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 订 线 内 请 勿 答 题…………………………………………………………..装………………….订…………………..线……………………………………………………… 专升本考试模拟试卷 《语文》试卷(四) 学院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 得分 登分人 考试说明: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核分人 七 八 总分 1、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 总分:150分 2、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组成,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3、本试卷适用班级:专升本班级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每组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 辟邪/开辟新路 解数/押解 症结/症状 ...... B. 作坊/作客他乡 囤积/粮囤 粘性/粘贴 ...... C. 着凉/着急 字帖/碑帖 角逐/角色 ...... D. 载体/载歌载舞 中肯/中伤 狼藉/慰藉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宽绰 稳重 青睐 鹬蚌相争 滥芋充数 B.赌博 装桢 荒谬 对簿公堂 营私舞弊 C.凑和 蜕化 蛊惑 鳞次栉比 别出心裁 D.请缨 揶揄 黢黑 声名鹊起 口蜜腹剑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在绘画方面的 很快就显露出来了。 ②环境是艰苦的,斗争是 的。 ③诗里 着江南的田园情趣。 ④依法办事不能 私人感情。 共12页第12页
… … …
A.才华 残酷 充溢 掺杂 B.才华 残暴 充溢 掺和 C.才干 残酷 充满 掺杂 D.才干 残暴 充满 掺和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和安全返回后,无疑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B.“9·20”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特大火灾发生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俱乐部无证照经营所致的。
C.一些家庭节能意识之所以淡薄,除了缺乏起码的节能知识外,主要是对家庭节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缺乏科学的认识。
D.一方面灾区需要加强监控,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另一方面要储备足够量的抗生素和抗病毒的药品。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村长说:“这里原来是一片荒野,走出四,五十里也见不着一个人。” B.这件事是不是他干的?我们调查清楚后再下结论。
C.刘老师说:“古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一定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D.面对激烈的商业竞争,应该怎样提高服务的质量,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6、“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这句诗出自( ) A.《一代人》 B.《生命幻想曲》
C.《游戏》 D.《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7、余秋雨的散文是通过( )体式展开思考的。 A.日记 B.故事 C.游记 D.抒情
8、 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中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是( ) A.上流社会妇女 B.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 C.追求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 D.无可救药的下贱女人 9、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十日谈》的核心思想是( ) A.反对个人主义 B.宣扬“幸福在人间” C.倡导英雄主义 D.宣扬封建迷信 10、《声声慢》的作者是( )
A.柳永 B.李清照 C.王实甫 D.孟浩然 二、名句默写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杜甫) 2、 ,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杜甫) 3、江流天地外, 。(《汉江临眺》王维) 4、 ,徒劳恨费声。(《蝉》李商隐)
5、 ,一片降幡出石头。(《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6、银烛秋光冷画屏, 。(《秋夕》杜牧) 7、 ,画人心逐世人情。(《金陵图》韦庄) 8、多少长安名利客, 。(《牧童诗》黄庭坚)
共12页第12页
9、卧看满天云不动, 。(《襄邑道中》陈与义)
10、政入万山围子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三、词语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不能早用子 (古代对人的尊称) .B. 夜缒而出 (在夜里) .C.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只有) .D. 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
2、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B.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 .D.何厌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虞兮虞兮奈若何?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B.汉骑追者数千人。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C.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 不忍杀之,以赐公。 具告以事。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有误的一项是( ) A.饭信(动词:给饭吃) B.于是信孰视之(同“熟”,仔细) ..C.吾哀王孙而进食(可怜) D.以为怯(认为) ...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
四、翻译题(共3题,共10分)
1、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报刘一丈书》) 2、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3、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梅花绝句二首》) 共12页第12页
五、阅读分析题(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0分)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管:管理 . B.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勤:劳苦 . C.公辞焉 辞:拒绝 .
D.穆公访诸塞叔 访:咨询、征求意见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跟“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中的“其”,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A.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 B.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 .
C.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D.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 .
3、下列各句中,与“秦师遂东”中“东”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左右免胄而下 B.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 C. 范增数目项王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郑人使我掌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8题。(8分)
沙尘暴
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它
共12页第12页
装 订 线 内 请 勿 答 题…………………………………………………………..装………………….订…………………..线……………………………………………………… 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珠石,留在原地形成珠石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做中长距离的输送。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就是沙土经数百万年堆积而成的,华夏文明就是在这块沙尘累积的黄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上的土壤更加肥沃,因而被称作“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从非洲内陆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帮助古罗马人使用帆船从埃及运回小麦,但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沙尘暴固然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然而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减缓酸雨的发生。 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和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作降水。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
然而,近百年以来,沙尘暴却已成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大灾害。构成我国沙尘暴的物质材料,多来自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区。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特别是由于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原来有沙漠的地方,沙漠扩大了;没有沙漠的地方,沙漠产生了;内陆河流程缩短,水量减少,沼泽地消失;河流两岸的绿色走廊,枯萎死亡。这样,来自大西北的沙尘暴,一路上还源源不断地获得裸地上新的沙尘源的补充,而且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草原上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总之,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歌德说过:“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这或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 5、下列对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
B.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
C.从地质史上看,沙尘暴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 D.沙尘暴是那些颗粒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形成的。
6、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B.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C.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
共12页第12页
2020年新疆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语文模拟试卷4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