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论僧肇『物不迁』概念的『缘起性空』含义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论僧肇“物不迁”概念的“缘起性空”含义

〔韩〕吴容锡

【摘 要】@@ 佛教自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就不断创新着自己的形式与内容.佛教深知,如果它失去了创造之主体性的话,那么它就不可能在中土扎下根来,更不可能延续到现代社会.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里,佛教是以融合与适应的方式创造出既符合于中国文化,又不违背佛教基本精神的适应模式.尤其在魏晋时期,作为当时中土人士理解和进入佛教的重要方法的\格义之学\更是联系中国传统思想和印度佛教的重要媒介. 【期刊名称】法音

【年(卷),期】2010(000)009 【总页数】5

佛教自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就不断创新着自己的形式与内容。佛教深知,如果它失去了创造之主体性的话,那么它就不可能在中土扎下根来,更不可能延续到现代社会。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里,佛教是以融合与适应的方式创造出既符合于中国文化,又不违背佛教基本精神的适应模式。尤其在魏晋时期,作为当时中土人士理解和进入佛教的重要方法的“格义之学”[1],更是联系中国传统思想和印度佛教的重要媒介。

在东晋时代的般若学和三论学思想的气氛下,僧肇开始克服了过去用老庄和魏晋玄学思想来理解和解释大乘般若学的做法,而是紧紧从般若学本身的思想和精神出发来阐述佛学义理。可以说,僧肇是彻底继承并发挥鸠摩罗什“般若”思想的中土“第一人”,他所著的《肇论》就是其克服和突破当时学界在阐述有关佛教义理和精神存在等问题时的思想结晶。[2]

本文拟透过《物不迁论》的“物不迁”概念,分析出其中所隐含的“中道”意义。从字面上“物不迁”是“事物不迁移变化”、“有物不动”的意思。但是,僧肇从“缘起性空”的角度来阐发其“物不迁”的思想,由此打破了对于佛教“无常”概念的误解而提供了对“般若”思想的正面理解。这就是僧肇对当时以“六家七宗”为代表的“格义之学”的批判和纠正。尤其,他基于对“般若”思想的彻底解剖和阐述发挥了“动静不二”、“有无不二”的思想,由此完全克服了以“无”为本的老庄学思维方式。

一、“物不迁”概念的分析

僧肇在《物不迁论》里,为了打破我们基于常见和俗谛对真谛所产生的不正确理解,使用了“物不迁”的概念。

首先,针对所谓的“人之常情”,僧肇说: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3]

在僧肇看来,所谓的“有物流动”也就是“人之常情”。在他看来,一般人所谓的“有物流动”的想法其实是不对的。在此,僧肇为了否定“有物流动”而提出“物不迁”的概念,“物不迁”也就是“有物不动”的意思。从字面上看,“物不迁”是跟佛教的“无常”恰恰相反的概念。但,如果我们只把它理解为“有物不动”的意思的话,就会误解僧肇使用“物不迁”概念的本意。那么,僧肇基于什么立场来说“物不迁”呢?笔者看来,僧肇为了纠正我们对于“有物流动”的误解,基于彻底的“无常”的立场说出了“物不迁”的道理。一般我们所认为的“有物流动”实际上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先有一个不变的实体、时间和空间,然后有不断的变化和变异[4]。这样的想法可表示为简单的符号,例如:

①A→A(1)→A(2)→A(3)→A(4)→A(5)→A(6)→

虽然有“1”、“2”、“3”、“4”等的变化,但常有实体性的“A”。 我们把“1”、“2”、“3”、“4”的变化误解为佛教的“无常”。

第二,“流动”则是无限的“变化”和“扩大”。从一个事物到另外一个变化之间不存在任何“媒介”,因此他们的关系是“空无”的[5]。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之间找不到任何关联,因此“流动”则是不断消灭的过程。这种想法也可表示为简单的符号,例如: ②A→B→C→D→E→F→G→

虽然“A”和“B”之间有变化,但变化之后“A”已是不存在的。“B”和“C”的关系也是一样。事物的变化只存在于不断消灭和扩大的过程中。

不过,僧肇是根据“缘起性空”的“无常”说来阐发其“有物不动”的道理的,因而又是反对以上①和②的“有物流动”的观点。这种想法也可表示为符号,例如:

③A←→B←→C←→D←→E←→F←→G←→

虽然“A”和“B”不同,但是它们之间还存在着“相依相关(←→)”的因果关系。 从“A”到“B”之间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因此我们可称为“不生”[6];虽然产生了变化,但由于因果关系没有失去连续性,因此我们可称为“不灭”。[7]

僧肇说的“有物不动”不是简单的“不动”之义,而是“缘起性空”的另一种表现。僧肇早在《注维摩诘经》里解释过“无常”和“空”的关系,他说: 此辨如来略说之本意也。小乘观法生灭为无常义,大乘以不生不灭为无常义。无常名同,而幽致超绝,其道虚微,固非常情之所测,妙得其旨者净名其人也。

论僧肇『物不迁』概念的『缘起性空』含义

论僧肇“物不迁”概念的“缘起性空”含义〔韩〕吴容锡【摘要】@@佛教自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就不断创新着自己的形式与内容.佛教深知,如果它失去了创造之主体性的话,那么它就不可能在中土扎下根来,更不可能延续到现代社会.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里,佛教是以融合与适应的方式创造出既符合于中国文化,又不违背佛教基本精神的适应模式.尤其在魏晋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2caq54xre5zpak1cslt1is530855j00i9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