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小学语文_18.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8.沙漠中的绿洲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104~107页。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与保护的课文。课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沙

漠中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学情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学习本课时,除了

研读文本外,学生还可以从生活中挖掘环保素材,以达到对课文内容深层次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4.体会阿联酋人民为了美化生活,付出的艰辛劳动和不懈努力。 5.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

2.朗读课文,体会阿联酋人民为了美化生活,付出的艰辛劳动和不懈努力。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板书课题)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沙漠是什么样子的?绿洲呢? 2. 齐读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们心中会有哪些疑问?

过渡: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打开课本104页,跟随作者走进一个神奇的国度------阿联酋,到它的第二大城市迪拜去游览一番,感受一下沙漠中的绿洲到

底是沙漠样子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读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先标记下来,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边读边思考: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在荒凉的沙漠中建成美丽的绿洲的? 2.检查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

(1)阿拉伯 阿联酋 迪拜

指名说,你知道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吗? (课件出示地图,帮助理解)

师:阿拉伯是一个民族,后来分化成很多国家,人们称为阿拉伯世界,看世界地图,绿色标注的就是阿拉伯地区,你看红色的你认出来了吗?中国。他们和中国离得可近了。阿联酋是其中的一个国家,迪拜是阿联酋的第二大城市。

(2)盐碱 恶劣 白茫茫 不毛之地

适宜 霎时 眨眼间 星罗棋布 纵横交错 指名读词语,用“适宜、纵横交错”造句。 2. 指导写“劣”字

一看、二描、三写、四对照、最后再写两个最漂亮的 (提醒坐姿,写端端正正的字,端端正正写字)

过渡:如果做事情少出一点力,能做好吗?所以“劣”有不好的,坏的意思,那“恶劣”呢?恶也有不好的意思,所以“恶劣”是非常不好的意思。那阿联酋的环境到底有多不好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沙漠的词语和句子。

(三)、再读课文,感悟沙漠环境的恶劣

1、(课件出示与沙漠有关的词语)

白茫茫的沙漠 白花花的盐碱 不毛之地 咸而板结 (1)指名读,齐读

(2)从这组词语中你觉得沙漠里的环境怎么样?(恶劣) 2.(课件出示句子)

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1)自由读句子,从这一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沙漠广阔无垠,很荒凉,沙漠面积大)

(2)你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出来的?(白茫茫,不是……而是)

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沙漠的广阔无垠读出来吗? (课件出示句子)

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1)指名读句子,从这一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环境很恶劣,这里是块不毛之地)

(2)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在课文中标记下来,也可以在这些词语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盐碱、咸、硬硬的壳、不毛之地……) 体会到这里的土地不适合种植任何东西。

(3)这里的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恶劣的环境读出来吗?先试着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及时评价)齐读

(四)、拓展延伸 练习说话:

过渡:可就是在这样的不毛之地上,现在却到处长满了绿草鲜花,想去如今的迪拜街头去看一看吗?

(课件出示一组迪拜风光图片)

1.师描述:高高的椰树像一把大伞,倒映在碧水之中,碧绿的草坪像一块块绿色的地毯。五彩的鲜花竞相开放,组成了绚丽的花海。飞溅的喷泉、整齐的街道、美丽的公园,真是令人流连忘返。迪拜更是以各种新奇独特的建筑设计吸引着世人的眼光,所以大家都说迪拜是设计家的天堂。 2.欣赏完迪拜的风光,你想说些什么?指名说。 这么美的迪拜风光,大家想不想让更多人知道?现在就请你看看书上是怎样给我们描写了迪拜的景色,然后以小导游的身份给大家介绍一下迪拜的街头风光吧。可以用老师给出的提示词语,也可以用书中的词语。

(课件出示)当我来到迪拜街头……

同位之间交流,汇报,师生评价

五、总结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知道了现在的迪拜街头不再是不毛之地,而是鲜花遍地。同一个地方。从不毛之地到鲜花遍地,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神奇呢?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探讨。

《沙漠中的绿洲》学情分析

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本课的主题是关于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学习本课时,除了研读文本外,学生还可以从生活中挖掘环保素材,

小学语文_18.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8.沙漠中的绿洲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04~107页。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与保护的课文。课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沙漠中辛勤种植并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终于建成绿洲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学情分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1j7w1vdi775cln2z0an3ef8l940h6007q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