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二0二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考试时间60分钟。共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Mg-24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各1分,5~10小题各2分,本大题共16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金具有黄色金属光泽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制作饰品 作除味剂 作干燥剂 作制冷剂
C.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D.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2.对下列物质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金属单质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气体单质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D.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3.对CO2、C2H2、H2CO3、Ca(HCO3)2、Na2CO3五种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C2H2、H2CO3都是有机物 B.CO2、H2CO3都属于氧化物 C.Ca(HCO3)2、Na2CO3都属于盐 D.H2CO3、Na2CO3溶液都显酸性
4.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氧化 B.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Mg?O2?MgO2 CaCO3=CaO?CO2? 2Fe?6HCl=2FeCl3?3H2?
C.稀盐酸去除铁钉锈渍有气泡产生 D.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发生变质 5.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2NaOH?CO2?Na2CO3?H2O
实验过程 在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1/3的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A B C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迅速变瘪 浓盐酸的挥发性 鉴定某溶液是氯化铁溶向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液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细口瓶,瓶口有白雾产生 D 硫酸铵是一种铵态氮肥 硫酸铵样品与熟石灰混合后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6.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转化的是 A. C?CO B. H2O2?O2 C. BaCl2?Ba(OH)2 D. NaCl?NaNO3
7.10℃时,将3g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分别放入盛有10mL水的试管中。两种物质的溶解情况(见图I),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见图Ⅱ)。下面对甲、乙两物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温度升高至25℃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C.甲物质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a
D.可用降温结晶法分离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8.为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四种物质的溶液,设计如下实验:
下面对试剂①、试剂②和试剂③的选择,合理的是 A.①酚酞②稀盐酸③氯化钡 B.①酚酞②稀盐酸③稀盐酸 C.①石蕊②氯化钡③稀盐酸 D.①石蕊②氯化钡③碳酸钠
9.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镁、锌两种金属,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硫酸的质量关系见右图。综合以上信息得到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A.从图象可以看出,金属镁比金属锌的活动性强 B.若两种金属都有剩余,二者得到的氢气质量相同 C.若硫酸有剩余,二者得到氢气的质量相同 D.若两种金属完全溶解,二者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10.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过滤。下面对反应结果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反应后溶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不含有Zn
B.若反应后溶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 C.若反应后溶液为无色,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 D.若反应后溶液为无色,滤渣中一定不含有Zn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4分)
二、填空与简答(共17分)
11.(4分)按要求用符号回答下面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 。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 (4)硝酸钾溶液中的阴离子 。
12.(3分)2024年碳家族再添新成员,某研究小组合成出第一个由18个碳原子构成的环状纯碳分子,其结构如右图所示。
回答: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最外层电子数是 。
若碳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4价,写出一种符合要求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2)尝试写出环状纯碳分子的化学式 。
13.(3分)家庭或企业加工馒头、面包和饼干等食品时,常在面粉中加入膨松剂(如碳酸氢钠),蒸制或烘焙食品中产生大量气体,使面团疏松、多孔,制作的食品松软或酥脆,易于消化吸收。
阅读上面信息后,回答:
(1)信息中提供的膨松剂是 (填化学式);
(2)碳酸氢钠是一种 性的化合物(填“可溶”或“不溶”);
(3)碳酸氢钠能使蒸制或烘焙的食品疏松多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14.(4分)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大量的金属镁是从海水或卤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见下图:
(1)为了使MgSO4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 。 (2)加入试剂①后,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 。 (3)试剂②可以选用 。
(4)通电后,MgCl2分解生成Mg和Cl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5.(3分)某未知溶液,可能含有Na+、Cu2+、Ba2+、SO42-、Cl-中的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实验如下:
①取未知溶液2~3mL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
山东省济宁市2024年中考化学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