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根据学校要求,我们组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对高一以来我们的一些常规做法进行了深刻反思,并讨论了今后在提升教学质量上的新思路,给领导汇报如下:
一、关于制约教学质量提升问题及对策 1、学生学习习惯的纠正
从初中学生接触历史课开始,一直就是划划背背,因此考前临时突击一下,80分是没有问题的。高一阶段一周两课时,再加上刚刚打破编年体的体例的课本对高一学生来说全然陌生很不适应,因此,考试的题目设计重基础知识的记忆也较多,而理解性的题目较少出现,因此,学生仍然沉迷于划划背背,背的好,80分也没有问题。但是进入高二文理分科之后,考察能力和学科素养的题目一多,进度一加快,而原有的仅仅是死记硬背的方式已经很难得分了,有些同学甚至分数一落千丈,而高考的考查也不再是单纯记忆这么简单了,虽然记忆非常重要,但是考察的重点是在记忆基础上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因此,高二一年,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成了我们的教学的重点,无论是课堂上的宏观体系构建、还是重难点知识的突破还是课堂例题的设计都是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科思维能力。自习及周清的试题训练题目设计也是着眼于能力训练。但是好习惯的培养和坏习惯的纠正都得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希望通过高二一年的努力,让有希望考学的学生慢慢地改变,期望高
4
三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2、就大坏境来说,班级学习氛围非常重要。优秀生班级学生,每个学生的分数都在上升,而有些本来优秀的学生在普通班里虽然也是班级前几名,但是级部名次却呈阶段性下降趋势,这与班级氛围和学生自制力有很大关系。
3、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受弱科影响,尤其是语数外基础差的同学普遍认为,他们再怎么努力,历史成绩再怎么好,总分都不见得能够过线,因此,直接放弃努力,放任自流或者随性而学,导致知识点不扎实不系统。
4、学生阅读能力受限。历史二卷的考查50分,除了论证分析观点评论之外,其他都是材料分析,甚至大部分情况下高考全部是给材料分析,因此,学生阅读能力上不去直接影响历史二卷的答题,中学设置的各学科是相通的,语文作为工具学科地位更加重要。(语文试卷的设置选择只占36分,他们的阅读分析分值更重一些)。
5、从教师来说,由于教学进度是上级统一调控,大多数情况下为了赶进度,在学生还没来得及全部消化掉的情况下,又开始的新课,有可能造成吃夹生饭的现象,夹生不是记忆不牢而是理解不到位,造成前后知识衔接的题目设计或者变换设问的题目难以应付。
(本学期由于时间较长,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但是考虑到年后回来学期太短,如果不提前进行年后内容,有可能年后会相当紧张,
4
因此我们已经在考虑拿出两个周的时间学习下学期的教学任务,期望不要出现过多夹生饭。)
二、关于教学问题的做法思考。
1、关于尖子生辅导:尖子生自律意识强,能够统筹安排,学习目标的制定也具体明确,自学能力强,因此,除利用好课堂学好各个学科之外,适应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能够兼顾各个学科的同时,适当向薄弱学科或者薄弱知识点进行倾斜。对他们来说,6科的内容不见得难点会同时出现,因此,不同时间有所倾斜有利于扫除各个学科的知识障碍,以利于平衡发展。另外,课堂上适当拓宽知识面,增强课堂容量,而课下的练习或者周清的批阅,对他们应该批阅更加仔细,把每一处的错误标示出来,漏审的设问关键词划线提示,每周的周清之后,不忘及时提示,以训练出更加缜密的思维。利用晚自习值班时间,有问题及时辅导,适当设计综合性的题目加大练习量等。
2、关于边缘生补弱:我们级部要求边缘生利用课间操找老师个别辅导,这个办法挺好,毕竟边缘生虽然有弱科,但是是知识点的问题还是知识不理解不系统还是答题方法的问题,是选择错误多还是材料题不会答,每个弱科生都有自己的情况。因此,每个课间操的补弱,我一般让1——2名学生过来,首先利用最近几次的试卷进行试卷的自我分析和教师分析,找出薄弱点,再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或者让他们把一周学习的困惑点或者错题仍不理解的拿过来单独讲解。虽然成绩不是一下子就好很多,但是
4
每次考试都在进步就说明这个办法是挺有效的。
3、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除纠正学习习惯外,更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通过励志教育和其他活动激发学习动力,另外,班级里的任课老师通力合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并兼顾各个学科齐头并进,作为历史学科,组内加强集体研究,加强合作,集思广议,提高学案的指导性、练习案、周周清的针对性,题目设计追求高质量,每套题目含盖的知识点力求全面,以高考考查的能力要求作为题目设计的准则。
历史
一、对考纲、考试说明关于能力考查目标要求的解读
1、“获取和解读信息”——考查学生审题以及发现、分析有效信息的能力
2、“调动和运用知识”——学生将自我知识系统与试题信息相联系,根据试题重组学科知识,进行再认、运用并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运用历史学科语言对历史事物表述、说明、解释的能力 4、“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支持、说明论点;或在立论过程中提出看法,表明见解的能力。
二、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目标——形成科学的历史认知结构 1、历史知识:全面、牢固的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2、史学思想与方法:掌握研究历史、解决问题的观点与方法:包括技术性方法(搜集史料、提取信息、整理材料、判断价值)和导向性方法(在科学历史观下解释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优秀文明成果,分析、综合、比较、归纳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的方法)。 3、历史认识:形成科学的历史思维、观点与认识,并能对历史史实与历史现象进行解释,形成自己的见解。
三、具体措施
1、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首先要求教师善于研究课标、考纲、考试说明与教材。 明确考纲与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研读课标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把握教材主干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对课标、考纲和考试说明的分析理解转化为教学中可操作性的措施。 2、教师认真地分析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
在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科学的、有针对性、有梯度、有层次的构建学科能力体系,
4
超出或低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历史教学都是无效教学。 3、注重通史意识,对现行教材进行适当整合。
现行教材体例不利于学生从全局角度观察历史事件的发生,探寻历史发展的线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历史的时间观,只有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进行具体而全面的分析,才能准确认识历史事件的现象和本质,把握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解决历史问题。“时间观”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出发点。 4、历史教学中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教材不是教学的依据,而是学生阅读的文本。学生通过阅读,关注历史现象,注意历史细节,发掘历史事件的本质;此外还应让学生学会解读历史地图、图表等资料,通过形象认识,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比较相关历史事件。特别应该要求学生的是,要避免用现今的观点和价值标准去判断衡量历史,而是要历史地考虑事件的前后联系和具体情况。
5、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老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利用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并正确解读,运用科学的历史方法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组织论据,运用科学的历史语言进行论证,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培养自觉的问题意识。
6、训练学生运用科学、准确的历史语言描述和阐释历史
无论“提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最终都要通过“描述和阐释事物”来体现,因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是提升学生学科能力的重要内容。历史学科语言要求:科学准确、逻辑严谨。 “科学准确”是指科学的表述概念,客观的陈述史实,准确的说明、论证。 “逻辑严谨”指的是所述内容的内在关系应是有序的的而非罗列的,应是完整的而非残缺的,应是主旨明确的而非含混的,应是有理有据、史论结合而非空洞无文、自相矛盾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