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所培育领袖人才的极具人文气质的世界级名校。自立校以来,以“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为使命的中大,在香港的教育史上创造了众多奇迹。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香港中文大学不仅在亚洲区内享有盛名,而且在国际上也获得广泛认同。其以杰出的学术表现、雇主评价、学生及教授国际化程度、师生比例及论文引用情况等被英国THES-QS连续评为全球大学前50强。
2009年《泰晤士报》(TimesHigherEducationSupplement,「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2010年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中文大学较2009年略升4名,位列全球第42,继续处于大陆名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之前。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在2011公布了亚洲大学排名榜,香港中文大学亚洲第五,北大、清华分别居13位、16位。
而在上海交大2010和2011年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大均位列大中华区第二位(仅次于台大),香港地区第一。
2010年英国《泰晤士报》公布全球2010年全球“200大”大学排行榜,香港大学由去年排名第33跃升至第18位,香港中文大学也由去年第50位攀升至第38位。2011年全亚洲大学排名为第五名。
校训校徽
中文大学校徽雕塑
香港中文大学校训为“博文约礼”“博文约礼”出自《论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它是孔子的主要教育规训。知识深广谓之“博文”,遵守礼仪谓之“约礼”。因此,中大的教育方针是德智并重。
以中国神话中的“凤”为校徽亦能体现中大的特别之处,盖自汉代以来,凤就被看作是“南方之鸟”,成为高贵、美丽、忠耿及庄严的象征。以紫色与金色为底色,取意紫色的热诚与忠耿和金色的坚毅与果敢。中大这种人文气质背后的文理兼备,出将入相的刚柔相济在其招生、教学及校园文化中皆得到了充分体现。
学校历史 香港中文大学
*1957年,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成立香港中文专上学校协会,共同争取应得的政府资助及学术地位。
*1959年,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成为政府资助专上学院。
*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正式成立,由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合并而成。 *1965年,教育学院成立。
*1976年,香港立法局通过香港中文大学改制方案,将中大采取单一制的行政结构,各书院只管理其各自的资产,其余全部权力,授予大学本部。相关整本阅读:http://yuedu.http://www.wencool.cn//ebook/4cbb6fa46bec0975f565e22e.html
*1977年,医学院成立。
*1986年,逸夫书院成立,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第四个成员书院。 *1991年,工程学院成立。
*2005年,开设环球商业本科生课程
*2005年12月1日,法律学院成立,是香港第三家提供法律课程的本地大学。
*2006年,开办法学士本科生课程。
*2006年,宣布成立晨兴书院及善衡书院,校舍设于大学体育馆后之山坡,及后更宣布将成立第七所书院,校舍设于联合书院后面之山坡。
历任校长
第一任李卓敏教授(1963-1978) 第二任马临教授(1978-1987)
第三任高锟教授(1987-1996)(“世界光纤之父”,被授予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四任李国章教授(1996-2002) 第五任金耀基教授(2002-2004) 第六任刘遵义教授(2004-2010) 第七任沈祖尧教授(2010-至今) 学校宗旨
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所高瞻远瞩,充满活力的国际高等学府。其成立的宗旨,在于: (一)协力于知识的保存、传播、交流及增长;
(二)人文学科、科学学科及其它学科的正规课程,水准当与地位最崇高的大学须有及应有的水准相同;
(三)促进中国的民智与文化的发展,藉以协力提高其经济与社会福利。 办学特色 融会双语
香港中文大学独具远见,早已提倡以中英双语、双文化为教学基础,贯彻中英语文并重的原则,致力培育糅合中西学术文化和知识的学生。这种汇合中西文化、融和双语的精神,在大学的带领下,得到海内外学府的广泛认同和采用。校内大部分教师曾在世界各地主要大学攻读或任教,多兼通中、英两种语文。
