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学体育教研制度的现状调研【文献综述】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体育教育

中学体育教研制度的现状调研

1、前言

校本体育教研作为一种体育教学研究活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并不少见,但作为一种体育教学研究机制,它的意义并未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还缺乏制度上的规范。构建校本体育教研制度,就是为了保证和促进校本体育教研的有序、有效开展并产生实际教研效益而建立的必要制度规范和保障。目的是针对性地解决体育教学,尤其是体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同时构建民主、开放、高效的体育教研工作机制,调动全体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努力将体育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的组织,引导广大体育教师形成一种新的职业生活方式——在学习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状态下研究。

从体育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上体育课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探索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个性需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体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体育课中培养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的能力,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中提出的新课题,它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中学生会从各种体育项目中选择他所喜欢的体育运动内容和形式,乐此不疲,从而对促进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因此,体育教师需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科学的安排教学内容,适时的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培养对体育课的爱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然而根据2005年省教育厅公布的2005年我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与2000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学生营养状况继续改善,与全国相比,肥胖学生所占比例较低,学生几种常见疾病得到控制。但学生体能素质呈明显下降趋势,肺活量指标大幅下降,6—22岁学生近视率达到63.67%,学生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之后非但没有达到健身之功效,体质还呈现下降趋势,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受到社会广泛质疑。同时,不少学生在体育课上无精打采,情绪低落、动作拖拉、借故请假,有的甚至对体育课产生一种恐惧感,课外活动中却生龙活虎,学生体育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矛盾现象较为严重,这种学生上体育课的“灰色心理”使得学校体育教学很多都是以“放羊式”教学存在,教学目标也很难实现,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更关系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2、对中学体育教研制度的评价

笔者钟启泉、崔允2003年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一文中提到体育是一门以身体活动为

手段的教育,它来自于劳动和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通过体育运动可以使人达到强身健体的目标功效。而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是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达到掌握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它不仅肩负着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责任,而且担负着增强学生素质的使命,对增强民族体质,促进社会文明都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余文森2003年在《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一文中中阐述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它来自于劳动和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这样的学科应该广受学生的喜爱。但是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中学生只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对体育课的消极态度使得学校体育教学很多都是以“放羊式”教学存在,教学目标也很难实现,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着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学生体质下降等问题。古今中外的教学都强调学习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是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体现体育教育成果的一个标志,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笔者魏书生1991年在《引导教师进行教育研究》一文中提到在目前的学校体育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用“放羊式”教学,某些不负责任的体育教师不备课、不写教案、上课集合后让学生自由活动、教师撒手不管的那种教学现象,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个哨子几个球, 老师学生都自由”那类体育课。“放羊式”体育教学在绍兴县的体育教学中仍然普遍存在,在体育课实习模块教学的今天,绍兴县中学体育虽然分了模块,但很多学校出于种种原因都不按模块教学,教学内容大都是自由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校体育改革的进程,也不利于学生的体质锻炼。

笔者周正勇2004年在《点击高中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解与行动》一文中提到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在发展素质教育中,除对增进身心健康,提高运动能力,传授体育文化知识具有独特作用外,还对德育、智育、美育起着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学校、场地、教学内容等因素的限制,各方面的因素都影响着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

笔者周健2004年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体育教研制度的重建》一文中提到目前在相当多的学校体育课上,体育教师表现的教学方法单一性、简单性、形式化、成人化, 大多是因教学内容多、学生人数多、教学时间少、场地器材不足, 指导思想陈旧所造成的. 但是有些因素很难改变, 有些因素却值得研究,如有些教师在教法选用上有忽视甚至是无视学生的现象。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个别教师把教法变成惩罚学生的手段;由于教学方法的偏颇和生硬, 使学生体会不到他们应该体会到的乐趣, 相反尝尽失败的苦涩, 必然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结果。

笔者惠志东2006年在《新课标下的体育教研方法》一文中阐述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

理、心理特征来选择教材,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相对喜欢或有挑战性的项目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课一直强调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质,但是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更多的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个性、创造力和适应能力,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特征。

笔者曾宁波2003年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研制度的探讨》一文中阐述学校体育改革是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神话学校体育改革是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教师上好体育课,提高体育课天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实习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等科技,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贯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学校因增加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为学生开展体育运动提供较好的环境,鼓励体育教师进行创新改革,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教研组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更是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关键。我们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正确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参与体育新课程改革,积极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的探索研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科学创新的作风,不断完善体育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切实提高体育教研活动的质量,使体育教学的“教”与“研”紧密结合,从而确立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教学研究以及课程改革领域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实现以学校体育教研活动促进 “研究型”体育教师成长的特有功能。 主要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等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272

[2]余文森.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3,(4)

[3]魏书生.引导教师进行教育研究[N].中国教育报,1991-6-6:272-280

[4]周正勇.点击高中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解与行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26

[5]周健.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体育教研制度的重建 [J]体育教学, 2004, (02):328 [6]惠志东.新课标下的体育教研方法 [J]体育师友, 2006, (03):32

[7]曾宁波.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研制度的探讨 [J]. 课程.教材.教法, 2003, (08):243

中学体育教研制度的现状调研【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体育教育中学体育教研制度的现状调研1、前言校本体育教研作为一种体育教学研究活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并不少见,但作为一种体育教学研究机制,它的意义并未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还缺乏制度上的规范。构建校本体育教研制度,就是为了保证和促进校本体育教研的有序、有效开展并产生实际教研效益而建立的必要制度规范和保障。目的是针对性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3m3l126x27dd7d92wae4uc568cqjj01a4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