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我已预料到这一年将是怎样的一年,我做好了全身心地准备和精力来应对这一年枯燥、乏味、重复、单调的机械式生活。可是虽然如此,我实在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呐,面对诱惑和惰性,甚至几次妥协,妥协之后又陷入对自己深深的自责愧疚当中。这种情绪反反复复,曾几度崩溃。
所以在此想要跟各位讲,心态方面要调整好,不要像我一样使自己陷入极端的情绪当中,这样无论是对自己正常生活还是考研复习都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我想把这一年的经历写下来,用以告慰我在去年饱受折磨的心脏和躯体。告诉它们今年我终于拿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你们的付出和忍耐也终于可以扬眉了。
知道自己成功上岸的那一刻心情是极度开心的,所有心酸泪水,一扫而空,只剩下满心欢喜和对未来的向往。
首先非常想对大家讲的是,大家选择考研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正确了。非常鼓励大家做这个决定,手握通知书,对未来充满着信念的现在的我尤其这样认为。当然不是说除了考研就没有了别的出路。只不过个人感觉考研这条路走的比较方便,流程也比较清晰。没有太大的不稳定性,顶多是考上,考不上的问题。
而考得上考不上这个主观能动性太强了,就是说,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所以下面便是我这一年来积攒的所有干货,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一点点小小的帮助。
由于想讲的实在比较多,所以篇幅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自己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贸易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和(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和(802)西方经济学 参考书目为:
1. 高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高等数学》(上、下册)(绿色封皮) 2. 线性代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线性代数》(紫色封皮) 3. 概率:浙江大学编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蓝色封皮) 4.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先介绍一下英语
现在就可以开始背单词了,识记为主(看着单词能想到其中文章即可,不需要能拼写)从前期复习到考试前每天坚持两到四篇阅读(至少也得一篇)11月到考试前一天背20篇英语范文(能默写的程度)。
那些我不熟悉的单词就整理到单词卡上,这个方法也是我跟网上经验贴学的,共整理了两本,每本50页左右,正面写英语单词,背面写汉语意思。然后这两本单词卡就陪我度过了接下来的厕所时光,说实话整理完后除了上厕所拿着看看外还真的没专门抽出空来继续专门学单词。按理说,单词应该一直背到最后,如果到了阅读里的单词都认识,写作基本的词都会写的地步后期可以不用看单词了,当然基础太差的还是自动归档到按理说的类别里吧。
阅读就一个技巧,做真题、做真题、做真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常规阅读就40分,加之新题型、完型填空、翻译都算是阅读的一种,总之除了作文基本都是阅读,所以得阅读者得天下啊。阅读靠做真题完全可以提升很大水平,当然每个人做真题以及研究真题的方法不一样,自然达到的效果不一样,这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对于阅读,首先要做题并校对,思考答案为何与你的选择不同,并把阅读中不懂的单词进行记录并按照上面提及的方法对单词进行识记。第二遍:做题,并翻译全文(可口头翻译),有利于对文章更深入的理解。
