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 在建筑物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m的部位,布置接闪器应符合对本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接闪器应重点布置在墙角、边缘和显著突出的物体上。

3)外部金属物,当其最小尺寸符合本规范第 5.2.7条第2款的规定时,可利用其作为接闪器,还可利用布置在建筑物垂直边缘处的外部引下线作为接闪器。

4)符合本规范第 4.4.5条规定的钢筋混凝土内钢筋和符合本规范第 5.3.5条规定的建筑物金属框架,当其作为引下线或与引下线连接时均可利用作为接闪器。

3外墙内、外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应与防雷装置等电位连接。 4.4.9 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宜在烟囱上装设接闪杆或接闪环 保护。多支接闪杆应连接在闭合环上。

当非金属烟囱无法采用单支或双支接闪杆保护时,应在烟囱口

装设环形接闪带,并应对称布置三支高出烟囱口不低于 0.5 m的接闪杆。 钢筋混凝土烟囱的钢筋应在其顶部和底部与引下线和贯通连接

的金属爬梯相连。当符合本规范第 4.4.5条的规定时,宜利用钢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可不另设专用引下线。

高度不超过 40 m的烟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超过 40 m时应设两根引下线。可利用螺栓或焊接连接的一座金属爬梯作为两根引下线用。金属烟囱应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

4.5其他防雷措施

4.5.1当一座防雷建筑物中兼有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其防雷分类和防雷措施宜符合下列规定:

1、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 30%及以上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2、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 30%以下,且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 30%及以上时,或当这两部分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均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 30%,但其面积之和又大于 30%时,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但对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闪电电涌侵入,应采取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3、当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之和小于建筑物总面积的 30%,且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该建筑物可确定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但对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防雷电感应和防闪电电涌侵入,应采取各自类别的保护措施;当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宜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措施。

4.5.2当一座建筑物中仅有一部分为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时,其防雷措施宜符合下列规

定:

1、当防雷建筑物部分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宜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雷措施。

2、当防雷建筑物部分不可能遭直接雷击时,可不采取防直击雷措施,可仅按各自类别采取防闪电感应和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

3、当防雷建筑物部分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 50%以上时,该建筑物宜按本规范第 4.5.1条的规定采取防雷措施。

4.5.3 当采用接闪器保护建筑物、封闭气罐时,其外表面外的 2区爆炸危险场所可不在滚球法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4.5.4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节日彩灯、航空障碍信号灯及其他用电设备和线路应根据建筑物的防雷类别采取相应的防止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无金属外壳或保护网罩的用电设备应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2、从配电箱引出的配电线路应穿钢管。钢管的一端应与配电箱和 PE线相连;另一端应与用电设备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应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相连。当钢管因连接设备而中间断开时应设跨接线。

3、在配电箱内应在开关的电源侧装设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其电压保护水平不应大于 2.5 kV,标称放电电流值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4.5.5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当其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0.05时,应采用独立接闪杆或架空接闪线防直击雷。独立接闪杆和架空接闪线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可取 100 m。

在计算雷击次数时,建筑物的高度可按可能堆放的高度计算,其长度和宽度可按可能堆放面积的长度和宽度计算。

4.5.6在建筑物引下线附近保护人身安全需采取的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接触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是贯通且不少于 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 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的。

2)引下线 3 m范围内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 50 kΩm,或敷设5 cm厚沥青层或 15 cm厚砾石层。

3)外露引下线,其距地面 2 .7 m以下的导体用耐 1 .2/50μs冲击电压 100 kV的绝缘层隔离,或用至少 3 mm厚的交联聚乙烯层隔离。

4)用护栏、警告牌使接触引下线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

2防跨步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是贯通且不少于 10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 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

2)引下线 3 m范围内土壤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 50 kΩm。或敷设5 cm厚沥青层或 15 cm厚砾石层。

