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B41 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 河甘蓝制种生产技术规程
(送审稿)
××××-××-××发布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
前 言
为规范我省境内甘蓝制种生产技术,参照有关资料,结合我省生产实际和地域特点,特制订本地方标准。
本标准附录A 、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济源市园艺工作站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朴周、孙树卓、徐念宁、李东锋、张海珍、康有亮、李小伟。 本标准于××××年××月××发布。
I
DB41/T ××××—××××
甘蓝自交不亲和系杂交种繁育制种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繁育原种和杂交种子的定义、环境条件、制种技术、病虫害防治及种子收获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境内的甘蓝制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3543.1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总则 GB/T 3543.2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扦样 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 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 3543.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水分测定 GB/T 3543.7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其他项目检验 GB/T 7414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T 7415 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 GB 16715.4—1999 瓜菜作物种子 甘蓝类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育种家种子
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本种子的最初一批种子,用于进一步繁殖原种种子。 3.2
原种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用于进一步繁殖良种种子。 3.3
自交不亲和系
雌雄性器官正常但同一系统内单株自交和株间花期交配不结实或结实很少,而蕾期交配结实正常的系统。 3.4
1
DB41/T ××××—××××
亲和指数
是判断自交不亲和性强弱的指标,即系内花期自交结籽总数与其授粉花朵总数的比值。 3.5
杂交一代
两个品种或品系经过杂交所生产的种子。 3.6
亲本材料质量标准
亲本原种纯度不低于99.9%,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70%,水分不高于7.0%。 亲本良种纯度不低于99.0%,净度不低于98.0%,发芽率不低于70%,水分不高于7.0%。 3.7
早熟品种
从定植到收获不超过60d的品种。 3.8
中熟品种
从定植到收获60d~90d的品种。 3.9
晚熟品种
从定植到收获90d以上的品种。 3.10
绿体春化
指植株需要长到一定大小(早熟品种在茎粗0.6 cm、真叶7片以上,中、晚熟品种在茎粗1 cm、真叶10片以上)才能接受低温影响而完成春化阶段的发育。 4 环境条件 4.1 气象条件 4.1.1 温度
适宜年≥0℃的积温4 000℃~5 100℃,无霜期在200d~220d。不同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外叶生长适温为20℃~25℃,叶球生长适温为20℃左右,花期生长发育适温为17℃~22℃。 4.1.2 日照
平均年日照时数>2 000 h 4.2 土壤条件
土壤肥沃,适宜甘蓝生长,具备良好的排灌条件。 4.3 空间隔离
制种田必须与甘蓝的不同品种及苤蓝、花椰菜等作物的制种田或甘蓝性油菜田隔离2 000m以上。也可用网纱等器械隔离。 5 原种繁殖
生产上使用的品种一般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和雄性不育系配制的一代杂交种。亲本原种生产采用育
2
DB41/T ××××—××××
种家种子繁殖。无育种家种子时,可采用单株选择母系法提纯复壮生产原种。 5.1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原种 5.1.1 采种方式
采用成株或半成株采种。 5.1.2 秋季培育种株 5.1.2.1 适期育苗
根据不同亲本特性,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选择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的地块育苗。在2片~3片真叶时及时分苗。
5.1.2.2 秋季种株定植及管理
当种株7片~8片真叶时及时定植,密度一般每667m定植5500株。水肥管理要适中,种株包球不宜太紧,如无特殊要求,在全省内均可露地越冬,第二年春季直接采种。 5.1.2.3 种株严格去杂
根据不同亲本的特征特性,在苗期、莲座期、特别是包心期,严格去杂去劣。 5.1.3 种株越冬贮藏
如种株需要越冬贮藏,再植采种的,一般在11中旬至12月上中旬把种株连根收获贮藏起来。 5.1.3.1 阳畦贮藏方式及管理
把种株带土坨假植也可定植于阳畦中,浇足水。以后主要是利用揭、盖保温材料进行温度管理。白天尽量见光,当夜间温度降至零下时开始盖保温材料,阳畦夜间温度保持0℃~1℃左右。既要防冻,又要防止受热。
5.1.3.2 入窖贮藏方式及管理
12月中下旬将种株连根拔起,稍晾晒几天,使其适当失水,然后入窖。入窖后注意倒菜。窖内温度控制在2℃左右,湿度保持80%~90%为宜。 5.1.4 春季定植
5.1.4.1 选好地块注意隔离
选择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的地块。必须做好空间隔离。 5.1.4.2 适期定植
日光温室采种:一般早开花型亲本在1月中下旬定植,晚开花型亲本在2 月上中旬定植。阳畦或塑料大棚采种:最好在年前11月中旬到12月上中旬,从秋植大田中收获种株后直接定植。也可在2月中下旬定植。
露地采种:可在3月上中旬定植。 5.1.4.3 定植方式和密度
为便于人工剥蕾授粉,一般采用宽行100cm,窄行33cm 进行定植,株距为33cm左右。 5.1.4.4 授粉
把开花前2d~4d的花蕾轻轻剥开,不能伤柱头,取同系当天或前一天开放的新鲜花粉,涂抹其柱头上。
5.1.4.5 亲和指数测定
选10 株左右,每株选取中上部一个一级分枝挂牌标记,开花当天取其系内当天开放的新鲜混合花粉授粉,每枝授粉30 朵花左右,待种荚黄熟后统计结籽数,计算亲和指数。亲和指数要求小于1。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