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地管理政策的理论基础分析
—以呼伦贝尔草地为例
摘要:草地管理政策涉及面广、影响巨大。只有正确理解了草地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用以指导草地管理政策的发展,才有可能控制我国北方草地整体退化的趋势,使草地生态系统成为一个可持续的系统。均衡生态学理论与非均衡生态学理论只是描述生态系统演化理论上存在的两个极端形式,现实中的生态系统处于均衡与非均衡之间的某一状态。呼伦贝尔草地演化过程同时表现出均衡性特征与非均衡性特征。干旱区发展范式(DDP)在总结全世界干旱区管理的成败经验的基础上,综合了非均衡生态学模型和均衡生态学模型中的合理部分,是干旱区管理理念的最新进展。在DDP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可以针对特定的目标草地生态系统的演化特征与演化历史发展出适当的草地管理政策。
关键词:草地管理政策 均衡生态学 非均衡生态学 干旱区发展范式
作为我国农业自然资源中面积最大、最重要的国土资源,草地资源不仅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基础,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屏障[1]。但近年来,在全球变化影响(增暖、干旱、气候不稳定性等)与不当的草地管理措施的作用下,我国草地普遍发生退化,草地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改变、功能降低、稳定性下降,草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1],我国北方草地已成为和即将成为一个不能自我维持和不可持续发展的系统①。只有正确理解了草地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用以指导草地管理政策的发展,草地生态系统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可持续的系统[2]。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地势过渡带,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以及我国内外流水系的重要分界地。呼伦贝尔草原地处我国东北部边陲,其西部边缘籍由额尔古纳河、贝尔湖直接与俄罗斯、蒙古接壤。呼伦贝尔草原功能状况一方面直接关系到额尔古纳河、贝尔湖的安全稳定,进而关系到中俄、中蒙边境的稳定。呼伦贝尔草原,会同大兴安岭森林、以及星罗棋布的湖泊湿地,具有大自然“肾、肺”功能,在生态上对于我国嫩江流域文明发展、调节我国北方碳
氧平衡、稳定水汽循环体系、保障生物基因宝库安全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任何有损于呼伦贝尔草原存在与发展的行为,因其最终将有损于大兴安岭森林与呼伦贝尔湿地的存在与发展,从而对我国东北、华北生态稳定以及健康稳定的国际交流造成根本性威胁。
近年来呼伦贝尔草原在畜牧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草原生态持续恶化,险象环生。具体表现为草原大面积退化,生产力显著降低;草原沙化严重,且呈加速发展态势;草原湖泊数量不断减少,湿地面积缩小;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灾难频繁,危害加大。面对如此状况政府、企业团体与牧民都付出巨大的努力来控制草原的退化与沙漠化,但是收效甚微。本文的目的是在草地均衡生态学理论与非均衡生态学理论背景下分析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然后利用不同理论模型的草地管理原则分析呼伦贝尔草原现行的管理政策。
1 草地均衡生态学理论与非均衡生态学理论
对草地动态演化的驱动力认识的变化,草地生态学范式经历了从均衡草地生态学到非均衡草地生态学的转变[2-8]。均衡草地生态学强调草食动物与植物之间的消费者—资源关系,认为生态系统生物因素是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力[9],而非均衡草地生态学强调草地所在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强烈的环境波动(主要是降水的高度波动性)控制着草地的动态演化[2,10]。草地均衡生态学以植被演替的顶极理论为基础,认为系统的演化是连续的、可逆的。因而,在草地管理方面强调控制家畜数量在草地承载力范围之内,保持家畜与植被处于均衡状态[2,11]。草地非均衡生态学强调生态系统演化是不连续的和不可逆的,由于家畜主要受干旱区环境的控制而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家畜对草地植被的影响较小以致可以忽略不记,因此草地承载力管理不可行也不科学。不过,由于大部分草地生态系统处于均衡与非均衡之间的某一状态[5,12],因此非均衡生态学描述草地演化动态机制时也面临批评与挑战[13-15]。对于大部分草地而言,其演化过程既受随机事件(干旱)的驱动,又受系统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2基于不同理论模型的草地管理
2.1基于草地均衡生态学模型的草地管理
草地均衡生态学模型认为,作为均衡系统的草地生态系统由依赖于家畜密度的反馈控制来调节,由于牧民低效率高强度利用草地资源损害了草地生态系统以及他们的生存基础。如果这个假设是正确的,那么认为通过系统内部结构的改变能使受损的系统恢复均衡状态是符合逻辑的。单位草地面积上的家畜数量的控制是最显而易见的调节措施,因此草地均衡生态学模型提出两类草地管理政策:减少载畜量、改变草地所有权体制。减少载畜量是直接改变系统结构的方式,但是使牧民接受并有效实施这一政策存在困难。而改变草地所有权体制(草地资源私有化)这一政策选择不仅对当期牧民收入的直接影响较小,而且对当地官员很有吸引力。这一管理政策的理论基础是自然资源的私有化能缓解可能由社区公共放牧造成对草地资源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