3)用网状接地装置对地面作均衡电位处理。

4)用护栏、警告牌使进入距引下线 3 m范围内地面的可能性减小到最低限度。 4.5.7 对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没有得到接闪器保护的屋顶孤立金属物的尺寸不过以下数值时,可不要求附加的保护措施:

1) 高出屋顶平面不超过 0.3 m。 2) 上层表面总面积不超过 1.0 m2。 3) 上层表面的长度不超过 2.0 m。

2、不处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内的非导电性屋顶物体,当它没有突出由接闪器形成的平面 0.5 m以上时,可不要求附加增设接闪器的保护措施。

4.5.8在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架空接闪网的支柱上,严禁悬挂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及低压架空线等。

5防雷装置

5.1 防雷装置使用的材料

5.1.1 防雷装置使用的材料及其应用条件宜符合表 5.1.1的规定。

表 5.1.1防雷装置的材料及使用条件

耐腐蚀情况 使用于地材料 使用于大气中 中 土中 使用于混凝在下列环境 境中增加中能耐腐蚀 腐蚀 严重腐蚀 单根导单根导体,单根导体,绞铜 线 层的绞线 线,铜管 敷设于大气、混凝土热镀锌钢 单根导体,绞线 单根导体,钢管 单根导体,绞线 和无腐蚀性的一般土壤中受到的腐蚀是可接受的 电镀铜单根导体 钢 单根导体,绞不锈钢 线 单根导体,绞铝 线 好 在含有高浓度硫酸有镀铅层的单铅 根导体 好 禁止 不适合 化合物的大气中良— 铜不锈钢 不适合 不适合 氯化物的大气中良碱性溶液 铜 体,绞线 绞线 在含有低浓度硫和单根导单根导体,在许多环境中良好 含量 高氯化物— 单根导体 单根导体 在许多环境中良好 硫化物 — 高氯化物铜 含量 体,有镀有镀层的绞在许多环境中良好 机材料 硫化物有— 耦合可能受到 与下列材料接在下列环触形成直流电注:1、敷设于粘土或潮湿土壤中的镀锌钢可能受到腐蚀;

2、在沿海地区,敷设于混凝土中的镀锌钢不宜延伸进入土壤中; 3、不得在地中采用铅。

5.1.2 做防雷等电位连接各连接部件的最小截面,应符合表 5.1.2的规定。连接单台或多台Ⅰ级分类试验或 D1类电涌保护器的单根导体的最小截面,尚应按下式计算:

Smin≥Iimp/8 (5.1.2)

式中:Smin—单根导体的最小截面 (mm2); Iimp—流入该导体的雷电流 (kA)。

表 5.1.2 防雷装置各连接部件的最小截面 等电位连接部件 等电位连接带(铜、外表面镀铜的刚或热镀锌钢) 材料 Cu(铜 )、Fe(铁 ) Cu(铜 ) 从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装置或 各等电位连接带之间的连接导体 Al(铝 ) Fe(铁 ) Cu(铜 ) 从屋内金属装置至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导体 Al(铝 ) Fe(铁 ) 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 电气系统 连接电涌 保护器的导体 D1类电涌保护器 电子系统 其他类的电涌保护器 (连接导体的截面可小于 1.2mm2 ) 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 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 Cu(铜 ) 截面 (mm2) 50 16 25 50 6 10 16 6 2.5 1.5 1.2 根据具体 情况确定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2)在建筑物上部占高度20%并超过60m的部位,布置接闪器应符合对本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接闪器应重点布置在墙角、边缘和显著突出的物体上。3)外部金属物,当其最小尺寸符合本规范第5.2.7条第2款的规定时,可利用其作为接闪器,还可利用布置在建筑物垂直边缘处的外部引下线作为接闪器。4)符合本规范第4.4.5条规定的钢筋混凝土内钢筋和符合本规范第5.3.5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2df77wh2a7wp9920czo7b3ef97wu60102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