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作业四
一、不定项选择(请将每小题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各题对应的答案框内,共30分) 1、西方经济学中,按照产生赤字的原因和经济背景,划分为(AB ) A结构性赤字 B周期性赤字 C硬赤字 D软赤字 2、弥补财政赤字的最有效的方法是(B ) A银行透支 B发行债券 C增加税收 D发行货币 3、财政政策的主体是(BC )
A国家B政策制定者 C政策执行者 D财政部 4、财政政策的目标主要有( ABCD)
A物价相对稳定 B收入的合理分配 C经济适度增长 D社会生活质量提高 5、财政平衡是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B ) A前提条件 B内在因素 C重要保证 D关键措施
6、IS曲线比较陡峭,LM曲线比较平缓时,财政政策的效力( A) A较强 B很强 C较弱 D很弱
7、 衡量合理的外债负担和限度的指标有(ABC ) A负债率 B偿债率C债务率D剩余产品率
8、 财政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ABCD ) A 税收 B公债 C公共支出 D政府投资 9、关税是一种(A )
A间接税 B直接税 C所得税 D国际税 10、财政政策的内容从构成来看不包括( A) A 政策原则 B政策目标 C政策主体 D政策工具 11、我国关税可分为(ABCD ) A进口税 B出口税 C过境税 D转口税 12、一般国际税收协定包括的内容为(ABC )
A免除双重征税 B保证税收无差别待遇 C消除和减少国际逃税 D消除关税
(第15~17章)
13、税收管辖权的交叉方式有(ABC )
A居民税收管辖权与地域税收管辖权 B公民税收管辖权与地域税收管辖权 C居民税收管辖权与公民税收管辖权 D公民税收管辖权与公民税收管辖权 14、我国的外债种类与结构具有以下特征(ABCDE ) A 外债余额中长期债务比重高 B多为国际商业性贷款
C外债风险指都在安全线内D外债种类多样化 E短期债务比重逐步降低 15、减除国际重复税的措施有(ABCD )
A 扣除法 B低税法 C免税法 D抵免法 E税收饶让
二、判断正误(请在对应题号的答案框内打“√”或“×”,20分) 答题要求:填充对或者错符号即可 。 答题示例: 1、财政平衡不存在虚假平衡。(×)
2、决算赤字是指预算执行结果支大于收的现象。(√) 3、虚假平衡主要表现为“财政性挂帐”。( × ) 4、在经济运行中,只存在总量失衡问题。(×)
5、 平衡的政府预算是指采用预算盈余弥补预算赤字的政府预算。(×) 6、 如果赤字通过公债来弥补,那么赤字就是新发行的债务总量。(√ ) 7、 政府债务是政府负债的存量,预算赤字则是政府负债的流量。(√ ) 8、财政政策同其他任何政策一样,属于经济基础范畴。(× )
9、财政政策的时滞性是指指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出现的时间提前的现象。(× ) 10、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可以发挥财政政策“内在稳定”的作用。(√ )
11、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减少税收或增加支出来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 )
12、我国关税的课税对象只包括贸易性商品。(× )
1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 14、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必然发生的偏差叫做人为偏差。(× )
15、购买性支出乘数是正值,说明国民收入与税收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16、IS曲线比较平缓,LM曲线比较陡峭时,财政政策的效力就比较强。(×) 17、当今,大部数国家只实行一种税收管辖权。(× ) 18、国际税收是由各国税收机构征收的一个独立的税种。(× ) 19、 税收饶让是税收抵免的延伸和扩张。(√)
20、 外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表现为平衡政府的国际收支。(√) 三、简答题(共20分) 1. 简述如何理解财政平衡问题。
答:(1)财政平衡是财政收支对比的一种理想状态。
财政收支对比的状态有三种: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三是收纸箱等。在这三种情况中,收纸箱等是平衡,但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在实践中只能追求一种基本平衡,即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均应视为财政平衡。
(2)财政平衡的全面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财政平衡不可以做绝对理解。 第二,对财政平衡要有动态观点。 第一, 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全局观点。
第二, 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分别考察。 研究财政平衡要注意区别不同赤字概念 2.简述财政政策的主体和目标。
答:财政政策的主指的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财政政策的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主要是中央政府。
财政政策的目标就是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期望值。目标主要有: 第一, 经济适度增长。 第二, 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第三, 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 第四, 收入的合理分配。 第五, 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3. 简介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答: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 1.增收减支 2.动用结余
3.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易引发通货膨胀。不少国家规定,财政不能通过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赤字。
4.发行公债——称为债务融资或赤字债务化,一般认为是最为理想的弥补财政赤字的办法。 4. 简述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方法。
答:国际重复征税是以税收管辖权的冲突为前提的,是各国税收法律的冲突引起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可以有三种协调的途径:
第一, 限定各国唯一地行使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 第二, 限定各国唯一地行使地域税收管辖权;
第三, 允许各国同时行使两种以上的税收管辖权,在发生冲突时,承认一种管辖权的优先
地位。
四、论述题(共30分)
1. 如何实现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如何?
答:(1)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载体主要有减税(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 (2)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
一般地说,减税可增加民间的可支配收入,在财政支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也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同时,减税的种类和方式不同,其扩张效应也不同。流转税的减税在增加需求的同时,对供给的刺激作用更大,所以,它的扩张效应主要表现在供给方面。所得税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减税主要在于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它的扩张效应体现在需求方面。
财政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直接构成因素,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会直接增加总需求。在减税和增加支出并举的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会导致财政赤字,从这个意义上说,扩张性财政政策等同于赤字财政政策。
2. 论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哪些协调配合方式。
①双紧的搭配方式一般适用于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以致影响到经济稳定正常运转所采用的政策配合措施。 ②紧缩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但消费偏旺而投资不足时的配合方式。 ③双松的搭配方式则主要适用于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经济转入严重萧条的状况,这种政策措施的配合方式可以通过扩大有效需求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这常常是在经济大危机和大萧条之后采用的配合方式。 ④财政政策松、货币政策紧的配合模式是许多国家在调整经济结构时普遍采用过的一种模式。
以上两种“一松一紧”政策的优点在于其有较强的缓冲力,稳定性高,作用惯性小,不会对经济生活产生过大的震荡;缺点是政策导向不甚明确,作用力度较弱,作用时滞较长,一旦调整政策,在一定时期之后才会产生效应 3. 试析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
答:财政赤字通常被定义为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的差额。财政赤字发生作用的机制是通过
收入小于支出,从而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形成流通中货币量增加的机制和社会总需求扩大的机制。这种机制到底发挥积极地还是消极的作用必须结合当时所处的环境。财政赤字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好的一面,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另一种条件下也许就会表现出坏的一面。
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经济制度,在改革开放这二十多年里,财政赤字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整体上起到了积极地影响。财政赤字帮助政府有效地集中和动员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扩大内需,我国的经济保持了相对稳定和高速的增长。
除此之外,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赤字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总体来说都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财政赤字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运行中已经不断化为一种经济政策,即赤字财政政策,赤字财政政策不断成为了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中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