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意义上说就是意大利的文化,拉丁语也是意大利的祖先语言。在欧洲的社会发展中,意大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复兴古代的艺术也就是发扬古代的优秀传统,发掘祖先的艺术本身也是光荣的事。
“文艺复兴”名义上是为了恢复古典的文学艺术,实际上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借此名义来发展科学技术,要求在思想上摆脱封建主义的束傅,要求关心人、尊重人、一切以人为中心,给人以个性自由和人身自由,强烈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教义,反对人一出生就有罪的说法,认为人是伟大的,人应享用人生的快乐,人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但这种思想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当时的进步思想。
以意大利为中心,文艺复兴的浪潮席卷了全欧洲,出现了一系列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如德国的马丁·路德)、文学家(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拉伯雷、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社会主义思潮的创见者(如英国的莫尔)、自然科学家(如波兰的哥白尼、意大利的伽利略等)、哲学家(英国的培根等)等。在这些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推动下,文艺复兴使中世纪的文化失去了光彩,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程。文艺复兴预示中世纪“黑暗时代”的结束,也表明人类对自由平等的美好社会的永恒追求。
波提切利
15世纪意大利大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4?-1510)本名亚历山德罗·迪·马里亚诺·菲利佩皮(Alessandro di Mariano Filipepi),有两个人在他的生活和创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洛伦佐·梅第奇((Lorenzo the Magnificent,1449-1492)和萨沃纳罗拉(Girolamo Savonarola,1452-1498)。这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人物,前者是佛罗伦萨的统治者、宝石爱好者、浪漫的诗人,后者则是主张将一切浮华投入烈火的先知。洛伦佐·梅第奇是一位精明的外交家,以高超的手腕维持着意大利各城邦之间的和平。他统治的时期在意大利人眼里是一个文明的黄金时代,而他也为波提切利提供了慷慨的赞助。不过,在今天看来,自称能直接与上帝对话、以激烈狂热的言辞赢得了大批忠实信徒的萨沃纳罗拉对波提切利的影响可能更为深刻。
波提切利为取悦洛伦佐·梅第奇而画了那些迷人、文雅的杰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春》(La Primavera):画中的神祗和情人们在苍翠欲滴的世界里享受着春天的欢乐——与自我厌憎的清教主义之间的鸿沟实在是大得无以复加。
波提切利的作品从不会让艺术爱好者们失望,但生活却让画家本人失望。波提切利是皮革商人的儿子,排行第七。早期受他的老师们的艺术影响,画面上还充满着人生的乐趣,而且带有明显的民主气质。自从得宠进入美第奇宫廷后,由于社会政治形势的多变,加上自己的身份与众不同,在急剧的城市贫民与工人革命的斗争声中,美第奇被逐,宗教改革家萨伏纳罗拉被焚,德国皇帝入侵和城市共和政体瓦解??,这一切,使他感到恐惧与彷徨。而画家的内心忧郁,似乎都交织在他以后的绘画创作之中了。根据瓦萨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所著的《波提切利的一生》(Life of Botticelli),画家的晚年似乎既可悲又可怜——对萨沃纳罗拉的崇敬使他陷入了穷困,“他是如此忠实于萨沃纳罗拉的教派,以致于开始放弃绘画。”波提切利在梅第奇“黄金时代”创作的作品编织出了艺术史上最完美的非现实,但在梅第奇去世之前,他也许就已经从萨沃纳罗拉的说教中找到了新的灵感。
在梅第奇时代的波提切利作品中,自然的确是迷人的,但波提切利没有像镜子一般再现自然,而是对之进行筛选和编辑,由此创造了一个更加完美的世界。他最伟大的那些作品不只是在阐释神话,而是在把神话提炼成一种无法重新还原为语言的纯粹物质。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史
家疯狂地寻找着《春》的“真正”涵义,但我们需要知道的,也许只是它的美而已。
《春》
此画取材于诗人波利齐亚诺的诗歌。艺术家以自己的思想去解释古代神话中的形象,画面的情节是在一个优美雅静的树林里展开的,美丽端庄的维纳斯位居中央,她以闲散幽雅的表情等待着春之降临。在她左右,三位女神(阿格莱亚、赛莱亚、攸夫罗西尼)互相携手翩翩而舞,在维纳斯的左边,春神弗罗娜正以优美飘逸的健步向观者迎面而来,她全身披戴着饰花的盛装身后是春风之神莎菲尔和一位希腊少女。这种对于人性的赞美,在波提切利的作品中具有非凡的美感。而且,波提切利以其秀逸的风格、明丽灿烂的色彩和流畅轻灵的线条,在文艺复兴诸大家中独树一帜。但在文艺复兴后,有较长时期西方人士未能对他作出恰当评价,直到19世纪浪漫主义和英国拉菲尔前派运动中,他才倍受赞扬,被人们推崇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的大师。由于他极善于运用线条,与东方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点也深得中国及日本研究者的重视。 作品按照诗人波利齐安诺的诗来创作,中间是维纳斯,但形象没有多少的欢乐情绪。相反,倒是左边三位“优美”女神(阿格莱西、塞莱亚、攸美罗西尼)描绘得富有生气:森林边,这三位女神沐浴在阳光里,正相互携手翩翩起舞。右边的一个象征“华美”,中间一个象征“贞淑”,左边一个象征“欢悦”。她们将给人间带来生命的欢乐。
波提切利用中世纪的装饰风格来展现这三位女性形象,线条富有节奏感,人物的形体美借助于线条来体现,十分流畅。 在画的右边,分别是花神、春神与风神(自左至右)三个形象,象征“春回大地,万木争荣”的自然季节即将来临。
古罗马哲理诗人卢克莱修在其长诗《论事物的属性》里,对这三个形象作过一番描写,这些诗句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广为流行,这可能就是波提切利绘画动机的来源。只是这里的风神没有贵族气息,形象比较生动,一定程度上倒很象是中间美神维纳斯的仆役,而画面上唯一占有显著地位的男子形象,则是最左边那个好象在采摘树上果子的墨丘利(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实际上这位众神的使者是在用他的神杖驱散冬天的阴云。他是众神的信徒,在这里是报春的象征。
此外,在维纳斯的头上,还飞翔着被蒙住双眼的小爱神丘比特,他正朝着左边的人准备把金箭射去。谁要是中了他的金箭,便产生如痴似狂的爱情。这一切,都是波提切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写照,他把诗人的赞美以丰富的形象手段象征性地铺陈在这一幅画上。 艺术家对美好事物的愿望,总是与他所处的生活境遇发生矛盾。波提切利在画上展示了那么多充满着春的欢欣的天神形象,尽管他们显得庄重与自信,总不免带着画家内心深处所埋藏的一种无名的忧伤。
画上的基调则是纤弱和略显悲愁。不难理解,这种伤感情调正是当时贵族文化的通病,如在劳伦佐·美第奇的一首诗中所写的: 青春虽然欢乐 却并不长久; 让我们尽情歌舞吧, 莫问明天是否吉祥! ——《亚丽安德妮咏》
此画约203×314厘米,用“丹配拉”色作于木板上,现藏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