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医妇科学 - 复习重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4、外伤 ? ? ? ?

妇科证候:孕期跌仆闪挫后阴道少量下血,色红,或腰痛,小腹痛、下坠。

舌脉: 脉滑无力

治则:益气养血,固肾安胎。

方药:加味圣愈汤加菟丝子、桑寄生。

四物汤加人参、黄芪、杜仲、续断、砂仁

凡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殒堕者,称为“堕胎”

妊娠12~28周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称为“小产”,亦称“半产”。 相关西医:早期流产,晚期流产或早产等。 特点: 胎不成活,自然殒堕。

<12周称堕胎,12~28周称小产。

>28周而<37周称早产

主要病机:冲任损伤,胎结不实,胎元不固,终致殒堕离胞而下。 可由胎漏胎动不安发展而来,亦可直接发生。 诊断:

病史:停经史,早孕反应,或胎漏、胎动不安病史,或妊娠期热病史、外伤史。 临床表现:阴道流血和腹痛。

检查:重点妇科检查; B超、血分析、HCG等辅助。 治疗原则:下胎益母。

若阴血暴下,气随血脱则应益气固脱,输血、补液。 胎堕难留或胎堕不全必须尽快终止妊娠。 胎堕完全则调养气血以善其后。 辩证论治 1.胎动欲堕

主证:妊娠早期,阴道出血逐渐增多,色红有块,小腹坠胀疼痛,或妊娠中晚期(3-7个月),小腹疼痛,阵阵紧逼,会阴逼胀下坠,或有羊水溢出,继而阴道下血量多。 兼证:或伴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头晕目眩。

舌脉:舌质正常或紫黯,舌边尖有瘀点,脉滑,或涩。 治法:祛瘀下胎

方药:脱花煎加益母草 或生化汤加益母草 脱花煎:当归 川芎 肉桂 牛膝 红花 车前子 生化汤:当归 川芎 桃仁 炮姜 炙甘草 2.胎堕不全

主证:胎殒之后,尚有部分组织残留于子宫,阴道流血不止,甚至大量出血,腹痛阵阵紧逼。 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活血化瘀,佐以益气。

方药:脱花煎加人参、益母草、炒蒲黄

胎死不下

一经确诊,立即下胎益母。中西医结合、药物与手术结合 1 气血虚弱——救母丹 2 瘀血阻滞——脱花煎

3 脾虚湿阻——平胃散+芒硝

手术:子宫<12孕周,行刮宫术;

子宫>12孕周,行引产术

若有凝血机制障碍,应纠正后再下胎。

凡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又称数堕胎

主要机理:母体冲任损伤;胎元不健。

滑胎之病主要责之于肾虚,气血亏虚,并且可因多次堕胎,重伤肾气和冲任,肾益虚。 1?肾虚(一)肾气不足

主证:屡孕屡堕或应期而堕;孕后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面色晦暗,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尺脉沉弱 治法:补肾健脾,调理冲任。 方药:补肾固冲丸或安奠二仙汤

菟丝子、川断、巴戟天、杜仲、当归、熟地、鹿角霜、枸杞子、阿胶、党参、白术、大枣、砂仁 (二)肾阳亏虚

主证:屡孕屡堕;腰酸膝软,甚至腰痛如折,头晕耳鸣,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大便溏薄; 舌脉:舌淡,苔薄润,脉沉迟或沉弱

治法:温补肾阳,固冲安胎。

方药:肾气丸去泽泻,加菟丝子,杜仲,白术。

干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附子、桂枝

(三)肾精亏虚

主证:屡孕屡堕;腰酸膝软,或足跟痛,头晕耳鸣,手足心热,两颧潮红,大便秘结;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肾填精,固冲安胎。 方药:育阴汤。

熟地黄、白芍、续断、桑寄生、杜仲、山茱萸、山药、海螵蛸、龟甲、牡蛎、阿胶 2?气血两虚

? 主证:屡孕屡堕;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晄白,心悸气短; ? ? ?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益气养血,固冲安胎 方药:泰山磐石散

? 药物:八珍汤去茯苓加续断、 黄芪、黄芩、砂仁、糯米 3?血瘀 ? ?

