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甜菜褐斑病的发生
作者:潘海光 张丽彤 张欣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5年第11期
甜菜褐斑病在甜菜产区普遍发生,尤以甜菜生长季节气温较高、雨水频繁的地区,如东北南部、中部和黄河中、下游等栽培区发生较重。一般年份产量下降10%~20%,含糖率下降1~2 度;个别发病重的地区,如山东省春播甜菜块根产量下降50% 左右,含糖率降低2~4 度,损失很大。
一、防治办法
(一)种植和选育抗病品种
利用抗病品种防治褐斑病是根本方向,尤其是在病害严重发生地区,种植抗病品种能显著减轻危害。20 世纪50 年代初期由于从国外引入的品种不抗病,在东北地区曾造成褐斑病大流行;以后换植了较抗病的品种,在控制褐斑病的危害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目前国内育成的抗病品种有甜研3 号、甜研4 号、双丰5 号、内蒙5 号、范育1 号、范育2 号、兆育1号等。
(二)大面积轮作
由于病菌主要在遗落田间的病残体上越冬,病残体为此病主要的初侵染源,因此要有计划地实行2 年以上轮作。原料甜菜地应与上年甜菜地或当年的采种地相距1km 以上,可减少菌源量,降低危害程度。
(三)喷药保护
根据测报及时喷药。防病效果较好的药剂为0.05%~0.1% 多菌灵、0.05%~0.1% 甲基托布津、0.1% 托布津和0.3% 百菌清。在发病重的地区和年份,可喷施3~4 次,第1 次喷药在田间有5%~10% 植株出现首批病斑时进行,以后每隔15d 左右喷施1 次。发病轻的地区一般可喷施2 次,第1次在首批病斑出现时或稍后3~5d 进行,相隔20d 左右喷施第2 次。
自1974 年推广使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内吸杀菌剂防治甜菜褐斑病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近年来用药的一些地区,褐斑病菌产生了抗药性,防治率仅有20% 左右,即使停用3 年,抗性菌株的数量与抗性程度仍然保持稳定。因此在停用此类药剂地区,可用百菌清代替,同时还不能与多菌灵、托布津等药剂复配使用。
褐斑病病菌所获得的抗药性,具有较稳定的遗传性,为了保护其他地区的甜菜生产,应避免从产生了抗药性病菌的地区调种。
(四)尽量减少初侵染源菌源田间病残体是第二年病害发生的主要初侵染源,因此在收获甜菜后,将病残体集中处理,并进行深翻和灌水以促进病组织的分解。由于种子上常带有病菌,所以播前要用种子质量的0.8% 敌克松或0.8% 菲醌拌种,也可用1% 福尔马林闷种3h 后播种。
(五)加强栽培管理
在不影响甜菜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适当晚播可以推迟发病时期和减轻损失。合理密植,及时中耕松土,以及多施厮肥,增施磷钾肥,可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对减轻病害的发生也有一定效果。
二、问题和展望
近年来,在生产上由于连续使用苯并咪唑杀菌剂,病菌抗药性相伴而生,致使该杀菌剂不能继续使用。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我国杀菌剂种类不多,多种作物上集中应用某种或少数几种药剂,病菌抗药性是否已产生,应及早开展研究。
甜菜褐斑病对甜菜生产的威胁仍然很大,这种情况的存在,一是因品种抗病性不高;二是因为测报方法不够准确,喷药不及时。因此,今后应注意选育抗病性更强的优良品种,作好预测预报,筛选高效、低毒内吸性强的新型杀菌剂,摸索复配药剂配方。在选育推广高抗品种的同时,开展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