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18学年高中地理章末过关检测(一)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中图版必修2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章末过关检测(一)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符合非洲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 A.甲 C.丙

B.乙 D.丁

2.符合甲人口增长模式的国家一般具有的特点是( ) A.经济发展水平低 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B.老年人口比重小 D.人口增长快

解析:1.C 2.C 第1题,非洲为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图中丙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第2题,从图中数据分析,甲为“三低”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老年人口比重大。

读上海市某年人口年龄构成金字塔图(阴影部分表示外来人口),回答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年上海市的人口特点是( )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增长模式为“三低”型 ③人口机械增长多 ④已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

A.①③④

B.①②④

1

C.②③④ D.①②③

4.外来人口对上海经济社会的影响是( ) A.加快郊区的城市化进程 B.解决城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C.增加社会养老福利支出

D.使城区的第三产业大量向郊区转移

解析:3.C 4.A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儿童所占比例较低,老年人口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可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增长模式为“三低”型,人口老龄化较严重。由于外来人口迁入多,人口增长主要为机械增长。第4题,外来人口大量流入会导致郊区人口数量增长,同时会加快郊区城市化进程,但也可能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

下图是某四国的人口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6.下列关于②国人口形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C.工作人口偏少,应鼓励从国外迁入人口 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总量日趋减小

解析:5.A 6.A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国的工作人口比重最小,即需要供养的儿童和老年人口的比重最大,故该国承受的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第6题,读图可知,②国儿童比重较小,老年人口比重较大,老年人口比重约为20%,由此可判断出该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②国工作人口所占比重在四个国家中最大,所以说工作人口偏少是错误的。从图中不能判断出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所以B、D说法错误。

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会现象。读表完成7~9题。

全国前五位人口流入大省的前五大人口流出地排序表

2

全国前五位 人口流入省 广东 江苏 浙江 M省 四川 第一位人 口流出地 湖南 安徽 江西 黑龙江 重庆 第二位人 口流出地 四川 四川 安徽 吉林 广东 第三位人 口流出地 广西 浙江 四川 河南 云南 第四位人 口流出地 江西 河南 贵州 安徽 浙江 第五位人 口流出地 湖北 贵州 湖北 江苏 新疆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

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 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 D.全国流入人口前五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

8.M省流入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 A.福建 C.山东

B.海南 D.广西

9.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灾害 C.人口政策

B.经济因素 D.宗教信仰

解析:7.B 8.C 9.B 第7题,从表中资料可知,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又是人口流出大省。第8题,从M省人口的流出地为黑龙江和吉林可知M省为山东,即历史上的闯关东。第9题,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读我国各省区某项指标统计图(省区面积大小表示该指标值的大小),回答10~11题。

10.该指标最有可能是( ) A.人口数量 C.耕地数量

B.石油储量 D.年降水量

3

11.造成图中东部省区面积大于西部省区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C.劳动力素质的差异

B.矿产资源含量的差异 D.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解析:10.A 11.A 第10题,此图可依面积较大的河南、山东、广东来判断,此三省均是我国人口大省,故A正确;若为石油储量,则应该是黑龙江、新疆、山东等面积较大;若为耕地则面积较大的应为东部平原各省,而东北各省的面积不符合;若为降水则应为东南沿海各省的面积大,故B、C、D项不正确。第11题,此题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础因素,而在此基础上导致的社会经济差异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二、综合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中国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2000年(灰色)和2050年(白色)。

4

(1)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_。(3分)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人口到2030年将达到约14.5亿,到2050年却约为13.59亿,这是为什么?(5分)

(3)根据材料三,请说明我国在21世纪中叶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怎样的特征?这种人口问题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10分)

(4)中国在20世纪末“未富先老”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一说明可通过哪些措施解决老龄化的影响。(10分)

解析:第(1)题,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属于“三低”模式。第(2)题,由材料二可知,我国2030年人口将达到约14.5亿(峰值),到2050年却约为13.59亿,主要是因为人口出生率进一步降低,老年人口增加等因素导致人口呈负增长。第(3)题,由材料三可以判断,我国在21世纪中叶人口年龄结构中青少年儿童比重降低,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这种人口结构带来的问题有: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青壮年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第(4)题,中国在20世纪末“未富先老”的原因是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结合材料一,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是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健全社会养老福利体系;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适当延长老年人退休年龄等。

答案:(1)“三低”模式

(2)人口出生率进一步降低,老年人口增加等因素导致人口呈负增长。

(3)年龄结构特征:青少年儿童比重降低,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带来的问题: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力源足,青壮年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 (4)原因: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措施: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健全社会养老福利体系;弘扬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构建和谐的家庭养老模式;适当延长老年人退休年龄等。(答出两点即可)

13.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2011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的转移(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28分)

5

18学年高中地理章末过关检测(一)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中图版必修2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内部文件,版权追溯内部文件,版权追溯章末过关检测(一)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读图,完成1~2题。1.下列符合非洲人口增长模式的是()A.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2esv42m2f9acj39qpyw5s23r4b08q00et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