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字时腔体不能有太大的变化和动作,要让声音连在一起。在气息的支持下,把乐句的每个音连贯、均匀地唱出来,这样声音听起来就会连贯了。《黄河颂》是一首有着宏伟气魄的颂歌,所以每一个乐句都要唱得饱满一些,这样才能突出歌曲所要表现出来的雄伟气势。
3.5. 关于歌曲中的语气的问题
《黄河颂》这首歌曲从整体来看是在较为强的声音力度上进行抒情的。如果想要唱出“赞”和“颂”的语气,就要从层意、呼告语、短语式的句以及关键的词来把握。无论歌词有多么的令人激动,歌曲终究还是歌曲。声音的歌唱性才是把歌曲演唱好的最基本的保证。根据宏伟壮丽的歌曲特点,歌唱者在演唱时要注意气息的稳健、音值的饱满和声音的舒展。这首歌曲中的最高音“Mi”一共出现了九次,“啊,黄河!”出现了三次,演唱时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絮烦平淡,从而使歌曲失去光彩。演唱者应注意这首歌曲中的每个“啊”都不一样,要把重点放在第三个“啊”上。歌曲的开头第一句中出现的高音“Mi”一定不要用全力去唱,这样才会有“后劲”,才能在后面把音乐推向高潮,从而产生感人的效果。在全面理解并且分析了作品之后,反复的把这些要领默默地记在心里,并熟练地掌握,使自己张口就能做到,形成下意识的行为,能够做到这些就基本上能够很好的演唱好这首歌。
4. 歌曲《黄河颂》的历史意义
4.1. 《黄河颂》所表达的民族时代精神
《黄河颂》是由诗人光未然作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里面的第二乐章,由男声独唱。在当时,中华大地正在遭受着日本人的野蛮侵略,华夏大地遍地烽火,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一致抗日,中华大地上掀起了抗战救国的高潮。光未然和冼星海通过描绘黄河,赞颂黄河来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黄河颂》是一首颂歌,着眼于“颂”,歌曲歌颂了黄河养育中华民族并保卫了中华民族,还将继续激励着中华儿女。这首歌曲采用了象征手法,表面是在歌颂黄河,实际上是在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要想黄河那样伟大而坚强,以英勇无畏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来保卫黄河,保卫中国。《黄河颂》是对黄河的赞颂,对中华民族的赞颂,是时代的颂歌,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生生不息的颂歌。黄河的巨人形象,以其雄壮的气魄和无与伦比的力量,激励着华夏儿女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深刻表现了当时全国高涨的抗日情绪,表现出了我国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强烈的时代精神、
4.2. 《黄河颂》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影响
歌曲《黄河颂》是冼星海先生借鉴了欧洲的颂歌的写法创作而成,但是他摆脱了欧洲宗教颂歌中的一贯严谨、庄严的风格。在保证了颂歌的基本特征的前提
下加入了自由、热情、奔放的元素,使得歌曲充分展示了黄河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冼星海先生开创了中国风格的颂歌的写法,《黄河颂》到今天仍然是中国的颂歌中的典范之作,对中国颂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语:
冼星海先生所创作的歌曲在当时具有非常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那个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的时代,这种歌曲就像是人们的精神支柱。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分析,我们可以从这首歌曲中感受到多种感觉。这是一般的抒情歌曲难以达到的境界。在历史地位上,由于冼星海先生普遍化、民族化、世界化的音乐风格,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形成了不可撼动的一面音乐史上有着英雄气质的伟大旗臶,在人类的音乐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希望我的这篇论文能够对读者在了解或演唱这首歌曲时有所帮助。
致谢:
这篇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刘婷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导师的帮助下我比较顺利的完成了论文的选题、查找文献资料、开题、撰写等工作。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挫折,刘婷老师给我了很大的鼓励和支持,并且对我的论文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我时刻铭记着刘婷老师在学业和为人处事上对我的谆谆教导,让我受益匪浅。值此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际,特向刘婷老师致以我最诚挚的谢意!
四年的大学时光就要过去了,在感叹时光易逝的同时也非常感谢师长、亲友们在这四年里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在这段时光里,我在思维价值观和知识学习上都获益匪浅,这些是与老师、同学以及朋友们的关心、鼓励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想对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我衷心的谢意!
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回想走过的四年,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感谢这所大学,我在这里学习和生活了四年,在这期间我体会到了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在这里,我的思想认识和专业技能都有了很大提高,为我接下来的踏入社会,追求自己的理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四年的经历将影响我的一生,是我受用一生的财富。在这里,我衷心的感谢我生活学习了四年的乐园——河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 吴华山、龙玉兰.《光未然、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韶关学院学报2001年2月第22卷第2期.
[2]. 杨师帆.《论冼星海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25卷第4期.
[3].侯庆琦.《论冼星海的音乐审美趣味》.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12月第19卷第6期.
[4].陈四海.《论冼星海的音乐思想,兼谈他的<黄河大合唱>》.人民音乐(期刊)1999年09期.
[5]. 冯文双.《年轻的生命,辉煌的乐章——新中国冼星海音乐研究述评》.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0月第24卷第10期.
[6]. 杜桂玲.《黄河涛声萦回于耳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中三首作品音乐与演唱探析》.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7].向延生.《重新整理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纪念<黄河大合唱>创作6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录》.人民音乐(期刊)1999年第9期.
[8].刘若楠.《论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美学特征》.黄河之声(期刊)2012年第15期.
[9].黄雪生.《冼星海抒情独唱创作探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8期.
[10].姚秀梅、张春霞.《民族风格,时代气息——冼星海<黄河颂>的艺术魅力》.艺术教育(期刊)2006年第4期.
[11].王细梅.《论<黄河颂>的艺术表现》.大众文艺(期刊)2010年第6期.
[12].李红秀.《感受<黄河颂>之“颂”》.语文教学通讯(期刊)2008年第2期.
[13].龙良英.《浅谈<黄河大合唱>之艺术特色》.音乐时空(期刊)2013年第12期.
[14].王晓凤.《<黄河颂>教学三部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期刊)2007年第5期.
[15].杨凯.《民族抒情性与象征性表达——关于光未然的<黄河颂>》.语文建设(期刊)2003年第9期.:
[16].原淑慧.《浅谈音乐的表现手法》.河南教育(期刊).2004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