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六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第5课时 平均数(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求平均数是统计的一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感受平均数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激趣引入 1.通过小猫钓鱼认识平均数。
老师:大家都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吧?今天老师也给大家讲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
老师:在一个晴朗的午后,老大、老二和老三这三位猫兄弟到河边钓鱼。两个小时以后,它们各自数了数自己钓到的鱼,老大钓到7条鱼,老二钓到6条鱼,老三钓到2条鱼。老三看自己钓得这么少就哭起来了,原来猫妈妈说,今天谁钓鱼钓得最少就不能去观看森林卡拉OK大
1
赛,于是老三哭得特别伤心,怎么哄也哄不好。这时老二说:“我有主意了。”你知道老二想出什么主意能让三位猫兄弟一起去观看森林卡拉OK大赛吗?你能用小棒代替鱼,摆出老大、老二和老三分别钓鱼的条数吗?
(1)提出问题。
怎样才能使老大、老二和老三钓到的鱼同样多呢?用小棒摆一摆,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
(2)汇报。
方法一:老大拿出2条鱼给老三,老二拿出1条鱼给老三,这样老大、老二和老三各有5条鱼,这种方法叫作移多补少法。
方法二:把老大、老二和老三的鱼合到一起再平均分,每位猫兄弟都可以得到5条鱼,这种方法叫作先合并再平均分。
老师:这种方法你能列出算式吗? 7+6+2=15(条) 15÷3=5(条) 2.引出“平均数”。
老师:5条是老大钓鱼的条数吗?是老二和老三钓鱼的条数吗?(都不是)我们给“5条”起个名字,“5条”是三只小猫钓鱼的平均数,可以说平均每只小猫钓了5条鱼。
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1.教学教材第90页例题。探究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 (1)(课件出示主题图)请学生观察统计表。
2
提问:你从统计表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再提问:由统计表你能看出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吗?淘气平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用几表示比较合适?
出示智慧老人的说法:淘气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
老师:“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就是这5次平均每次记住的数字的个数同样多,都是6个。你们想知道这个数字“6”是怎么得来的吗?
学生小组内操作:摆一摆或画一画,使5次同样多。 (2)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因为第5次和第3次记住数字的个数比较多,所以第5次给第1次1个,给第2次2个,第3次给第4次1个,这样淘气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都变成了6。
(3)教师边演示,边总结。
通过把多的补给少的,使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同样多,这种方法就是“移多补少法”。用这种方法,可以求出淘气5次平均每次记住数字的个数。
2.探究用“算术法”求平均数。
老师:除了上面这种方法,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讨论后可得出:先把这5个数合起来,再平均分。
老师小结:“合”就是把这5个数加起来,然后平均分成5份,每一份就是平均数。
(1)总结算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