双元教学
香港中文大学采用「学科为本」及「学生为本」之双元教学法,学系负责「学科为本」教学,书院则负责「学生为本」教学,并提供学生宿舍。
多元课程
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所不断发展的大学,开设多项全日制与在职制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课程。大学设有七个学院: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及社会科学院,共分61个学系,提供54项主修课程及46项副修课程,供全日制本科学生修读。研究院课程由研究院57个学部开设,计有62项博士课程、150项硕士课程及28项文凭课程。研究院另开设学士后文凭课程。截至2005年3月31日,校内学生人数共17,515名,其中本科生9,434名,研究生8,081名。
为配合社会的急速发展,中文大学亦开办了不同类型的学系和新课程,法律学院于2004年成立,并将于2006/07年度招收首批法律学士本科生。中文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已连续三年获AsiaInc杂志排名为全亚洲第一位。此外,近年新开办的课程尚有风险管理科学、保险、财务与精算学、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系统等专修范围。
书院制度
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唯一采用书院制度的高等学府。大学原有三所成员书院,分别为新亚书院(1949年创立)、崇基学院(1951年创立)和联合书院(1956年创立)。1976年12月,政府订立大学新条例,修改中文大学及各成员书院的组织章程和权责范围。1986年7月,政府复立法通过中文大学成立第四所成员书院逸夫书院。新书院于1988年开始录取学生。教师及全日制本科生均分别隶属四所成员书院。透过提供非形式教育,推展学术及文化活动,书院有助同学的全面发展。
使命愿景
在各个学科领域,全面综合地进行教学与研究,提供公共服务,致力于保存、创造、应用及传播知识,以满足香港、全中国,以至世界各地人民的需要,并为人类的福祉作出贡献。努力成为香港、全国及国际公认的第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并使建立于双语及跨文化传统的学生教育、学术成果及社会贡献,均保持在卓越水平。
学院设置
香港中文大学现设有八个学院:文学、工商管理、教育、工程、医学、理学、社会科学、以及法律学院。八个学院合共63个学系,学生总数为18006人(资料源于30.6.2006统计数据),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732名,研究生7965名,另有其他非全日制学生309名。
香港最佳专业
香港中文大学拥有17个香港最佳专业,位居香港各大学之首。占评选专业总数的35.4%。他们分别为:
最佳人类学/人文科学(BESTANTHROPOLOGY/HUMANITIES) 最佳生物化学(BESTBIOCHEMISTRY)
最佳工商管理学(BESTBUSINESSADMINISTRATION)
最佳中国语文及文学(文学学士)(BEST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BA)) 最佳中文教育(BESTCHINESELANGUAGEEDUCATION) 最佳中医(BESTCHINESEMEDICINE) 最佳英国语文(BESTENGLISH)
最佳食物营养学(BESTFOODANDNUTRITIONALSCIENCE) 最佳地理(BESTGEOGRAPHY)
最佳政治与公共行政学(BESTGOVERNMENT&PUBLICADMINISTRATION) 最佳历史(BESTHISTORY)
最佳讯息工程学(BESTINFORMATIONENGINEERING) 最佳物理/应用物理(BESTPHYSICS/ENG.PHYSICS)
最佳体育运动科学(BESTPHYSICALEDUCATION&SPORTSSCIENCE) 最佳哲学/宗教(BESTPHILOSOPHY/RELIGIOUSSTUDIES) 最佳社会工作(BESTSOCIALWORK) 最佳社会学(BESTSOCIOLOGY) 各大学拥有香港最佳专业数 师资力量
4位诺贝尔奖得主(香港唯一有诺贝尔奖得奖人任教的大学) 1位菲尔兹奖得主 1位图灵奖得主 1位沃尔夫奖得主 2位皇家学会院士
1位英国爱丁堡皇家学院院士 1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9位中央研究院院士
15度获颁国家自然科学奖
15位裘槎基金会杰出研究奖得主 6位裘槎基金会杰出医学研究奖得主
28位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人数为香港所有工程学院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