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国---圣经神学(2)督宗教与神的国度议题
神的国(the kingdom of God)在教会历史中呈现不同涵意的了解 。拉丁文regnum Dei 中的 regnum 有二个意涵:一是指上帝的国度;另一是指地上的国度。在此语言的隐喻是清晰的,就是以地上国王的国度(the realm of a king)来引喻上帝的国度(the kingdom of God) 。
一般的了解,神的国是指世界终末时,在大审判后从天降临地上的国度。另外的解释是,将神的国看成介于基督再临与终未审判之间的千禧年国度。其它的解释是,把神的国具体化在现存基督的教会里,或是以一种神秘化的意涵来看待神的国,是内在于基督徒的生活之中。
神的国各种不同的解释并非互相排斥。基本的了解是将神的国看成终末时降临地上的国度,不过这个看法也常与其它的解释关联。以教理史的观察来看,第一世纪到第三世纪,基督徒是以未来千禧年的概念来解释上帝的国度;在东方教父俄利根(Origen)与西方教父奥古斯汀 (Augnstine)之后,渐渐地以地上的教会,基督的身体,来解释上帝的国度。这种想法是由奥古斯汀提倡,且影响后续千年的教会历史,而且除了重洗派外,也影响着宗教改革时代的思想家。
若以类型方法(typology)来探讨教会历史中有关神的国的了解时,我们大约可归纳成下列几种不同的类型:一是流行于初代教会至第三世纪的终末千禧年类型;一是第四世纪奥古斯汀后,神的国概念发展为具体化在基督的教会的类型;另一是宗教改革后路德所了解的神的国类型;及宗教改革后一种神秘类型的出现,也就是神的国内化在基督徒的生活中;另外也有加尔文所了解的神的国类型,及近代神学特别是解放神学所展现的神的国意涵,它是可在地上实践且与人类历史相关的一种奋斗,我们可称之为解放类型。
初代教会神的国类型:千禧年
没有一个时期比初代教会更抱持着基督再临的极大盼望,在罗马帝国压迫下的基督徒,很自然地把其拯救投射在另一个世界的临到,当终末基督再临时,将建立上帝的国度。可惜这个国度很少与现今被压迫的情境有所关联。这种千禧年类型的神的国思想,可在初代教会教父的著作中,如巴拿巴书信(the Epistle of Barnabas),及游斯丁(Justin Martyr) 、帕皮亚(Papias) 、爱任纽(Irenaeus) 、特士良 (Tertullian)等人的作品中发现。其实,流行于第二世纪的孟他努派(Moutanus)运动,也是这种千禧年国度思想的最好证明。
为何初代教会会流行这种终末观的千禧年国度思想呢 ?A.Robertson 在《神的国》(Regnum Dei)这本古典著作中,提出二个看法:一是第一世纪还没有一个完整终末观的神学解释,直到亚历山大学派的俄利根后才能处理此问题;二是初代教会所面临地上罗马帝国的压迫现实,及与地上国度的紧张关系,而导致以未来终末观来看待上帝的国度。由于基督再临并没有马上实现,历史的必然使基督徒渐渐失去对终末千禧年的热切期盼。教父们开始修正他们的终未观,基督的再临是不能预测的,而第一阶段是去减弱各种启示文学(apocalyptic literature)对基督徒群体的影响,如黑马牧人传(the Shepherd of Hermas)或彼得启示书(Apocalypse of Peter)等。
第二阶段,经由亚历山大学派俄利根的思想,第三世纪的东方教会首先走出终末论千禧年的困扰。受柏拉图思想影响的俄利根神学,强调的是在短暂、现实可见的世界中那背后的灵性世界。因此,千禧年所强调那将来可见及临到地上的神的国度,与俄利根对物质世界的鄙视是格格不入的。也由于俄利根的缘故,东方希腊教父在第三世纪结束时,已不再那么重视未来的千禧年国。俄利根在解释主祷文里所祈愿的愿上帝的国度临到时,特别把它引向信众生命的现世表现。
他说:那是清楚的,当人祈祷上帝的国度来临时,是在祈祷上帝的国度能够建立,而且能在人本身中达到完全及结出果实。每个圣徒,臣服在上帝的灵性律则,上帝如同其君王统辖着他,如同将人自己安置在一良好秩序的城市…上帝的国度,我相信其意涵是理智快乐的掌权;智慧忠告的统理,而基督的国度就是让救赎的话语能让人听到,让正义及其它品德可被实现。俄利根对主祷文所祈愿的神的国降临的诠释,显然是注重现世的意涵。这说明了有关神的国的概念在第三及第四世纪己有改变,不再那么强调神的国就是即将到来的千禧年国度。
君士坦丁后的神的国类型 :双重王权
政治的变化显然影响着第四世纪后对神的国概念的了解。罗马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的改信基督教,及基督教会受到官方的承认甚至擢升为国家的宗教,使神的国的意涵由终末的千禧年国度,因着现实的改变,而转向以地上可见的教会或国度来作为神的国在现今的代表。
有「教会历史之父 」之称的该撒利亚的优西比乌(Eusebius) ,对当时改信的君士坦丁大帝可说是极尽歌功颂德,认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甚至认为君士坦丁如同弥赛亚一般,而他的基督教帝国真是神的国在地面上实现的形式。优西比
乌真的相信圣经所预言的和平国度已经到来。
优西比乌所写 《君士坦丁生平》(Life of Constantine)一书,对于三二五年五月二十日在尼西亚所召开的会议,皇帝莅临现场的情景以阿谀奉承的言语作了下列描述:宣布皇帝来临的时刻,众人起立,皇帝如神的天上使者出现,披戴黄金宝石,神采照人,身裁高大而苗条,满带优美、能力与威严。他外面的装饰,与内心端庄、谦虚、敬畏神的装饰相结合,这从他低垂的双眼,微红的面颊,以及体态,走路姿势等就可以看出。将君士坦丁的胜利诠释为历史中上帝的拯救,反映了优西比乌天真的想法。不过,更重要的是尼西亚会议所形成对上帝的国度或基督的国度的神学了解,正冲击着转型中的基督教会。Per Beskow 在其《初代教会的基督王权》(The Kingship of Christ in the Early Church)书中,强调第三世纪之前基督的王权未曾是教父们探讨的主题,基督的王权明显是尼西亚会议后,随着君士坦丁大帝的王权而相对发展的神学课题。在君士坦丁以前的教会艺术中,也未曾将基督描划成是一位君王。但第四世纪后,基督已被描述成宇宙统治者,地上君王。由于与亚流派的争斗,尼西亚会议的神学家们特别强调基督的神性与王权。亚他那修(Athanasius)的基督论,基本上是综合亚历山大与安提阿神学家们的意见。从亚历山大学派观点,亚他那修提倡「道」(Logos)的永恒角