主证:素有癥痼,孕后屡孕屡堕;肌肤无华; 舌脉: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涩。

治法: 祛瘀消癥,固冲安胎 方药: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两者的含义稍有不同。 实—宿有少腹瘀滞,冲任胞脉、胞络不畅,运送孕卵受阻,不能移行至子宫。 虚—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气受损,脾肾气虚,不能把孕卵及时运送至子宫。 病机本质:少腹血瘀实证

异位妊娠主要是少腹血瘀实证,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 非手术治疗的关键: 1.及早诊断;

2.杀胚。可参考HCG、B超等动态观察疗效。 诊断要点

1.病史:停经史及早孕反应,盆腔炎病史或不孕史。 2.临床表现:未破损前可无明显症状。

破损者多有停经、下腹痛、不规则 阴道流血三大症状(甚至晕厥)。 3.检查:全身/下腹。

妇检:未破损前/已破损后。

辅查:血/尿HCG、血分析、 B超、诊刮+病理、后穹隆穿刺术、腹腔镜检查术等。 宫外孕Ⅰ号方与Ⅱ号方区别:

宫外孕Ⅰ号方:丹参、赤芍 活血化瘀;桃仁 破血逐瘀

Ⅱ号方:在Ⅰ号方的基础上,加用三菱、莪术,意在加强活血化瘀之功。 未破损期

1.胎元阻络证——宫外孕Ⅰ号方加天花粉、紫草、蜈蚣 2.胎瘀阻滞证——宫外孕Ⅱ号方加三七、九香虫、水蛭 已破损期

1.气血亏脱证——四物汤

2.气虚血瘀证——宫外孕Ⅰ号方加党参、黄芪、当归

3.瘀结成癥证——宫外孕Ⅱ号方 加 乳香、没药、当归尾、川芎

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肢体面目肿胀者称“子肿”,又称“妊娠肿胀”。 子肿的主要机理: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或气滞湿停。 主要分为:脾虚,肾虚,气滞。 检查:双下肢对称性水肿。 辨证要点:

辨水病和气病:

病在有形之水,若皮薄,色白光亮、按之凹陷即时难起; 病在无形之气,皮厚而色不变,随按随起。 辨病在脏腑:

在脾:四肢面目浮肿,皮薄光亮,伴脾虚证; 在肾:面浮肢肿,下肢尤甚,伴肾虚证。 治则:治病与安胎并举

治法:运化水湿,佐以安胎慎用温燥、寒凉、峻下、滑利之品。

1 脾虚主症:妊娠数月,四肢面目浮肿或遍及全身,皮薄光亮,按之凹陷不起+脾阳虚证(面色咣白无华,神疲气短懒言,口淡而腻,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体胖,边有齿印,苔白润而腻,脉缓滑 。 治法:健脾利水。

方药:白术散或健脾利水汤。

白术散:白术 茯苓 生姜皮 大腹皮 陈皮 加减:加黄芪 砂仁

水肿明显、小便少加猪苓 泽泻 防己

2 肾虚主症:妊娠数月,面浮肢肿,下肢尤甚,按之如泥+肾阳虚证(腰酸乏力,下肢逆冷,小便不利) + 。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治法:补肾温阳,化气行水。

典型表现:停经后一侧下腹痛,伴阴道流血。

方药:真武汤或肾气丸。

真武汤:附子 白术 茯苓 白芍 生姜3 气滞主症:妊娠三四月后,肢体肿胀,始于两足,渐延于腿,皮色不变,随按随起, +气滞证(胸闷胁胀,头晕胀痛) +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行滞,除湿消肿

方药:天仙藤散或正气天香散。

天仙藤散:天仙藤 香附 陈皮 甘草 乌药 紫苏叶 生姜 木瓜

妊娠期出现以头晕目眩,状若眩冒为主证,甚或眩晕欲厥,称为“妊娠眩晕”,也称“子晕”。 妊娠眩晕往往是妊娠痫证的先兆,要引起重视! 本病以眩晕为主证,实质因孕而虚,属本虚标实证。 病机特点:肝阳上亢; 治疗大法:育阴潜阳。

1、阴虚肝旺——杞菊地黄丸加石决明、龟甲、钩藤、白蒺藜、天麻 2、脾虚肝旺——半夏白术天麻汤+钩藤、丹参。 3、气血虚弱——八珍汤加首乌、钩藤 、石决明。 终止妊娠指征

1 先兆子痫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无明显好转

2 先兆子痫经治疗好转,胎龄>36周

3 先兆子痫胎龄<36周,检查提示胎盘功能减退,而胎儿已成熟 4 子痫控制后6~12小时

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或新产后,突然发生眩晕倒仆,昏不知人,双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全身强直,须臾醒,醒复发,甚或昏迷不醒者,称为:子痫,也称“子冒”、“妊娠痫证” 。 检查:血压≥140/90mmHg 紧急处理——硫酸镁

