响扩声系统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扩声形式,

学术报告厅不采用影剧院式的环绕立体声等,而是用侧重会议的模式:中间单声道+左右立体声的扩声模式。再根据预定音箱的物理参数、音箱设计的位置,以及建筑声学装修的资料,及其他声学设计指标,如按照甲级装修标准,提出以下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最大声压级:80hz-4000hz范围内平均声压级≥98db;传输频率特性:以125-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4db;声场不均匀度(db): 1000hz-4000hz≤8db;总噪声级:≤40db。 建立计算机仿真声学模型,如下图:

对计算机仿真声学模型图上的相关数据,逐项核对,是否吻合以上的声学特性指标。吻合了,设计就成功了,可以按图施工了。 主观评价指标,则可以列出以下几点:声像定位准确; 声音分布均匀,视听一致性好;无声学缺陷,声音清晰,音乐丰满。 控制好以上几点,扩声这一块的问题,主要就是由投资额度来选择设备的档次问题了。

在舞台灯光机械设计这这一块,我认为:大型学术报告厅,如果不具有小剧场的基本功能,其使用率无疑是比较低的,我们目标是将其建设成为非专业的小剧场。非专业主要体现在那里呢?那就是增加硅路,减少吊杆。

学生在此举行文娱或学术性的演出,最大的特点是学生演出准备时间少,也没有比较专业的舞美队,没有能力和精力为演出的造型等特殊需要,临时调整灯位。一般来讲,150平米的舞台,120多个灯,用60路硅即可,但是为了方便快速的给节目配光,增加硅

路以分散每个硅路带的灯,可用90路的硅,重要的位置,一路硅只带一个灯。面光、耳光等灯位的设置,还是尽量齐全为好。灯具的多少,看投资额,是多多益善。专业剧团携带有数量布满足够大型剧场的全部灯具,学生演出只靠现有的灯具了。灯光方面的技术指标比较简单,主要是色彩还原度和垂直照度,在此不再赘述 吊杆的费用,一般占舞台灯光和机械投资额度的25%,学生演出布景简单,150平米的舞台,用不了十几道的吊杆,可以削减一半,比如5-6条吊杆即可以。

现在的学术报告厅,投影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了。我们的经验是采用背投的方式,使用比较方便。设备选择上,要一万流明以上的投影机,而且要换成短焦镜头,250英寸的卷筒电动投影幕。顺便说一下,背投的银幕位置,在镜头短焦允许的情况下,以在舞台进深的1/3至1/2为比较理想(自大幕线起)。vga和视频线,从台口两边向后边底幕预埋。这一块的全部供电(包括连接的电脑),最好与音频同一路,以保护电声系统,这些也必须提前向建筑设计方提出。作为学术报告厅讲座时的布光灯具的选择,我们有点小经验。现在的学术报告,通常的模式是中间有投影,讲台在左或右边。我们是在面光桥上用成像灯,学术讲座时,给人和讲台进行录像布光,主要能严格控制光区,以尽量减少对投影的影响,从实际效果来看比较满意。

以上罗列的内容,既有规划建设中积累的经验,也有平时在会堂、报告厅中做技术支持工作中的反思。显然,作为予控制措施,能在

大型学术报告厅的音响-灯光项目建设的系统控制及其分析

大型学术报告厅的音响\\灯光项目建设的系统控制及其分析[摘要]大型学术报告厅的建设涉及广泛,可以看作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从系统控制的角度,介绍了规划、建设的主要步骤和要点。[关键字]大型学术报告厅音响、灯光项目建设系统控制随着大学校际间和校内的学术讲座、交流的日趋频繁,学生社团文化活动的日趋活跃,加上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我国高等学校大型学术报告厅的建设高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5229368cz5136q5shr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