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害普查主要技术流程与技术
林木病原生物普查
山东农业大学 刘振宇
第一部分 林木病原生物普查的主要技术流程 第二部分 林木病原生物普查的重要技术
第三部分 主要林木病原生物及其所致病害介绍
第一部分 林木病原生物普查的主要技术流程
一、 普查内容、目标和任务
(一)普查的对象与范围
调查各辖区范围内森林、湿地和荒漠三大生态系统的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观赏树木(名木古树)和四旁绿化树木以及花卉、苗木、种实、果品、木材及其制品的生产和经营场所等所存在的由病原生物侵染引起的植物病害,重点放在可能造成危害的种类和已经造成危害的种类。由不适宜环境引起的非侵染性病害不在调查范畴。
山东省内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区、沿海地区,以及国内外引种数量较大的地区为重点调查区域。
(二)普查内容
每种普查对象包括以下内容:
(1)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包括亚种和株系)
(2)寄主植物:指有害生物危害的植物种类(含转主寄主)。 (3)危害部位:指寄主植物的干部、枝梢部、叶部、根部、种实等。 (4)分布范围和发生范围:分布范围指某种林业有害生物的分布区域。发生范围指某种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区域。
(5)发生面积和成灾面积:发生面积指林业有害生物达到轻度及以上统计标准的面积。
(6)传入地和发现时间:对于14种全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以及2003年以来发现的从国(境)外或省级行政区外传入山东省的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其传
1 / 22
林木病害普查主要技术流程与技术
入地、发现时间、传入途径,以及对当地经济、生态、社会影响等。
(三)普查的目标任务
掌握林木病害的种类、分布、危害情况,获得标本和病害影像资料,提交相关报告。
1. 市、县级任务
(1)完成并提交本级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报告。包括工作总结和技术报告。 (2) 建立和充实各级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室(包括影像资料)。所有的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和影像资料,每种一套上交至市站,汇总上交至省站。
(3)完成并提交风险评估报告。
(4)完成并提交本级行政区重要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图。
(5)完成并提交汇总表。包括:山东省(市、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汇总表,山东省(市、县)种实、果品、花卉、木材及其制品有害生物普查汇总表,山东省(市、县)国(境)外或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汇总表,山东省(市、县)国(境)外或省级行政区外传入的种实、果品、花卉、木材及其制品有害生物普查汇总表。
调查原始数据图表要妥善保存。调查原始数据图表原始件送交省站保存,复印件县市级单位保存。
县级汇总表、重要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图、工作总结和技术报告报市站,市站上报省站。
2. 省级任务
(1)完成《山东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报告》。
(2)丰富山东省林业有害生物数据库(包括统计和影像数据)。 (3)充实山东省省级林业有害生物标本室。 (4)完善重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风险评估。 (5)完成山东省重要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图。 (6)编制《山东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成果汇编》。
(7)编制《山东省主要林木病害图册》和《山东省主要林业害虫图册》。
二、 普查的工作流程
2 / 22
林木病害普查主要技术流程与技术
山东省林业病害普查程序示意图
调查对象初步确定
3 / 22
当地历史资料 资料收集 潜在种类预测 工作方案形成 调查内容与方法确定调查工具准备 踏查 调查表格准备 调查表格填写 照片采集、标本采集 抽样方法确定 标准地调查 标准地设置 照片采集 调查表格填写 标本采集 数据处理 标本鉴定 调查成果 调查报告 各类报表 评估报告 种类分布图 标本照片 林木病害普查主要技术流程与技术
普查的工作流程细解:
林木病原生物调查分为外业调查和内业整理两部分。 (一) 总体工作方案形成 (二) 单次踏查工作方案形成
1. 本底资料搜集:根据历史文字记载、及近期调查情况,对调查地发生
林木病害种类、发病程度、分布情况进行初步摸底。
2. 调查对象与目标设计:根据本底资料,对照附件1、附件6、附件7,
明确次踏查的主体内容,包括:调查重点病害对象的大致种类、及寄主的种类,以及所涉及到的重点对象的分布、危害等需要调查的重点内容。
3. 踏查路线设计:根据调查内容,结合调查地实际和调查工作量实际,
确定本次调查路线,及踏查时间设计。 (三) 踏查工具准备:
1. 采集箱包、测绳、卷尺、胸径尺等;采集袋、标本纸、标本夹、高枝
剪、锯、铲等。 2. 相机、录像机 3. 海拔仪、定位仪等 (四) 踏查表格准备:
1. 调查表格:见附表1、2、3、4、5、6。 2. 标本采集记录本和标签等。 (五) 踏查:
1. 路线调查:即沿路调查,适时、适当深入。
2. 为害状发现:非正常林分特征发现,及非正常林木特征发现。 3. 症状观察与病害诊断:见重点技术。
4. 影像记录:全面记录病害发生状况,包括:典型症状、危害特征、立
地环境;发病不同部位的特征;整体林分危害特征,单株危害特征等;寄主种类特征的记录;宏观远拍,近距离照相等。
5. 标本采集:每种病害的标本采集10份以上。不能确定种类的,标本采
集数量适当增加并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具体见重点技术。
4 / 22
林木病害普查主要技术流程与技术
6. 采集记录:严格、规范、标准化采集记录,注意填写标签。具体见重
点技术。
7. 踏查点基本资料落实:经纬度、海拔,林分情况,寄主生长特征等。 8. 踏查记录表填写:将每条踏查路线发现的全部林业有害生物填入《踏
查记录表》(附表1)。
9. 标准地设置与调查:如果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分析认为应该设立标准
地,随即建立标准地,编号,调查。
10. 注重轻度受害植物病害种类的发现:根据危害程度界定标准,>0%的
种类均需重视,不可忽视。细腻观察,严谨思考。
11. 除填写踏查记录表外,建议个人依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每个踏查点的
调查记录 12. 切实注意安全。 (六) 标准地调查:
1. 标准地设置标准:踏查中发现本地区未记录或未监测的病害种类,及
时设置标准地调查,并可结合后期进一步设计标准地开展调查。 2. 标准地面积:人工林原则上累计面积不应少于有害生物寄主面积的3‰;
天然林不少于0.2‰。
3. 调查内容:详细调查其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
4. 叶部、枝梢、果实病害调查:每块标准地面积3亩左右,标准地内寄
主植物至少30株,每块标准地随机调查30株以上。以枝梢、叶片、果实为单位,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枝梢、叶片、果实,统计枝梢、叶片、果实的感病率。
5. 干部、根部病害调查:每块标准地面积3亩左右,标准地内寄主植物
至少30株,每块标准地随机调查30株以上。对于树木死亡或生长不良而地上部分又没有明显症状的,应挖开根部进行调查。在标准地上,通常以植株为单位进行调查,统计健康、感病和死亡的植株数量,计算感病率。
6. 标准地调查记录表填写:见附表3.
5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