用法:首次25%硫酸镁20ml+25%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注(10分钟以上) 接着用25%硫酸镁60ml加入葡萄糖1000ml静滴,速度为1g/小时。 一天的用量在15~20g

用药前或用药过程中注意事项:

1 定时检查膝反射,膝反射必须存在 2 呼吸次数≥16次/分钟

3 尿量≥25ml/小时或≥400~600ml/24小时 4 备解毒药10%葡萄糖酸钙10ml

产后病

三病:指产后痉病、郁冒、大便难 三冲:指败血上冲,冲心、冲肺、冲胃

三急:呕吐、泄泻、多汗

产褥期:指产妇分娩后,除乳腺外,全身各器官恢复或接近 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产后,也称“产褥期”,一般约需6周。

产后病病因病机:①亡血伤津,元气亏损,虚火易动 ②瘀血内阻,败血妄行 ③饮食劳倦,外邪所伤。 产后的病机特点:多虚多瘀 ? 产后病的诊断——三审

1.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

2.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之盛衰;

3.再审乳汁行与不行及饮食多少,以察胃气之强弱。

? 产后用药三禁:禁 大汗以防亡阳;禁 峻下以防亡阴;禁 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 ? 产后病治疗原则:勿拘于产后,亦无忘于产后 ? 临产六字诀:睡,忍痛,慢临盆

产后血晕

产妇分娩后突然头晕眼花,不能起坐,或心胸满闷,恶心呕吐,痰涌气急,心烦不安,甚则神昏口噤,不省人事,称为“产后血晕”

病因病机:虚者:阴血暴亡,心神失守 实者:瘀血攻心,扰乱心神 紧急处理

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抗休克,预防并发症和预防感染。辨证论治:辨虚实,分脱证、闭证。虚者为脱,实者为闭。

治则:救脱开闭

治法:虚者益气固脱,实者行血逐瘀。针对病因治疗 血虚气脱:参附汤/瘀阻气闭:夺命散加当归

产后痉病

产褥期内,突然发生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则口噤不开,角弓反张者。 病因病机:亡血伤津、筋脉失养或感染邪毒、直窜经络

辨证论治:

阴血亏虚证,治宜育阴养血,柔肝熄风,方用三甲复脉汤加天麻、钩藤、石菖蒲;

感染邪毒证,治宜解毒镇痉,理血祛风,方选玉真散加白芍、蜈蚣。病情严重者,须中西医结合抢救。

产后发热

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它症状者。 辨证论治:热型、 腹痛、恶露

治疗原则:以调气血和营卫为主,危急重证须中西医结合抢救 辨证论治:发热兴致,恶露性质,腹痛性质

1.感染邪毒(卫气营血传变规律):产后高热,腹痛拒按,恶露臭秽——五味消毒饮++失笑散 2.外感证:发热恶寒,身痛流涕——荆防四物汤(荆芥、防风、生地、当归、川芎、白芍)

3.血虚证:低热不退,腹痛绵绵,恶露量少,色淡质稀——八珍汤

4.血瘀证:寒热时作,腹痛拒按,恶露量少,色紫暗有血块——生化汤(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甘草)

产后恶露不绝

产后血性恶露持续3周以上,仍淋沥不尽。

首见于《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

恶露:指胎儿、胎盘分娩出后,胞宫中遗留的余血浊液,随胞宫缩复而逐渐排出,总量约为250~500ml 病因病机:冲任失固气血运行失常

症候:产后血性恶露日久不尽,量或多或少,色淡红、暗红或紫红,或有恶臭味,可伴全身症状如神疲懒言、气短乏力、小腹空坠;或伴小腹疼痛拒按。出血多可伴贫血,严重可晕厥。 辨证论治:恶露的量色质气味

治疗原则:虚者补之、热者清之、瘀者攻之。补虚不留瘀,祛瘀不伤正。必要时中西医结合。

中医妇科学 - 复习重点

4、外伤????妇科证候:孕期跌仆闪挫后阴道少量下血,色红,或腰痛,小腹痛、下坠。舌脉:脉滑无力治则:益气养血,固肾安胎。方药:加味圣愈汤加菟丝子、桑寄生。四物汤加人参、黄芪、杜仲、续断、砂仁凡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殒堕者,称为“堕胎”妊娠12~28周内,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34oj01beh6trx0166a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