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关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7.1 冬雨季施工措施
1、雨季施工措施
(1)、项目部要在开工前编制出具体的雨季施工方案,场地要有畅通的排水系统,排水沟互相相通,保证现场内无积水,场地道路铺压密实,以保证安全及雨季车辆通行。
(2)、塔吊和施工电梯应安装避雷装置,机电设备必须加防雨罩,以免因漏水而损坏设备,做好接地保护,以防漏电伤人。雨后应对电气设施进行检查。
(3)、在雨季到来前,应对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接地装置进行一次摇测检查,塔基、施工电梯、架子四周要及时排除地表水。雨后应组织全面检查,发现不利因素及时解决。
(4)、雨季应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掌握其变化幅度,及时调整配合比。
(5)、雨期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要保证下部各层具备较好的工作条件。
(6)、顶板混凝土施工前,要了解近2-3日的天气预报,尽量避开大雨。现场操作地点要预备大量苫布,以备浇筑时突然遇雨进行覆盖。
(7)、及时清理、洗刷雨水溅脏的墙面,并在进料口周围用塑料薄膜覆盖面砖。
(8)、在建筑物南侧和西侧的脚手架上搭设供遮阳用竹编凉棚,以免因昼夜温差过大使面砖脱落或空鼓、开裂。
(9)、做好雨施准备工作,雨季到来之前一个月,应对各种防雨设备、器材、临时设施与临建工程进行检查,及时购置、修整。现场内的排水沟,应经常有人疏通,以保证现场和生活区积水排放。
(10)、沿坑槽四周做好挡土埂,防止雨水流入。临时道路边应挖明沟排水,坡度不小于3‰。塔道中间应挖排水沟排水。
(11)、屋顶结构完成后,应尽快做好防水层,为室内装修创造条件。
(12)、水泥等易潮材料露天存放时应在高处垫高,并准备较多雨布,以对之进行及时覆盖。尽早对屋面及后浇带进行处理。防止雨水渗入。
2、冬季施工措施
(1)、入冬前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措施,制定方案、制度,配备各种冬期施工的外加剂、保温料具,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2)、要经常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冬施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大家对冬施各方面知识、规定、制度了如指掌,以共同作好冬施工作。
(3)、工地设有专人收听天气预报,及时报告当日和明日天气情况,并设有温度计,做好当天的测温记录。
(4)、冬期砼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使其不得大于0.6,砼搅拌时间应比通常规定延长一半,并按要求加入适量早强剂,砼浇注完后应立即覆盖保温,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砼未达到的设计标号的30%,用矿渣硅酸水泥配制的砼未达到设计标号的40%时,均不得受冻。施工现场脚手架,脚手板在大风大雪过后应及时检查,清扫架子的积雪。
(5)、低温阶段对表面系数较小的内外柱、内筒墙体等部位,采用热混凝土、掺抗冻早强剂、模板保温的综合蓄热法。
(6)、严寒阶段用热混凝土,掺抗冻早强剂,模板外侧加聚苯板保温,并用电热毯加热。
(7)、冬施期间不作外装修。冬施中采用成熟度方法控制拆模时间。冬期进行内装修时,施工层封闭门窗,利用正式热源供热,室内温度应保持5℃以上。
(8)混凝土搅拌用水温度不得低于60℃,为保证连续施工,搅拌机的储水箱要储备热水。严寒阶段骨料加热,入模温度控制在15℃左右。保证混凝土在受冻前达到临界强度,拆除保温模板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4Mpa.拆模时间以现场同条件试块试压强度为准。
(9)、冬施外加剂要严格保管,凭领料单发放,以免造成中毒事故。做好炉火管理,宿命、办公室的炉火及烟囱,要定人管理,定期检查,以免煤气中毒。
(10)、采用热砂浆上墙,温度不低于+5℃,并掺氯化钠,其掺量可参考下表。
掺盐砂浆的掺盐量(占用水量的%)
日最低气温 氯化钠 -6℃----10℃ 3 -11℃-----15℃ 5 (11)、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3cm的岩棉被。新浇筑的混凝土水化速度比较快,盖上塑料薄膜后可进行保温养护,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同时可避免岩棉被因吸水受潮而降低保温性能。柱、墙插筋及后浇带部位是保温的难点,要特别注意盖严,防止造成温差较大或局部受冻。
(12)、提前做好人力、物力准备,组织对司炉、测温、外加剂使用人员,工人等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做好冬施技术交底,冬施准备工作要列入施工计划,切实落实。
(13)、冬期施工采用综合蓄热法,混凝土采用热水搅拌,掺入抗冻剂、早强剂并加岩棉被覆盖保温。墙体砌筑采用抗冻砂浆,限制昼
夜砌筑高度,同时对砌体进行覆盖保温。
(14)、冬期施工尽可能不安排土方回填、屋面防水、室外散水等项目施工,必须安排时,应制订专门的质量保证措施。砌筑工程应以各单位工程的楼层为单位,并在冬季到来之前完成楼层的封闭工作,为冬季室内装修创造条件。
(15)、冬季到来之前应做好施工现场预埋水管、水龙头、消防栓、蒸汽管和泥凝土搅拌站等的保温工作,并做好冬施防火、防中毒、防冻、防滑和防爆工作。
7.2 降低成本及节约措施
1、严把工程质量关,加强技术交底,加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使其一次成活,避免返工和修补。
2、实行内部限额领料制度,按分部或分项工程核算。 3、搞好现场平面布置和现场管理,避免二次倒运。 4、充分发挥机械的使用率和效率。
5、加强施工及材料管理,做好工具和材料的回收和充分利用工作,减少浪费。
第八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施工要求,拟在现场设置职工生活区、钢筋加工、半成品加工制作场地,以及材料库、办公等主要临时设施。主要临时设施具体位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临时用水和临时用电,由甲方提供到现场。为使职工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达到市级安全文明现场,我公司将对本工程施工现场实行花园式管理,在施工现场播种各种花草,建立良好的卫生管理制度。
8.1 布置原则
1、在满足施工需要前提下,尽量减少施工用地,施工现场布置要紧凑合理。
2、合理布置起重机械和各项施工设施,科学规划施工道路,尽量降低运输费用。
3、科学确定施工区域和场地面积,尽量减少专业工种之间交叉作业。
4、尽量利用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现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施工设施建造费用,尽量采用装配式施工设施,提高其安装速度。
5、各项施工设施布置都要满足: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安全防火和环境保护要求。
. 8.2 施工平面布置图 (见附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