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例谈科学计算器在几何解题中的应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算”不如“机算”

——例谈科学计算器在几何解题中的应用

《数理天地》初中版2006年第1期上刊载了天津余凤冈老师的一篇题为《构造正三角形 巧解几何问题》的文章.文中列举了六个几何问题,而这六个几何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都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的,余老师通过在每个图形中构造出一个正三角形的手段,从而使每个问题都被巧妙的解决了.笔者读罢此文,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这种巧解既解决了问题,又让学生领略了数学之美,忧的是这种构造(其中每个图形都添加了不少于三条辅助线)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学会且运用自如的.试想一下,如果把题目中设计好的各项数值稍加改动一下,那么这种“巧解”可能立即失效,甚至一题也解不出来!

于是,读者容易想到:除了原文中的这种构造解法以外,还有没有更通用、更常规一点的解法呢?当然有,这就是我们初三同学学过的解直角三角形的办法,只不过是在解题时我们的手上多了一只科学计算器而已.以下笔者还是以余老师文中的几个问题为例来说说这种“机算”的方法吧.

例1 如图1,已知在?ABC中,AB?AC,?BAC?20?, A在AB上取AD?BC,求?ACD的度数.

解 过C点作CE?AB,垂足为E,设AD?BC?1.

D∵AB?AC,?BAC?20?, ∴?ABC?80?.

在Rt?BEC中,EC?BC?sinB?1?sin80??sin80?.

在Rt?AEC中,AE?EC?cotA?sin80??cot20??sin80??tan70?. ∴DE?AE?AD?sin80??tan70??1.

∴tan?EDC?ECsin80?. ?DEsin80??tan70??1EB图 1C现在,拿出我们的科学计算器,开始运算,按键顺序为(以中学生 常用的双行显示的科学计算器为例):sin、80、÷ 、( 、

sin 、80、×、tan、70、-、 1 、 ) 、﹦、2ndf、tan、﹦. 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30.

即?EDC?30?,所以?ACD??EDC??BAC?30??20??10?. 例2 如图2, 已知在?ABC,AB?AC,?BAC?100?, 延长AB到D,设AD?BC,连接DC,求?ACD的度数. 解 过C点作CE?AD,垂足为E,设AB?AC?1.

∵AB?AC,?BAC?100?,

∴?ABC??ACB?40?,?ACE?10?. 在Rt?AEC中,

EC?AC?cos?ACE?1?cos10??cos10?, D

EABC图 21

AE?AC?sin?ACE?1?sin10??sin10?.

ECcos10???AD .

sin?EBCsin40?cos10?∴DE?AD?AE??sin10?.

sin40?cos10??sin10?DEsin40?1∴tan?DCE????tan10?.

CEcos10?sin40?在Rt?BEC中,BC?下面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运算,按键顺序为: 1 、÷ 、sin、40 、 + 、tan、10 、

﹦、2ndf、tan、﹦. 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60.

即?DCE?60?,所以?ACD??DCE??ACE?60??10??50? 例3 如图3,已知在?ABC中,AB?AC,?BAC?80?, P为?ABC内一点,?PBC?10?,?ACP?20?, 求?APB的度数.

解 延长CP交AB于D.

DA∵ ?ACD?20?,?DAC?80?,∴ ?ADC?80?. ∴ ?ADC??DAC,∴ AC?CD. 设AD?1,BD?x,则CD?AC?AB?x?1. 又∵?ABP??ABC??PBC?50??10??40?, P?DPB??ADP??ABP?80??40??40?, BC∴ DB?DP?x. ∴ PC?CD?DP?1?AD. 图 3事实上,这里的?ACD与线段AP组成的图形完全等价于例1中 的图形,于是由例1 的结论可得?APD?30?,

∴?APB??APD??DPB?30??40??70?.

例4 如图4,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D?12?,?DBC?36?,?ACB?48?, ?ACD?24?,求?ADB的度数.

解 过A点作AF?BD,垂足为F,过A点作AE?BC,垂足为E. ∵ ?ABC??ABD??DBC?12??36??48? , 又∵ ?ACB?48?, ∴AB?AC.

而?BDC?180???DBC??DCB?180??36???48??24???72? ∴?BDC??BCD?72?,

∴BC?BD. 于是可设AB?AC?1. 在Rt?ABE中,

AFD BE?AB?cos?ABE?1?cos48??cos48?. ∴BC?BD?2cos48?. 在Rt?ABF中,

BE图 4C2

BF?AB?cos?ABF?1?cos12??cos12?. AF?AB?sin?ABF?1?sin12??sin12?. ∴FD?BD?BF?2cos48??cos12?.

AFsin12?在Rt?AFD中,tan?ADF?. ?FD2cos48??cos12?下面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运算,按键顺序为:sin、 12 、÷ ( 、 2 、cos、 48 、

- 、cos、12 、) 、﹦、2ndf、tan、﹦. 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30. 即 ?ADB?30?.

例5 如图5,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D??ADB?15?,?CBD?45?, ?CDB?30?.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解 过A点作AF?BD,垂足为F,

A过C点作CE?BD,垂足为E.

F可设AB?AD?1. EB则AF?sin15?,BD?2DF?2cos15?. 再设BE?x,则EC?BE?x.

又DE?3EC?3x,而BE?ED?BD, ∴3x?x?2cos15?, ∴x?C图 5PD2cos15??3?1?3?1cos15?.

?PFAF, ?PEECPF?PEAF?ECEFAF?EC∴ ,即, ??PEECPEEC又有AF∥EC,∴ ∴ PE?EF?EC?BF?BE??EC?.

AF?ECAF?ECPEBF?BEcos15??∴tan?PCE???ECAF?ECsin15????? 3?1?cos15?3?1cos15? ?1??3?1tan15????3?1??2?3.

tan15??3?13

例谈科学计算器在几何解题中的应用-

“人算”不如“机算”——例谈科学计算器在几何解题中的应用《数理天地》初中版2006年第1期上刊载了天津余凤冈老师的一篇题为《构造正三角形巧解几何问题》的文章.文中列举了六个几何问题,而这六个几何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都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的,余老师通过在每个图形中构造出一个正三角形的手段,从而使每个问题都被巧妙的解决了.笔者读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41f499zlp6c4rp7oypx5gf8x599m300sx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