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教育学试卷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03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 教育学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清政府正式下令废科举、兴学堂是在。

A 1911年 B 1905年 C 1898年 D 1902年 2 中国古代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董仲舒 3 决定公民受教育权利的根本因素是。 A 科学技术状况 B 社会生产力水平 化价值观念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学者了解和引进西方教育学主要通过的国家是。 A 美国

B 德国 C 法国 D 日本

C 政治经济制度 D 文

5 提出“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的思想家是。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康德 D 卢梭

6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试行)》,教材编写、教案、

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 A 教案大纲 B 课程规范 书

7 发现教案、探究教案和问题教案都属于。

A 以掌握知识为主的方法 B 以训练技能为主的方法

1 / 8

C 课程计划 D 教案参考

C 以陶冶情感为主的方法 D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8 以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为显著特点的教案组织形式是。 A 道尔顿制 B 班级授课制 C 贝尔一兰卡斯特制 D 分组教案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儿童、少年。

A 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 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C 接受六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D 接受五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10 间接的道德教育就是。

A 在各科教案中渗透道德影响 道德影响

C 学校道德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 D 以上三者

二 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 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个体差异性和互补性。

2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两条道路来实现:一条是教

育再生产科学技术,另一条是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3 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案原则中的“教案生活实际”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教案规定的与实践相关的活动性作业;二是学 生本身的实际;三是社会实际。 4 教案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2 / 8

B 在学校集体生活中渗透

5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提出了维护儿童权利的基本原则:儿童利

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三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教育资本储量:

教育资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2分)通过教育资本储量的测定,可以分析一个国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分)

2 教育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20世纪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均等以及教育结果的均等。(1分)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1分)再次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1分) 3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2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1分) 4 形成性评价:

成性评价是在教案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案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2分)具体方法有口头提问、书面测验等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改进教案进程。(1分)

3 / 8

5 平行教育原则:

平行教育原则又称“平行影响原则”,是马卡连柯提出的一条集体教育原则。(1分)其基本要求是:对学生个体进行的教育,要通过学生集体并影响学生集体;(1分)对学生集体进行的教育,同时要成为对集体每个成员的教育。(1分)

四 判断题(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解释内容或说明理由。每题5分 共25分)

1 中等教育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是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正确。(2分)在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 以学术性课程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职业性课程为主要内容的教育。(1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世界各国普遍实行双轨制,两种教育相互隔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教育民主化运动等影响下,这种相互隔离的状况被逐渐改变,出现了在普通教育中增设职业课程,在职业教育中,加强普通文化教育的趋势,并出现了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为一体的综合中学。 (2分)

2 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要用探究式学习取代接受式学习。

错误。(2分)探究式和接受式是人类学习的两种基本方式,各有其适用性;(l分)当前课程和教案改革要求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倡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而不是以一种代替另一种。(2分)

4 / 8

3 教案过程就是认识过程。

错误。(2分)教案过程是学生个体的特殊认识过程。(1分)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 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认识的有领导。(2分)(指出教案过程既是认识过程,又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应酌情给分) 4 师生平等。

错误。(2分)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也要尊重教师的人格。这个意义上,“师生平等”的论断是正确的。(1)总体而言,教师在知识上多于学生,在智力上比学生发达,在社会经验上比学生丰富。这种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教师在教案中处于优势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 以消除这种心智上的不平等;另一方面又要努力提高自己,以保持教师在教案上的优势地位。(1分)教育和受教育的关系,决定了教师和学生在权利、义务关系上的不均等。教师必须为学生服务,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学生却没有为教师服务 对教师负责的义务。(1分) 5 班级集体是班级学生和任课教师共同生活的集体。

正确。(2分)班级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也是教师开展教育教案工作的基本单位。(2分)学生和任课教师都是班级集体的成员。(1分)

五 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5 / 8

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教育学试卷

【2003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教育硕士教育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清政府正式下令废科举、兴学堂是在。A1911年B1905年C1898年D1902年2中国古代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3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382871bzv4n7xz5eecp3x5if1klf700av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