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中考试试题 理 新人教版
本试卷共 8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 题满分 得 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核分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第II卷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分别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濒台湾岛、西接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地域经济综合体。读下图。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完成l~3题。
1.这种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
A.差异性 B.整体性与差异性 C.整体性 D.阶段性
2.图中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 )。
A.区域有固定的面积、形状 B.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果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长江中下游平原誉称“鱼米之乡”,但汉代“或火耕而水
耨,或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落后。古代不利开发的自然条件是( )。 ①水系分隔 ②土质黏重 ③气候潮湿 ④交通落后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东北平原取代长江三角洲平原成为全国的“粮仓”,原因是( )。 A.人多地少,精耕细作 B.水网密集,河湖众多 C.人少地多,沃野千里 D.地球变暖,热量充足 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台风是福建沿海地区的主要灾害,要对台风进行及时监测的最佳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GP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遥感技术(RS) D.气象预报 6.福建省是全国重要的林区,如果将GIS新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 A.用来测量森林火灾所造成的后果,制定植树造林方案 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 C.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 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图3-2-1所示的9个省区(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回答7~9题。
7.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内蒙古、甘、藏、青 B.新、藏、甘、青
C.青、藏、内蒙古、新 D.新、内蒙古、藏、青
8.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塔里木盆地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退耕还草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灌溉农业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大面积植树造林
9.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最高整治目标是( )
A.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D.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在GIS和遥感技术支持下,有关部门对1973年N 2005年新疆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读图,完成10~11题。
10.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出现了河流下游断流加剧现象,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樵采 D.水资源利用不当 11.民谣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下列行为或现象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频发的是( )。
①以粮为纲,大力垦荒 ②积极退耕,还林还草 ③增加人口,加快发展 ④引水灌溉,挖掘土地潜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湿地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12题。
12.针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正确的利用方式是( )。 A.变“北大荒”为“北大仓”,建商品粮基地 B.“围湖造田”,发展果蔬、花卉生产 C.“退田还湖”,发展旅游 D.进行大批量“耕海牧渔”,迅速扩大水产养殖面积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13-15题。
13.该流域存在的
主要环境问题,正确的一组是( )
①水土流失严重②大气污染③固体废弃物污染④水体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长江近十几年洪涝频繁的人为原因之一是( ) A.长江上游营造水土保持林 B.中下游湖泊沿岸围湖造田 C.中游河道截弯取直 D.夏季风不稳定,降水变率大
15.该流域开发的优势是( )
A、上、中、下游水能资源均丰富 B、天然黄金水道 C、太阳能资源特别丰富 D、石油资源丰富
左表是某地区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
各类矿产潜在价值 矿产种类 表,分析表中数据,完成16题。
占总价值的百分比(%) 16.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该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
能源矿产 是( )。 92.17 (主要是煤) A.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
金属矿产 3.95 B.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非金属矿产 3.88 C.矿种多、质量好
D.开采条件好,综合效益高 合计 100
图3-3-1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去17--18题。
17.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④加剧当
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图3—4—3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
学生姓名密封学号线内年级不班级要答图回答19~20题。
19.M平原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0.M区域发展商品粮生产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热量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某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推进。图3—4—4为该区域工业发展、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1~23题。
21.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该区域工业增加值增长缓慢,可能原因是( )。
①工业基础薄弱
②矿产资源贫乏 ③劳动力缺乏 ④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较低 ⑤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2.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10
年间,该区域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是( )。
A.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B.生态环境变化和缓 C.工业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发展 D.工业稳步增长
23.近年来,该区域努力转变增长方式,采取积极措施建设和谐社会,工业化和城市
化的推进呈现又好又快局面,其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
①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 ②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 ③严格限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减轻环境污染 ④大力发展特大城市,减缓农村发展 ⑤做好规划与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⑤
左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24~25题。 24.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 A.① B.③ C. ② D.④
25.④地接受境外石③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 A.石油开采 B.核电站建设 C.港口建设 D.海岛旅游开发
右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①为资金 ②
----------------------------------------------------------------------------------------------------------------------------------------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题为技术 ③为劳动力 ④为原料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7.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C.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化
我国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39%,下图是我国西电东送示意图,读图完成28~20题。
28.西电东送是把西部的水电和坑口电站的火电输往东部,图中坑口电站主要分布在( )。
A.b B.a C.c D.d 29.水能资源得到梯级开发的有( )。
A.a、b B.a、c C.a、e D.B
30.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这是因为( )。
A.使东部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B.使东部电价升高其他能源消耗增多 C.使东部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D.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和使用量减少
晋江市永和中学2013-2014学年上学期 高二年《地理》期中考试试卷(理科)
本试卷共 8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题号 一 31 32 33 34 总 分 核分人
题满 60 12 11 9 8 100 分 得
分 注意事
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
1 16 得分 2 17 3 18 4 19 5 20 6 21 7 22 8 23 9 24 10 25 11 26 12 27 13 28 14 29 15 30 评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