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医学2019年6月第25卷第16期总第531期ContemporaryMedicine,Jun.2019,Vol.25No.16IssueNo.531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9.16.070
--临床研究--
留置针引导超细针行腰椎穿刺
陈华燕1,苏华凤2,饶国梁3
(1.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
鹰潭
335000;2.鹰潭市余江区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鹰潭
鹰潭
335400)
335200;
3.贵溪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
摘要:目的
研究留置针引导超细针在腰椎穿刺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纳入的100例腰椎穿刺患者,按照数字
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
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采取留置针引导超细针,对照组采取常规穿刺,对比两组穿刺结果。结果0.05)。结论
留置针引导超细针在腰椎穿刺中效果明显,避免对组织造成损伤,降低并发症产生,安全性高。
88.00%,与对照组92.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889,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18.00%(c2=6.818,P<
关键词:留置针;腰椎穿刺;超细针;蛛网膜下腔阻滞
近年来,随着对医疗事业的深入探究,蛛网膜下腔阻滞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下腹部或者下肢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之一。尤其是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老年患者自身基础疾病较多,脊柱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加上对手术耐受性较低,明显增加腰椎穿刺难度[1]。因此手术过程中,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提高麻醉效果,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成为关键。既往腰椎穿刺中均采取斜口针进行操作,虽然取得了一定价值,但其对患者伤害较大,增加术后并发症,明显降低麻醉成功率及安全性,不利于病情康复,因此临床迫切需要合适的穿刺方式,为预后提供保障[2-3]。本文对此展开研究,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纳入的100例腰椎穿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留置针引导超细针应用于腰椎穿刺中的价值,现作出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纳入的100
视为穿刺成功。如超细针穿刺时遇有阻力,可将外套管完全退出至皮肤外,超细针便可灵活调整方向,直至穿刺成功。对照组:采取常规穿刺,选择合适的斜口针直接穿刺患者蛛网膜下腔,进行常规穿刺操作。1.3
观察指标
密切关注两组穿刺情况,记录穿刺成功率,
并发症则通过观察穿刺后头痛、组织损伤及腰痛等发生率,对比两组穿刺结果。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一次穿刺成功率
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8.00%,与
对照组92.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组别
研究组(n=50)对照组(n=50)c2P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n(%)]
一次穿刺失败
6(12.00)4(8.00)
0.889
0.346
一次穿刺成功44(88.00)46(92.00)
例腰椎穿刺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均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研究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3.44±1.02)岁,体质量51~74kg,平均体质量(61.24±1.15)kg,手术类型:肛肠手术14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16例,膀胱结石手术11例,其他9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2.78±1.05)岁,体质量50~74kg,平均体质量(60.89±1.10)kg,手术类型:肛肠手术13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15例,膀胱结石手术14例,其他8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4]:①均符合腰椎穿刺的适应证,并进行手术者;②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中;③资料齐全,意识正常,能够配合研究者。
排除标准[5]:①存在蛛网膜下腔阻滞禁忌证;②合并腰椎畸形、骨质增生者;③研究前存在脊柱手术史;④合并精神类疾病、文盲或者沟通障碍者;⑤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1.2
方法
研究组:采取留置针引导超细针,给予常规局
麻,选择22G留置针,垂直于皮肤在选中椎间隙,使整个针体置入后取出硬质针,留下外套管后,超细穿刺针插入外套管,行腰椎穿刺有突破感直至穿刺针针芯取出后有脑脊液流出
2.2并发症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00%,明显低于对照
组18.00%(P<0.05),见表2。
表2
组别
研究组(n=50)对照组(n=50)
2c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组织损伤
15
腰痛24
发生率3(6.00)9(18.00)6.8180.009
P3讨论
近几年,我国下腹部及下肢手术发生率逐渐增加,其中蛛网膜下腔阻滞受到广泛应用,其具有起效迅速、镇痛完全、肌松效果明显、恢复快及费用较低等特点,受到临床及患者的广泛认可[6-7]。随着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广泛使用,但关于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