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指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和道德的完好状态”,与中医整体观念的健康理念相一致,中医学整体观念强调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外在环境相统一,人体健康状态应为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脏腑和调、形神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及社会和谐统一的机体生理性平衡状态。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导致发病的重要条件。内外环境通过影响正气和邪气的盛衰而影响人体的发病。如体质、精神状态以及自然环境、生活社会环境等均影响着正气的强弱。若禀赋不足,体质虚弱,情志不畅,则正气减弱,抗病力衰退,邪气则易于入侵而发病。因此当从起居、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出发,把握中医学未病先防的养生观念,扶助正气,未病先防。在自身调养的基础上,还可利用中医药特色外治法辅助养生保健,如穴位敷贴、艾灸、耳穴、刮痧、推拿按摩等手段。
(一)感悟黄帝内经,遵循阴阳术数
《黄帝内经·素问》有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意思是说,要保持身体健康,精神充沛,益寿延年,就应该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的变化,对饮食起居、 劳逸等以有适当的节制和安排。当做到以下几方面
1.食饮有节:指饮食要有一定的节制和规律。平时应注意饮食的调养,除每餐定时定量外,在饮食方面是粗细搭配以粗为主,荤素搭配以素为主,酸碱搭配以碱为主。可以归纳为“少、杂、淡、温、慢”5 个字。科学的饮食当顺应四季时令,把握食材五味,均衡节制饮食。饮食当顺四季 :春季食以辛甘为主,滋养脾气宜食葱、姜、大 枣、花生等辛甘发散之品,其中又以菠菜养血为佳,韭菜温补壮阳为首。夏季多食绿豆汤、赤小豆汤等甘寒清谈食物,少食油腻,清淡滋阴进补,以含脂类、糖分较低且含高膳食纤维、蛋白质的食物为主;秋季宜少食辛燥,增滋阴润肺之品,如芝麻、核桃、蜂蜜、百合、乳品、甘蔗、香蕉、梨等,同时,常以粥食羹汤进补,如生地粥、银耳冰糖粥、百合莲子粥、杏仁川贝冰糖粥都是益阴养胃润肺之佳品;冬季选用,少食燥热辛辣,需注重补肾温阳,进补以固元如谷类、羊肉、鳖、龟、木耳、枸杞子、红枣,鸭肉、鹅肉是气阴不足者的上选。另一方面,饮食当擅用五味,酸入肝,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如乌梅、山萸肉、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苦入心,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如桔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甘入脾,食甜可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咸入肾,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辛入肺,有发汗、理气之
精品
.
功效。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辣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中所含的
精品
.
“辣素”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适量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
2. 起居有常:起居不仅是起床、睡觉,还包括日常的活动。 《素问》言:“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内在的改变与自然界的变化是相互呼应、相互关联的。生活起居应有规律。首先是作息制度,当早睡早起。再者要四时有序,起居作息要根据自然界四季气候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中医养生学认为在大自然中,一年四季具有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特点,植物就呈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现象,人体也应该像植物一样顺应自然规律。《素问》云:春季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这里的夜卧,是相对而言的,非指熬夜,以不超过11点为宜。夏季的生理状态为阳气在外,阴气在内。宜“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即起卧同于春时,不宜藏也;无厌于长日,气不宜惰也。夏季每天要早点起床, 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在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 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故秋季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指晚 10 点左右),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指早晨 6 点左右)以顺应阳气的舒张,使肺气得以舒展。秋季风高物燥,应注意体内精气的收敛养护,活动量应减少,避免大汗耗伤阴津。冬季天寒地冻,万物闭藏,养生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原则,宜“早卧晚起,必待阳光”以避寒威。锻炼尤其不能过汗,应以全身发热或 微感有汗辄止。
3.不妄作劳:即劳动、运动都不能过分。平常应注意休息,更应适当坚持锻炼,劳动、运动不宜太过分,也不可不及。《素问》云:“劳则气耗”“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华佗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耳”。他模仿禽兽运动的特点,创造出五禽戏以锻炼身体。中医认为“生命在于动静平衡的统 一”。只静不动,天长日久,脏器和肌肉组织就会退化, 只动不静,体力消耗过大,久而久之脏器就会早衰。对于老年人或体质较弱的人,选择适当的运动方法,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宜采用散 步、气功、呼吸导引、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动作从容和缓的锻炼项目。旋转手腕、提肛运动简便易行,分别对健脑与治便秘效果确定,宜常做。太极拳是我国的国粹,融合了以阴阳为基础的经络学说,成为内外双修,身心并练,将意识、呼吸动作三者结合为一的内功拳法。能有效缓解老年人步态不稳问题,提高老年人稳定性、平衡能力和下肢力量。而在我国古老的导引术中,八段锦是流传最广,对导引术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局限,简单易学,节省时间,效果适合于男女老少。对人体的呼吸、消化、神经、血液循环及经络系统可产生良好的医疗保健效果。
4.形与神俱:形体和精神相互依存。形是神的依托,神是形的主导。平时应注意精神情志的调养。长寿老人大都开朗乐观,从容温和。《素问》言:
精品
中医养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