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理 景 观
一、教学目
1. 知与技能
会 例 明地理景 可分 自然景 和人文景 两大 ,会 例 明地理景 是千姿百 的、
是有地区差异的、是 展 化的。
会 例 明地理景 的各种 展 化中, 有些属自然原因, 有些
是人 原因;有些 人 有利,有些 人 不利。
2. 程与方法
在地理景 像的感知基 上,通 比 能 行地理景 的 ,能 明一些地理景 的
形成和 化原因。
能 比 迅速地通 《地理景 》光 找到自己所需的地理 料,初步学会利用互 网搜集自
己需要的信息 料。
收集、展示各自喜 的地理景 像。
3. 情感 度与价
通 例 学生感受:千姿百 的、 展 化的地理景 我 以美的享受;不同的地理景
影响着我 的日常生活 和各 人 活 ;
关注地理景 就是关注我 人 的生存 境, 就是关
注我 人 自己, 从而激 学生学 地理知 的 趣和 情。 存与 展的人文意 。
初步形成了解地球 境、 关注人 生
二、主要教学 施 程
教 :人 什么喜 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 的渊博
(一)地理知 的内容特点
学生关于上述 的回答原 上不作 ,从而使学生 生 一步了解“ 什么”的心理需
要,以 造下一 教学活 的适当情境。
教 :那么地理知 到底有什么特点我 的地理 主要学些什么呢就 我 看看 本第二 那 一般的 言吧。
两位同学分段交替朗 本第二 “ 的同学, 当你??” 。 其他同学 听、 看、 思考:
⑴地理知 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⑵其中的哪些 你能回答⑶你准 向老 和同学提出哪些
学生四人一 就以上 交流 ( 以充分的 ,教 适当参与到小 交流中去)。然后
全班就以上 交流 言。
教 学生所提所 作出反 ,主要是引 、 价、 充,以及激 其他同学回答 、参与
等。教 尽量 出正确的浅 易懂的答案,但要注意, 里重在激 同学学 地理的 趣,
有些 学生不能理解, 告 学生 正是我 在以后的地理 中要学 探索的。 在 生、生生的互
动过程中,适当引用《地理景观》光盘中的一些地理景观图片。一是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二是为后面“地理景观”的学习作铺垫。
教师: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分别属于天文知识、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利用、交通建设、
城市发展、环境保护、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都属于我们地理知识的范畴。可见,地理知
识内容非常丰富,涵盖面很广, 与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经济文化建设,甚至全人类的生存与发
展等密切联系。现在,同学们该明白人们为什么喜欢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知识
的渊博了吧。
刚才我们在讨论问题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些地理景观图片。这些地理景观不仅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同时,借助、透过地理景观也是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地理景观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浏览《地理景观》光盘,允许同学插话,注意适当互动,防止只成为教师的展示。
教师:地理景观有何特点并举例说明。
1. 地理景观的多样性和地区性(教学中根据与学生互动的实际情况决定先后顺序)
有同学说地理景观多姿多彩,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下面通过阅读分析课本中的彩色
景观图片,进一步深化同学们关于地理景观类型结构, 引出地理景观丰富多样和存在地区差异的特点。
教师:( 1)请你将课本第 3 页“河流、山地、工厂、古迹”四种地理景观分成两大类;( 2)课本第 4 页“沙漠、草原、森林”景观可以概括为哪一类地理景观“不通汽车的城市、汽车拥塞的
城市”呢
以上问题学生大多能轻松地得到答案,目的是通过非常具体的例子加深地理景观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感受。有的同学说“不通汽车的城市、汽车拥塞的城市”属于城市景观,或属于交通景观,也应予以肯定,然后再归结为城市景观和交通景观同属于人文景观。
教师:沙漠、草原、森林虽同属于自然景观,但又各不相同,你能说说这三种自然景观分别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吗
通过小学社会课、一些语文课文,以及其它途径,大部分同学对这三种地理景观的地区分布有所了解。这里意在加深地理景观多样性的认识,引出地理景观地区差异的基本特点。
关于地理景观的形成原因,从学生兴趣和接受能力考虑,可适当涉及,如傣族竹楼的防潮湿,散热通风,避虫兽侵袭,避洪水冲击,就可请同学说说或教师介绍。对于藏族服饰的“为什么”教师可以留下疑问,告诉学生以后解决。
2. 地理景观的动态性
教师:你从课本第 5- 7 页几组地理景观照片 (珠穆朗玛峰仍在长高、 潮涨和潮落、热带草原的干季和湿季、新火山岛的形成、 酸雨危害前后的林地景观、 于不同年代从外滩看浦东等)可得出哪些信息
学生每 4 人一组进行阅读和讨论,然后面向全班发言。教师告诉学生“可得出哪些信息”这一
问题是发散性的,同学们可充分思考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把变化原因概括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发展方向概括为有利于人类与不利于人类两种。
教师:地理景观始终处于变化与发展之中,珠穆朗玛峰仍在长高、潮涨和潮落、热带草原的干
季和湿季、新火山岛的形成为自然原因造成; 酸雨危害前后的林地景观、 不同年代的浦东景观变化是人为原因形成。
教师:再举出一些分别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地理景观变化的例子好吗
学生:四季景观的变化是自然原因形成;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泊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教师:你能说说哪些地理景观的变化是不利于我们人类的学生:酸雨危害前后的林地景观变化是不利于人类的。
若有些学生说出三峡大坝的利与弊,教师不去深入讨论,只简单介绍,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适
当深入:有时人类的良好愿望与实际结果之间有距离甚至相反,
这就要求人们在改变地理景观之前
必须作科学的研究与论证,在充分的研究、充分的预计后,采取充分必要的措施趋利弊害。 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地理知识。
教师: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人类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改变地理景观,我们人类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要保护环境。
教师:对,再具体一点好吗
学生: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温室效应;制止森林的乱砍滥伐,因为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保护森林还可以防止泥石流;等等。
教师:人类只有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保护好环境,让环境的变化趋利弊害,才能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才能持续地发展。 比如今天的黄土高原几乎没有什么植被,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十分紧
张,人们吃水和吃粮都成问题。据今人考证推测,黄土高原在秦朝时代其森林覆盖率达 60~ 70%。虽然黄土高原的环境变化也有自然的原因, 但与当时该地区的人口不断增加, 森林遭到过量砍伐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熟悉通过《地理景观》光盘和互联网找到自己所需的地理资料
每个大组(按座位)选出一个代表,每个代表说出一种地理景观(要具体,如黄土高原),指
名要求另一代表通过 《地理景观》光盘或互联网找出这一地理景观的资料, 并说明较快查找的方法。
教师作适当点评,必要时作示范。
(四)收集、展示各自喜爱的地理景观图像(下节课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