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第6章第一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教学设计
第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第1节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第1课时)——观察种子的结构 科目 提供者 生物 教学对象 单位 七年级学生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并指出两种植物种子结构的主要区别。 2. 能力目标:能用适当的方法解剖、观察和记录所见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辨证观点,培养学生团结与互助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在学习了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之后,再来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绿色开花植物,准确理解绿色开花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是绿色开花植物生活史的第一阶段,也是学生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生活史的起点.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节主要包括“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和种子萌发的条件”四部分内容,种子的结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实验解剖来认识种子的结构。
三、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积累了一些关于种子的感性,但是由于刚开学,初一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对生物这门学科陌生而又好奇,并且这部分内容是这本书后面的内容,学生还没有学习完前面的知识,跨度较大,知识没有连贯性,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实验操作能力较弱,教师师要注意引导。不过初一学生大多已进入青春期,他们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好奇心、好胜心和自我表现欲都很旺盛,语言表达和交流合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为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指出它们主要的区别。 2.难点:学生能规范有序的解剖观察种子的结构。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法、讲授法 学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学习法、讨论法 七、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图片猜谜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以“种子为什么能变成幼苗”这一问题进入课题。展示多种形态类型的种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出问题“种子的形态各异,它们的结构会相同吗?”我们要通过实验解剖种子认识其结构后才知道。接着教师提出活动和学习的要求,然后拿出准备于这节课要解剖观察的种子和实验用具交给每组学生,让学生跟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