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摘要:草原生态环境的修复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是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在环境污染愈发严重的趋势下,首先要考虑草原生态环境的现状,同时分析相应的保护对策,这对生态保护工作开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草原生态环境;环境现状;保护对策
一、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在生态系统中,草原是重要的构成部分。黄河主要支流洮河流域,属洮河中游区。全县天然草原面积达33.332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61.4%。但是随着近年来的社会发展,草原退化面积越来越大,草原生态修复开始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近年来,虽然已经开展了诸多针对草原生态的修复与保护工程,使得部分草原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与控制。但就整体概况来看,各地的草原依然呈现退化状态,草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迫在眉睫。草原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关乎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为草原生态是生态链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草原生态受到影响,整体生态便会难以避免地受到影响。
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对策 1、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培养生态保护意识
草原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是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为了做好草原生态的修复与保护工作,生态文明的宣传普及是最基本的环节。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开展草原生态的建设与保护工作,以洮河流域为例,因洮河流域的资源长期以来受到无节制的开发,所以洮河流域的草原、水源保护、生物延续、水土保持、农牧发展等问题十分突出。就洮河区域的生态现状来看,因退化严重,洮河流域的草原生态已经无法支持当地的牧业发展。所以必须要设定实现人、草、畜和谐发展的长远目标,借助当地媒体与网络平台去做好意识宣传,鼓励当地相关人员以及民众重视草原生态的重建。
2、落实国家草原奖补政策
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牧草生产,只有保护了草原的生态,才有足够的饲料来源。畜牧业的发展正是草原生态危机的源头,出现了草本资源不能满足草本生产需要,供不应求的局面。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惠及广大草原和牧民,从2010年起连续6年以\真金100%\保护我国草原生态。畜牧业是农牧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全面落实赣南惠民政策,实现了赣南\减不减\的效果。2016 -2016年,甘南州将草原生态补偿资金17.0736亿元,2017年补偿政策资金2.9066亿元全部用于支持草原生态补偿。一方面提高农牧民收入,另一方面逐年降低草原草原超草地率,达到草原与牲畜平衡。例如,蔡尼县
白土低村牧民公报杰家承包了40平方公里的草场,养了140多只牦牛,几十只羊,草场面积不够供给红畜,草场退化严重。2010年,公报杰根据村规民约自觉减少牛羊保护草场。首轮5年后的2016年补助标准上调,其家属承包的40平方公里草地共获得1.8万元补贴,包括禁牧补贴、草畜平衡奖励。目前,全区大量减少牛羊,有效保护草原,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为广大农牧民摆脱贫困,进入草食,提高生活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为草原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3、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政策支持是草原生态修复与保护的基本需求,政策不够完善会导致破坏草原生态的行为得不到控制。要集合专业领域人员,共同商讨草原生态管理规章的制定,有了专业力量的支持,管理规章才能更加完善,剔除规章中的漏洞与不合理的部分。如在草原牧区,可用以奖代补的形式去激励牧民参与草原资源的保护,让牧民意识到,对于草原生态的维护是关系到其自身利益的行为。尽可能向上级争取专项的整治资金,实际应用于草原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对于资金去向必须要做好监管,避免资金的随意挪用,包括人员的招收、培养与设施设备的购置等,费用支出信息都必须要明确。同时应拓展草原生态项目的融资集资渠道,激励更多社会单位参与草原生态项目的投资,让草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的开展更加顺畅,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认可达成预期的工作目标。
4、强化机构作用
在草原生态发展中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机构,打造出完善的制度体系,依靠完善的问责督导来满足草原生态保护常态化发展需求。首先,建设高效组织体系,结合草原区域内行政区划与机构情况,组建具备一定管理权限,能够协调各方机构工作的管理机构,并由当地领导开展管理工作。其次,建设完善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涉及到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体系等,各机构、组织与人员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与义务,确保草原生态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最后,落实追究责任制,对各级组织所应当承担的保护责任进行督导,制定出完善的考核制度,确保各层之间能够有效落实管理责任,落实生态平衡规定,发挥出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作用。
5、加大草原建设力度
为提升草原建设效果,就要发挥出当地政府的主导力量,鼓励单位、个人等参与到草原建设中,尤其是对于草原设施建设来讲,结合具体情况,做好各个环节的建设。在草原承包经营中,出现粗放经营、乱占滥用等现象,针对这一现象要从协调产草量、载畜量之间的关系出发,借助产草量情况来确定畜牧量,实现合理利用草原目标。通过使用科学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提升生产性能,也可以调
整畜群结构,保证出栏率等,只有确保草原与畜牧之间的平衡发展,才能避免出现超载过牧等问题的出现。其次,完善轮牧制度,通过合理规划草场,在提升利用率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有条件的牧区中要坚持采取牲畜舍饲圈养方法,引入青贮与饲草饲料加工等技术,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在割草场与野生草种基地中要坚持落实轮割轮采制度。当发生自然灾害后,要坚持从平等、自愿等原则出发,发挥草原调剂使用制度的优势。再次,需要在草原区中开展开矿与工程建设等时,及时分析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结合审批制度等开展相关工作。最后,落实我国现行制度,加大对草原的保护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此外,还要重视、提升草原生态监测、防治水平,制定出更科学且针对性较强的草原生态保护规划,以此来确保各个方面、不同时期出现的草原生态破坏行为能够被及时发现和有效制止。同时,在有效预防草原生态灾害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应结合不同方面的实际
需求来积极引进更新颖、先进的科技手段。 6、完善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机制就是对恢复草原生态环境采取一定的补偿。所以在草原生态建设中,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发挥出制度作用,在保障当地农牧民正常生计的基础上找出生态与民生的协调点,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在现阶段发展中,因道路建设、旅游开发等不断增加,使得一部分草原被征占,但是却并没有相应的补偿标准,造成补偿政策难以落实。所以在现阶段发展中,要想发挥出生态补偿的作用,就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借助税收机制、财政等优势来协调各区利益,实现生态补偿目标,鼓励农牧民参与保护草原生态中。
7、充分利用资源开发草原生态旅游业
促进这些行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整合原有资源条件,开发多种类型的草原生态旅游事业,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草原生态旅游规范和完善管理制度。尤其是牧区旅游业的发展,更要遵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除了要充分利用丰富旅游资源,以此来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之外,还要联系实际,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方法来强化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三、结语
草原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在生态污染与资源匮乏愈发严重的时代,深入思考草原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的现状,探索相应的工作策略,希望通过文章讨论,能够找到后续开展相关工作的重点,解决工作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