在开始做题的时候,并思考出题者出每道题的意图、思考出题人的陷阱设置。第三遍时应能做到明白出题人对每个选项是如何设置陷阱的,每个选项的错误是属于什么类型的错误以及出题人为什么要这样出题。一篇阅读做三遍并不是一次就把这三遍做完。打个比方,我先按照上面提及的第一遍的方法把阅读从99年到07年先做一遍,再按照上面提及的第二遍方法把阅读从99年到07年再做一遍,再用第三遍的方法再做一遍。如此三遍,你的阅读经过几个月的定有巨大提高。
至于完型填空和翻译,我认为无需刻意练习,因为上述提及的练习阅读的方法也起到练习完型和翻译的效果。对于作文的学习(11月开始)我当初还是关注了木糖英语才发现更好的资料,并按照老师的要求背诵并默写了20篇范文(10篇小作文,10篇大作文),到了考试的时候直接套用了模板和观点。
我认为作文没有太多技巧,唯一的技巧就是多背,多背范文多背一些好的观点,以至于在考场上能写出有思想的文章。至于模板问题,我认为还是有模板比较好,虽然套用模板可能会降低老师的印象分,但如果文章因为没有模板而写得毫无章法可言,很乱,那么给评卷老师的印象会更差,因此不需害怕套用模板带来的后果。当然,如果你能把模板用得不像是模板,那么效果更佳。
我觉得经济学专业课复习的第一步是看真题,这对于选定学校以及确定复习重点都非常重要。看真题我觉得要看的是考试常考重点内容,各内容的考试形式也就是题型还有各内容所占的比例。这些了然于胸之后再去看教材会更有效率。
我主要是看教材,看真题,听老师讲课。第一遍看教材的时候不必太字斟句酌,因为不懂的有很多,快速、全面通读教材就可以。争取把教材内容的体系摸清,不要花太长时间。书看完一遍把课后题都弄懂,重要的课后题、重难点要做下记录,方便之后的复习。特别是课后题,经济学每年都会考到课后原题,一定认真对待。再看书就要争取把不懂的都弄懂了,就是别有不知道说的啥意思的地方。有一个检验效果的方法就是把书扣上然后自己讲这一章的内容,比如增长理论部分,你可以在草纸上一边画一边自己给自己讲这一章的来龙去脉。我强烈推荐这个方法,绝对能够检验出你到底学明白没,考试能不能写出来。因为很多人都是书看很多遍然后讲不出来,相信我讲不出来考试基本上也就写不出来什么。第二遍看书是最重要的过程,每章看完了得做一些扩展习题,当时用的是研教新版习题,我觉得它的作用在于帮助你真正看懂书。
这本习题(主要是做微观部分,宏观部分作用不大)我做完以后觉得真题选择题基本没什么问题了。现在书看懂了,选择题都会做了,然后要攻克的是计算题和文字类题(名解、简答、论述)。从真题入手!把真题按章节拆分,就是每一章都考过什么题都自己总结出来,看看每一章都考过什么题型,是只考小名解呢还是名解、计算、论述题什么都考呢,这一步个人觉得非常重要。掌握了这些信息以后再看一遍书,进一步记忆知识点同时把可能考到的题目自己总结出来,这些是最后要背的东西。书上主要是总结名解,微观那本要自己把重要的名词都归拢一下,宏观那本课后有总结好的。除此之外如果有时间我觉得应该多翻翻习题书,把常考的大题总结下,自己做一遍。我个人是参考了一些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和在网上下载的另一本(书名有点忘了,那个书挺老的现在没了但是题目都很经典)。做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不做绝对不行。总结完那些章节考计算题
之后,把自己的习题辅导书上关于那些章节的计算题全做了,这样计算题也练完了。还剩的就是名解和文字大题,名解没什么,就是都总结出来然后背;大题怎么弄呢?其实扣书自己讲书上的内容已经帮你把大题背的差不多了,通过总结你可以发现大题考的是挺基本的,你把书上内容都能背着讲出来,大题基本也就没什么问题了。还有一些常考的,书上没有现成答案的大题要自己参考练习册总结好,比如说微观中各种成本曲线位置啦,宏观里面ASAD曲线形状解释啦之类的。
复习进度大概是第一轮:了解真题的基础上第一遍看书,做课后题,重点题目内容记下来。第二轮:第二遍看书,做练习册,搞定选择题;总结书上、练习册上的名解、简答、论述题。第三轮:分章拆解真题并深入研究,真题要做会并且知道命题人怎么考,让你出一套题你也能出的像模像样;计算题训练!第四轮:背诵名解、重要知识点(简答论述)第五轮:最好再能拿真题卷子自己模拟下,考试时候时间并不很宽裕。
还想要说的是,考研不易,我手中还有一些考研资料,包括历年真题、一些笔记、专业课视频等,都可以分享给大家,大家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在上面找我。
新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贸易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 图文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