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历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 12 课

新潮冲ft下的社会生活

一、课前系统

【课标解读】 学习要求 知识与方法 能力与情感 社会生活: “断发易服” 长袍马褂、西装革履、传统服装体现了严格的 清代服饰的等级规范 、封建等级观念 旗袍、中山装 态度与价值观 1、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本质上体现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 结辫陋习、女权运动、 不缠足体现了对男女平 2、中国近现代的社会生活变化“不缠足会” 等和个性解放的追求 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思想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报 刊 和 电《申报》、《点石斋画 进步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影 报》;电影《定军山》、 本动力 《难夫难妻》、《歌女红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体牡丹》; 移风易俗 纲常礼教、跪拜、作揖 礼仪的革新反映了效率、现了工业社会强化的人们的时——鞠躬、握手;婚平等等观念 间观念和效率观念 姻风俗;丧葬风俗 【本课分析】

(1) 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①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②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分析:设置这一专题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史学工作者拓宽历史研究的视野,加强对人类社会生活历史研 究的趋势。同时,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本质趋势,是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化对人民群众的影响最直接最广泛的表现。

(2) 此专题内容是经济成长历程模块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首先,有效避免旧大纲“难、繁、偏、旧”、缺乏学生主动因素、缺乏人文修养教育的弊端,教给学生鲜活的历史、有激情的历史、平民的历史。

其次,人类社会一切政治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变化根本目的和根本体现都是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学习本课内容能帮助学生树立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观点,培养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判断。

再者,此专题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平和的心态,实现培养“天才”向培养“人才”的转变,实施为生活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学情调查】

(1) 学生在此前历史学习中已经大体了解了近现代社会进步在中国和世界的不同影响和表现,这些知

识为本课学习铺就了良好的知识背景。 (2) 当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尚较欠缺,创造性、自主性思维有待进一步引导开发,利用本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加强训练,能更好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策略”: 加大学生自主的研究性学习,辅助以模仿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等方式。

(说明:强调“自主”和“研究”,防止出现只看电影、图片,把本课简单化、庸俗化的现象和把大量研究题 目都布置到课外,名曰“减负”实则“增负”的恶劣趋势。)

重点:交通工具发展的表现

1

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比较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及本专题教材几课内容体系描述

二、课堂系统

1、导入:

投影材料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郑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周宣王公元前 806 年封小弟姬友于郑(陕西省华县东,居棫林,徙拾),史称郑桓公。郑国公元前 769 年东迁新郑,于公元前 375 年为韩国所占据,郑人奔于陈、宋间,以原 国名为氏,就得郑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部分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请回答:从郑姓由来中你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师: ,同学们请看老师姓氏的由来,从中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生: 略

师: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是历史。

2、落实基础知识

师带领同学们一一了解清代、民国服饰特点。

3、课堂拓展

(一) 师: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图片,了解除服饰外其他方面的发展变化。 多媒体播放音乐与图片。 社会生活和习俗其 他变化 由缠足到天足 1910 年,清政府准许( 辫陋习由此革除。 由蓄发到剪辫 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影响, 维新人士倡导发起( 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由跪拜叩首到握手 民国之初,废除跪拜、作揖,代之以( 致意 由媒妁之言到婚姻 在通商口岸的( 自主 )和官宦人家出现文明婚礼。 )。 ),成立了“不缠会”,不 )的法令;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剪辫通令》,接 表现

(二)探究:

三段材料,分析引起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中国宽衣博 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 康有为

材料二 民国期间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1910 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辫的法令。维新派人士倡导

2

发起女权运动。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引起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总结提升】

1912 年 4 月 22 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 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 请你结合本节课内容,针对材料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观点鲜明,史论结合)

【练习反馈】

壱、 课堂练习

(2014 天津文综,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 以

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1)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

材料二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 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2)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二中的“洋气”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你认为研究社会生活采用了何种史观?

二、课后作业

(3) 例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

材料二 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厂,几如面话一堂中。

材料三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请回答:

(1) 材料一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2) 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电话有什么特点?“德律风”是指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电报、电话的传人有什么意义?

答案:

(1) 材料一出现的背景是 1871 年津沪有线电报的开通。

(2) 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电话具有说话人和听话人直接操作、方便简单、缩小心理距离、体现亲切感等特 点,其中的“德律风”是英文 telephone 的音译。

(3) 电报、电话的传人和使用,极大地加快了信息传播,方便了人们的联络。

【板书设计】

3

高中历史《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12课新潮冲ft下的社会生活一、课前系统【课标解读】学习要求知识与方法能力与情感社会生活:“断发易服”长袍马褂、西装革履、传统服装体现了严格的清代服饰的等级规范、封建等级观念旗袍、中山装态度与价值观1、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本质上体现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结辫陋习、女权运动、不缠足体现了对男女平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4oau9y6mi4qfr01784a35m4y31ezc0158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